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崖土司研究的价值

2017-05-30 10:48岳小国
三峡论坛 2017年1期
关键词:土司历史材料

岳小国

摘要:唐崖土司近期因其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目而备受世人瞩目。该土司在历史上品级不高,正史资料记载也较少,但它是“西南地区格局最清晰,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城址之一”,是留给世界的一道文化遗产。作为中小土司,唐崖土司的研究价值以及对地方史、民族史研究的价值,均值得土司学界重视。

关键词:唐崖土司;土司遗址;地方史;民族史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7)01-0019-03

唐崖土司作为鄂西南十八土司之一,在废亡近两个半世纪后,因其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目而备受世人瞩目。与此同时,社会各界欲进一步了解唐崖土司的愿望也与日俱增。客观而论,唐崖土司此前在国内并无多大的知名度,即便在学界也一直少有人关注,与同时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目的湖南永顺土司、贵州播州土司相比,唐崖土司在历史上的影响显然无法企及,即便与邻近的容美宣慰司相比,其品级、历史影响亦远不如后者。但唐崖土司城遗址能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目,无疑向世人证明了其“人类罕见”、无法替代的价值属性,堪称“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而且它也揭示了土司城遗址背后所蕴含的土司历史及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在唐崖土司“一举成名”的背后,很多尚未彰显的价值或内容值得挖掘。作为唐崖土司三峡大学申遗团队的一员,笔者参与了唐崖土司历史资料汇编工作,前后四次带领研究生前往土司城遗迹及所在村落展开田野调查,并协助筹办“唐崖土司学术论坛”及“唐崖土司第二届学术论坛”,在此愿以自己的经历与感受,阐述个人对唐崖土司研究价值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唐崖土司及其遗址特色

唐崖土司地处武陵山区,在历史上较长一段时期内一直是一个品级不高的长官司,正史资料关于其记载较少,但其遗留下来的城址却“是西南地区格局最清晰,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城址之一”(申遗文本)。

唐崖土司所在的鄂西南地区属土家族聚居区,历史上该区域存在着数十个土司。从姓氏上看,这些土司很可能就是当地覃、田、黄、向氏等土家族大姓的先祖。唐崖土司的特殊性或在于其族属的复杂性,至今仍充满了争议。土司城遗址位于土家族聚居区,唐崖覃氏土司后人的民族成分为土家族,而土司族谱记载与当地民间记忆材料均显示唐崖土司先祖具有蒙古人血统。唐崖土司先祖系当地覃氏土著,还是南下的蒙古将领,这一议题尽管非常重要,但至今仍众说纷纭,大有继续深入探讨之必要。

唐崖土司遗址规模较为完整,是留给世界的一道文化遗产。今天这些物质形态的文化也构成了学界研究土司社会史、文化史的重要材料。由明熹宗朱由校亲笔题写的“荆南雄镇,楚蜀屏翰”牌坊、三街十八巷三十六院(衙署、官言堂、营房、书院、钱库、跑马场、靶场、教堂场、牢房、月台、万兽园、正殿、内室、御花园、石牌坊),以及石马、墓葬等实物形态一应俱全,如今虽已是残垣断壁,却包含着一段段深刻的历史记忆,值得深入挖掘。

二、作为中小土司的研究价值

中小土司在土司学研究中属薄弱环节。以往正史资料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所谓“蛮”、“夷”族群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宣慰司级别的大土司上面,而对中小土司则缺少相关的记载。以致于人们在研究这些中小土司时,历史文献资料缺乏也就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

唐崖土司设立于元代,系鄂西南地区众多中小土司之一。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与唐崖土司有关的文献材料主要有《明实录》、《清史稿》及方志《咸丰县志》等。一本民国时期的土司家族谱书算是最完整的研究材料了。这些方志、文献材料记载简略,且缺乏连续性。囿于研究资料的不足,学界对唐崖土司的关注一直较少。申遗之前,根据CNKI(中国知网)2012年的数据统计,和唐崖土司相关的研究不足15篇。

事实上,历史文献资料不足是相对的,造成中小土司研究薄弱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在于受传统研究方法的束缚。以往官方史志关于土司的记载其立场和看法主要以王朝国家为中心,而立足于史志材料的宏大叙事手法构成了土司学界以往研究的“大传统”。这类传统的研究方法建立在丰富、扎实的史料基础之上,而这恰恰系中小土司研究的“短板”。因此,转变研究方法,采取多学科协同研究,更为重视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在土司研究中的作用。在传统研究中融入一些生动、鲜活的调查材料,增加一些“历史现场感”,无疑将弥补历史文献、方志材料的不足。不同研究方法之间还可相互协调、相得益彰。举例说来,具有人类学观照的土司历史研究,将历史学与人类学的方法结合起来,研究历史上中小土司文化、土司社会的运作状况等。人类学以其关于文化的概念,文本解释的手段,以及微观考察为特长,而历史学在利用方志文献,收集族谱、碑刻、契约等材料方面有其优势,二者相结合可弥补单纯依靠历史学与人类学研究方法的不足。

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有关唐崖土司的文献材料很少,但在民间口传记忆方面,当地流传着许多关于唐崖土司的传说及故事。因此,挖掘、整理好这类材料,分析、解读这些传说、故事背后的文化或现象,无疑将大大丰富中小土司研究的内容。如此,以民间传说为故事的原型模式,将改变“帝王将相、王朝主导的故事原型模式”。

三、对地方史及民族史研究的价值

唐崖土司既是地方历史研究又是少数民族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唐崖土司研究为重点,将丰富咸丰县,乃至鄂西南的地方历史,还可对土家族历史研究起到支撑作用。

唐崖土司在鼎盛时期,“编户三里,东至大田一百里,西至石柱二百里,南至黔江二十里,北至龙潭三十里”。(利川《覃氏族谱》载《雷思霈方舆书》)。按照今天的行政区划,其统治区涵盖咸丰县的尖山乡、高乐山镇、清坪镇、活龙坪乡等近十个乡镇,及重庆黔江区的县坝、南海、舟白等区域。唐崖土司历史上曾和邻近龙潭等多个土司发生过战争、联姻,曾劫掠过黔江等周边区域,也曾应征讨伐过播州土司的叛乱等。因此,一部唐崖土司的历史,实际上也就是一部咸丰地方史——唐崖土司的统治达四百余年。研究唐崖土司为了解该区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支撑。

就唐崖土司城遗址来讲,它本身是明代重大历史事件的产物。明天启元年,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发动叛乱,唐崖土司覃鼎参与平叛,且战功卓著,明廷升唐崖为宣抚使,并为其敕建了“荆南雄镇”牌坊,同意其建立治所“大坊平西将军帅府”。唐崖土司这段历史包含了一段重要的地方史。研究并深入发掘土司历史,有助于大大丰富地方历史的研究内容。此外,根据史料记载与地方记忆材料,土司城址有三街十八巷三十六院,官言堂、营房、钱库、书院、跑马场、靶场、教堂场、牢房、万兽园、月台、正殿、御花园、内室等,对这些物质文化、记忆材料的研究也将是地方历史、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主题。

唐崖土司研究对研究西南少数民族的历史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唐崖土司治所所在的咸丰县、恩施州是一个土家族聚居区,研究土司历史实际构成了当地土家族历史的一部分。土司及其属民的生产实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构成当地土家先民社会生活史的一部分。现存的土司遗址材料显示,土司建筑文化中融入了多民族文化的成分。石牌坊造型是明代平原地区的做法,其雕刻内容有汉文化的“渔樵耕读”、“哪吒闹海”等内容,也有反映“土司出行”的内容。它突出反映了以土家文化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交流、碰撞,并最终相互融合的状况。这些都是当前民族史关注的重点课题。

四、申遗成功后的唐崖土司研究

以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契机,唐崖土司研究将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申遗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更加明晰的研究方向或任务,有些甚至是新的研究议题。比如,有关唐崖土司族源的争议、土司社会治理的实践、土司研究在對外交流与合作中的不足、对外学术交流中专有名词的规范使用等。此外,土司申遗也为唐崖土司研究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土司文化遗产如何保护的问题。土司遗产本身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它以历史物化的方式告诉我们今天文化的连续性和文化的特殊性。在“后申遗时代”,土司学界应着手研究、健全土司遗址的保护工作机制,以保证与促进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发展。

猜你喜欢
土司历史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土司文化圈”的内涵、特征与意义
Fort Besieged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新历史
乌江流域土司文化述略
材料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