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笔之时,正好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公布了《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因此,相关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在2017年必将积极探索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ABS),但因对PPP项目有4个条件,故从中长期而言,该文对多元化PPP融资渠道、发展二级金融市场有好处,但就2017年而言,不会有太多项目实现ABS。
另外一个与金融机构相关的趋势是,由于宏观经济形势不好,过去“躺着挣钱”的日子大不如前,加上政府政策的放宽,PPP的投资主体会呈现多元化,改变过去“工程企业+基金”主导PPP投资的做法,金融机构除了参股和放贷,也会开始探索像西方国家一样去主导PPP投资并承担一些风险, 2016年金融机构中标贵阳地铁和杭绍台高铁等重大PPP项目就是一个迹象。
中央政府方面,国家发改委将继续2016年度下半年对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推广的支持,包括建立PPP项目库、鼓励民企参与、完善项目流程、继续立法等研究,发挥PPP专家库专家作用,加强对地方的指导与培训等。财政部则将发力规范PPP,尤其是经过公开征求意见和两轮研讨的《PPP项目信息公开暂行管理办法》如果能正式公布,将是里程碑文件之一。地方政府方面,对PPP推广不积极的地方政府(多数是有钱的一线城市)依旧不积极,对PPP推广较积极的地方政府中则有些已接近甚至达到一般公共开支10%的财政承受力上限,加上过去两三年已落地项目很多开始进入运营阶段,有些问题会逐步显现。因此,政府、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等各方对PPP将逐步趋于理性,2017年的PPP运作将更规范,咨询公司(含律师)之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虽然咨询费下降,但整体咨询水平逐步提高;有些律师和咨询公司开始参与过去不规范或合同不完善PPP项目的争议解决。
也正是因为上述说的,个别不规范PPP项目开始出现问题,2017年会越来越引起公众和人大代表对PPP的关注,这对后续PPP项目的规范运作和公众参与机制是好事,各行业协会也将逐步开始发挥作用,甚至可以期待,也许会有PPP相关的协会特别是民间协会的成立,并开始探索行业规范,如咨询机构的评级和相关企业信用体系的构建。
学术界已有越来越多的教研人员特别是年轻人开始重视PPP,一些高校也已成立了PPP研究机构并开始发力,越来越多的学术性论文与实务书籍将发表和出版并逐步影响政府和业界。如果说2016年是PPP宣传性论坛年和科普性培训年,可以说2017年的论坛和培训将越来越向实务与理论结合的方向深入发展,论坛主题会越来越专业、培训内容会越来越结合实操,有关PPP概念、法规政策、流程与“两评”、财务和融资等常规性培训将逐步减少,有关税务、会计、市场、管理、运营和维护,以及有关城镇化/产业新城/园区开发/特色小镇、综合管廊、轨道交通、智慧城市、海绵城市、流域治理等項目群类和“走出去”等专题性培训将越来越多。
总之,我们可以期待,2017年将是PPP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