论学徒制与职业教育的技能精英人才培养
和震、谢良才在《江苏高教》2016年第5期中撰文,论述了技能精英是现代社会精英人才的组成部分,分析了传统学徒制及现代学徒制对技能精英的培养机制,提出职业教育可作为技能精英的成才路径并进一步得出了几点结论。
首先,作者阐述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传统的精英教育不能满足现代需求,因此必须建立多样性的质量衡量维度,在精英人才选拔上需要有多个维度和多种方式,职业院校能够培养的技能精英人才应当成为现代社会精英人才的组成部分。作者还提出在技能精英的成长道路上,传统学徒制有实践时间长、获得隐性知识丰富的优势,现代职业教育重视显性专业知识的传授。
其次,作者从传统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两个方面剖析了其对技能精英的培养机制。传统学徒制是学徒在辅助师傅实际生产生活过程中,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获得生产技能和从业能力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主要体现在“精业”、“尚德”和“创新”上;现代学徒制则将工作岗位训练与学校技术技能教学紧密衔接起来进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学生专业知识的拓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强调学生的个性品质培养和潜能挖掘,并且注重对学徒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也有利于他们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做中研”,解决实践难题或获得发明专利,做出创新性贡献。
接着,作者从职业院校培养技能精英的作用、支持职业院校培养技能精英的政策环境和职业院校培养技能精英的难点三个方面提出职业教育可作为技能精英的成才路径。基于以上分析,作者得出三点结论:1.当代职业教育为普通青年成长为技能精英提供了机会;2.培养技能精英人才是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途径;3.理论教学和人格塑造在职业教育精英人才培養中始终不应被忽视。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王伟、冯树清在《教育科学》2016年第4期中撰文,用Malmquist指数法分析了2003-2013年全国31个省份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演变趋势,通过建立面板模型考察了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并根据结论引申出了四点政策建议。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在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作者首先以生产法来选择指标,在宜少不宜多以及五个原则的前提下,确定了4个投入指标(财力、物力、人力和制度投入)和2个产出指标(人才培养和职教吸引力产出),指标数值一律使用相对数进行比例或比值的计算调整。
结果显示,2003-2013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TFP为1.032,整体呈小幅增长态势,年均增长幅度3.2%。从TFP的分解来看,11年来技术进步TP和技术效率TEC均呈上升态势,TP明显高于TEC增长,成为支撑TFP增长的主要动力。从区域来看,西部、中部、东部和东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依次下降(其中青海最高,河南最低)。进一步的面板模型回归显示,人才培养质量、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实力对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经费投入、教育结构、人口变迁、硬件设备和师资力量对全要素生产率有约束作用。
根据数据结论,作者引申出四点政策建议:1.进一步激活组织创新活力,打通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解决政策传导不畅的问题,多方面提高组织的技术效率;2.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项目化教学、工作过程导向等教学模式,建立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联动机制,健全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实施教师专业标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加强产教对接与融合,做好专业布局的调控,加强专业与地方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服务业等产业的对接;4.加强区域间的教育技术扩散,通过技术进步的对内对外交流、技术平台共享、东中西部合作和校际合作、人才引进、师资培训、招生和就业联盟以及示范学校引领作用等多种途径,提高技术扩散的效率。
职业教育专项扶贫机制的政策效果评估
——基于四省雨露计划的调查
陈平路、毛家兵、李蒙在《教育与经济》2016年第4期中撰文,分析了雨露计划在全国中职落实情况,并对该政策进一步改进提出了相关建议。
雨露计划是一项以提高农村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转移就业增收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基本目标的人力资源开发项目,是职业教育扶贫开发项目之一。
本研究采取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政策落实的效果进行了分析。通过省级座谈、县级调研和就业地调研等方式分析了补助对象的瞄准率、补助对象的覆盖率、试点县应届初中毕业生中职就读率、试点县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和试点县雨露计划学员工资收入水平等指标,调研结果显示:1.补助对象瞄准率整体水平较高且逐年升高;2.补助对象覆盖率逐年改善但地区差异大;3.中职就读率试点县普遍高于非试点县,地区绝对值相差大;4.雨露学员就业率整体较高,但稳定率较差;5.雨露计划获得技能证书的学员升资空间很大,对稳定脱贫能起关键作用。
通过对以上调研结果的分析,作者认为雨露计划试点工作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工作推进不平衡,在政策设计、制度建设和实际操作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并对雨露计划的进一步落实提出了相关建议:1.尽快实行直补到户,实现“两个全覆盖”,即区域与对象的全覆盖;2.加快规范性制度建设;3.全面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4.建立培训就业跟踪监测评估计制。
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问题对策与实现形式
童卫军、任占营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5期中撰文,首先提出了混合所有制是职业院校创新体制机制和突破校企合作瓶颈的必由之路。继而阐述了在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过程中,激发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核心要求,主要存在办学性质、产权关系和治理体系三大问题,并在现有政策条件下积极探索有效的实现形式和途径。
首先,作者提出“混合所有制”是职业院校创新创制机制和突破校企合作瓶颈的必由之路,实行混合所有制的体制有利于职业院校更加贴近产业需求、跟上社会步伐。实践证明,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办学体制,有利于推进管办评分离,提高办学自主权;有利于职业院校和各种投资者,进行更大范围、更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合作;有利于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职业教育;有利于发挥行业企业优势,从而真正提高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其次,作者分析了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当前制约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发展主要存在办学性质、产权类系和治理体系三大问题,建议职业院校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应进行身份分类登记,分别登记为公办事业法人或民办事业法人,由地方出台政策明确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合理回报,并建立健全职业院校产权保护和流转制度,实行“党委领导,校长负责,董事会监督”的治理模式。
最后,作者分析探索了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主要实现形式。第一,公办职业院校引入社会资本:1.优质公办职业院校吸引社会资本实现不同层面的混合;2.公办职业院校改制为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3.公办职业院校接管弱势民办职业院校。第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院校引入国有资本:1.国有资本直接注资民办职业院校;2.民办职业院校托管低效公办职业院校。第三,不同资本合作投资新办职业院校:1.地方政府、公办院校和行业企业混合办学;2.地方本科、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混合办学;3.职业院校与境外职业教育机构开展混合办学。
职业教育领域政府的分权化治理:半自治代理机构的兴起
臧志军在《职教通讯》2016年第25期中撰文,阐述了职业教育中自治代理的含义并介绍了常见的半自治代理机构,进而论述了我国职业教育领域政府分权治理的现状以及与西方国家在职业教育治理方面的差距,最后提出了对我国建立职业教育自制管理机构的建议。
治理意味着政府对部分权力的让渡,在职业教育治理中,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已经通过政府授权的半自治代理机构的建立实现了政府的分权化治理。半自治代理机构具有不同于政府部门的治理结构且更易于专业化,此外,半自治代理机构可以进行相对独立的决策。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半自治机构主要有全国技能标准委员会,澳大利亚技能质量局,行业技能委员会和学徒中心。德国的职业教育半自治代理机构最为著名的是“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会”(BIBB)。
通过将我国职成司的业务职责与澳大利亚不同机构的职责进行对照,作者指出我国与西方国家在职业教育治理方面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权力过于集中,管理专业化程度不高,具备参与职业教育治理能力的社会组织处于空白状态。
基于上述分析,作者提出了对我国建立职业教育自治管理机构的建议:首先,教育行政部门逐渐从对职业教育的具体业务指导中退出,为半自治代理机构的发展提供适当的空间;其次,对政府可让渡的职业教育管理权力进行梳理,对如何在半自治组织间进行权力分配进行整体谋划;最后,将证实授权与绩效管理结合起来开展对半自治代理机构的管理。
打造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
夏建国、易丽在《中国高等教育》2016年第Z2期中撰文,基于我国制造业强国战略背景下中国工程教育的使命,阐述了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内涵与实质,提出了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建设路径。
对比制造强国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状况,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还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还不能满足制造业发展的需求;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结构还不能适应制造业发展的要求;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还不足以应对制造业发展的新挑战。
把握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内涵与实质,可以通过对现代化、工程应用型和特色三个关键词的分析:1.现代化与现代化大学:从教育学角度看,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教育中人的现代化”,现代化大学的实质是“培养现代化的人”或“使人转向现代化”。2.工程应用型人才与工程应用型大学:工程应用型人才主要是运用工程理论和技术手段去实现工程目标的人才,工程应用型大学是面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实施本科及以上层次工程教育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3.特色与办学特色:特色就是个性的、凝练的、底蕴的、可持续发展的、全体师生和社会认可的、人无我有的东西,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内涵就是取现代化大学、工程应用型大学和特色大学三者的交集。
综合以上分析,作者提出了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建设路径:1.坚守“四个主动融入”的办学理念,即主动融入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战略之中、主动融入到全球经济发展趋势、高薪技术发展潮流和学科建设发展规律之中、主动融入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之中、主动融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之中;2.优化顶层设计,做到三育共存、两体共生、有主有次;3.创新办学模式,做到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4.强化办学特色,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技术链;5.改革人才培养,实施“一学年三学期五学段”课程教学体系。
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郭晓明、陈云山在《机械职业教育》2016年第9期中撰文,阐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提出了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职业教育体系纵向和横向的构建。
终身教育理念提倡教育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全面性,对各个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都具有指导性意义。目前,我国已把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上升到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并把终身教育理念贯彻其中。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作者提出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主要分为纵向贯通和横向立交两个方面。
职业教育体系的纵向贯通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办学层次的上下贯通。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升学比例,积极发展应用技术型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高职专升本路径设置多种接口,建立起从中职、高职、应用性本科、硕士乃至博士的职業教育办学体系。2.课程前后衔接畅通。首先要遵循教育本身的规律,体现知识和技能由简到难的逻辑顺序,其次要实现各课程内容在各办学层次上的相互衔接,协调中高职课程管理,使得同一专业课程层层递进。3.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与转换。建立完整的由低到高相互衔接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在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学历证书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学分转换机制。
职业教育体系的横向立交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与普通教育的协调沟通,使得职业院校学生可根据自身意愿和社会需求进入相应级别的普通教育层次学习,处于低一层次的职业院校学生也可通过多种途径来报考高一级的普通院校;2.与企业的交互合作,企业提供援助并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职业院校为企业员工打开继续深造学习的通道;3.与网络教育的隔空对接,职业教育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政府干预策略:困境与路径优化
李国梁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年第19期中撰文,基于文獻研究,归纳、总结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中政府干预策略基本演化历程,揭示了现阶段存在的策略困境,进而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优化路径与制度供给方式。
我国当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政府的职业发展干预策略直接影响并塑造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行为,使其成长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重要人力资源支持。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来看,政府干预策略主要为三个层面:1.职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供给,分为政府干预的探索期、完善期和拓展期三个阶段,由应急式“工具式”干预逐渐向“服务性”、“可持续发展”干预转变;2.搭建创业就业服务平台,例如:建设人力资源市场、工业园区,扶持第三产业发展等;3.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主要包括政府主导模式、职业院校主导模式和民办公助模式。
纵向比较上看,政府的干预策略促进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但从横向比较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暴露了明显的干预策略困境:1.政府公共干预策略“碎片化”,集中表现为资源配置碎片化及策略执行过程碎片化;2.公共培训供需错位,缺乏针对性、个性化和市场化,对实际工作帮助不大;3.缺乏统一的干预指导框架,使得政府、企业和个体的职业发展干预策略产生利益博弈。
针对当前政府干预策略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美国职业发展的政府干预经验,作者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以供参考:1.构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干预框架,需要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结合我国产业发展战略、就业结构特征,以及技术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二元结构体质改革等趋势进行干预框架的设计;2.改革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供给机制,包括以动态的职业发展观重构培训类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构培训供给模式、以平衡培训的收益与成本为基础重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经费投入制度;3.创新与扩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干预服务,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资源禀赋与能力局限,以系统性、连续性的干预策略帮助其走出职业发展危机。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的问题及改进
郭静在《高教探索》2016年第9期中撰文,分析了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面临的制度困境,并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提出了改进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的优化路径。
当前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缺乏良好的制度运行环境,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制度设计不完善,技能考试作为分类选拔人才的工具有效性不足。主要问题在于,招生对象普遍缺乏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导致技能考试无法进行有效考核。第二,制度供给不足,配套制度不健全制约高职招生制度效能的发挥,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1.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尚未大范围实施;2.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和评价方式不足以支撑高职招生制度的实施;3.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4.招生考试的监管机制不健全。第三,非正式制度起冲突,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成为制约改革的重要因素。
针对上述高职招生考试制度中面临的制度困境,作者从制度设计本身、配套制度建设和非正式制度融合三方面进行制度优化的路径探讨。第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组织结构:完善技能考试内容和形式,建立分类选拔人才的有效工具和途径;以专业大类对接招生考试方式,推动招考方式差别化改革。第二,完善配套制度,优化高职招生考试制度供给:加强部门沟通协作,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健全多元评价制度;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唯学历社会用人制度;确保信息公开透明,严格执行监督管理制度。第三,加强非正式制度建设,实现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融合:积极培育“崇高技能、重视职教”的良好社会环境;加强对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宣传和指导;建立信息沟通与对话协商机制,拓宽利益表达渠道。
中国对非职业教育援助与合作的实践发展及战略意义
陈明昆、张晓楠、李俊丽在《比较教育研究》2016年第8期中撰文,详细阐述了中国开展对非职业教育援助与合作的背景以及实践发展,分析了对非职业教育援助与合作的战略意义。
中国开展对非职业教育援助与合作主要有三大背景:第一,自独立以来,非洲职业教育发展步履艰难,面临诸多挑战。第二,非盟发布《非洲愿景:2063议程》,规划非洲大陆发展新愿景,该规划包括制造业、贸易投资和人力资源开发等六大领域,重点是加强对青年特别是妇女的技能培训,为他们创造有利的环境。第三,发展职业教育,成为促进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从历史经验看,西方国家的工业化道路之所以比较顺利,其主要原因之一是都比较重视发展职业教育。
21世纪以来,中非关系获得全面快速发展,中非教育合作、中国对非教育援助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已然成为开展对非教育援助与合作的主要领域和开展中非人文交流的重要支点。对非职业教育援助与合作的实践主要包括:1.在非洲援建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2.为非洲国家培养各类职业技术人才;3.向非洲国家提供教育物资和多领域的技术援助。中国政府坚持“授人以渔”的援助理念,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技术援助和志愿者服务等方式,与非洲国家分享发展经验,帮助非洲国家培养实用技术人才,获得了非洲国家和人民的好评。
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了加强对非职业教育援助与合作的战略意义:1.中非关系全面发展的需要;2.加强中非人文交流的需要;3.中国对非经贸投资和中非产能合作的需要;4.中国教育“走出去”的需要。
特约编辑 匡 瑛 责任编辑 赖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