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的成功轨迹

2017-05-30 10:48:04林炳玉
党政论坛 2017年10期
关键词:古田会议整风治党

林炳玉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6年的光辉历程。由96年前一个50多人的小党,发展到今天8900多万党员的大党,一路走来,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根本。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道路,成为管党治党的独特优势和成功经验。古田会议开启了思想建党的成功道路,延安整风是这条成功之路上的重大实践成果。

一、古田会议是思想建党的里程碑

思想建党,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鲜明特点和基本原则。1929年12月在闽西上杭古田召开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

(古田会议),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会议通过的古田会议决议,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思想建党原则是古田会议精神的核心,是古田会议最为突出的历史贡献。

1.思想建党是立足中国党情国情的自身建设成功之路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艰辛地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当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着重大的问题急需解决——中國共产党内的农民问题。

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中国有着独特的国情,不但经济文化十分落后,而且产业工人的数量很少,人口中绝大多数是农民。这既不同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于俄国。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被迫由城市转入农村,大量地吸收农民入党成为现实。《古田会议决议》明确指出:“党的组织基础的最大部分是建筑于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成分之上。” 因而带来了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世界各国共产党都认为,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基本构成应是工人出身的党员。而中国共产党内农民出身的党员占绝大多数,中国共产党六大时,党内的农民占党员总数的76.5%,工人的比例只占10%。这与当时各国共产党的普遍认识不一致。二是农民小生产者的局限性带到共产党内,出现了缺乏共同的信仰、纪律松懈、团团伙伙等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古田会议决议》一开始就指出:“四军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意识非常之浓厚,对于党的正确路线之执行,加了极大的妨碍,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广大革命斗争加于四军的任务,是决然担负不起来的”。

然而,农民成分为主的党,落后的农村,艰苦的战争环境,建设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特殊问题,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遇到的一个崭新课题。如何做好这一崭新课题,既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也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更关系到中国革命的成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以大无畏的精神,冲破教条,在古田会议上成功地破解这一难题。会议正视农民党员占多数的现实,认为大量吸收农民入党是由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无法选择自己所处的环境,但可以探索新的道路。这条新道路就是: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必须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根据中国的国情建设党。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中国化之路,也是党的建设科学化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思想建党原则的确立,实际上解决了农民占绝大多数的中国共产党建设道路该怎样走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取得政权、巩固政权的最基本的立足点。

2.思想建党成功地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数量和质量相统一的基础

党的战斗力,一是以一定数量的党员队伍作基础;二是要有党员先进性质量作保证。以无产阶级作为自己阶级基础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以先进的姿态出现。党的二大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鲜明地向人们昭示: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为己任。然而,完成这一重大的历史任务,需要大批的愿意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共产党员。1927年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发动反革命政变,导致了大批共产党人被杀害,党的工作重心也被迫从城市转入农村。朱德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赣南闽西根据地,开展游击战,实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党组织也深深扎根农村,大量的农村先进分子被吸收到党内,党组织迅速发展壮大。但是,农民具有自私、保守、狭隘、目光短浅的阶级局限性。大量的农民入党后,机会主义、盲动主义、地方主义、流寇思想等非无产阶级思想暴露出来,给党的质量带来严重的危害。

一个现实问题急需回答:大量吸收农民入党,党是发展壮大了,但质量如何保证,会不会成为有人担心的“农民党”?红四军党内针对这些问题,在闽西展开了长达半年的争论。直到1929年12月,在中央的“九月来信”肯定毛泽东正确意见的基础上召开的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的原则,才真正解决了党的工作重心转到农村后,一直困扰着的党员数量和质量如何有机统一的问题。这不但为处于历史低潮的中国共产党重新壮大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也为党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成为有战斗力的坚强组织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实现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结合,从而建立起了一个广泛的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扎根于最广大民众之中、成长于民众之中的中国共产党。

3.思想建党的根本途径是坚持开展党内教育

古田会议决议提出的用思想教育来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原则和方法,其内核在于:一个人组织上入了党,并不等于思想上入了党,必须经常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改造自己,纠正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才能永葆先进和纯洁。为此,决议明确提出要使 “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 “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的问题。为了红军的健全与扩大,为了斗争任务之能够负荷,都要从党内教育做起。” “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纠正过去之无计划的听其自然的状态,是党的重要任务之一。” 决议提出了党内教育的具体要求和方法。一是党内教育突出政治目的,把农民改造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以担负起党的历史使命;二是教育要坚持问题导向,有的放矢,抓住主要矛盾,即无产阶级和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三是领导机关要担当起教育责任。红四军党内种种不正确思想的来源,虽然是由于党的组织基础的最大部分是由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分所构成的,“但是党的领导机关对于这些不正确的思想缺乏一致的坚决的斗争,缺乏对党员作正确路线的教育,也是使这些不正确思想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四是教育要有针对性,突出实效。决议查找出了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单纯军事观、极端民主化、非组织意识、绝对平均主义、个人主义、主观主义、流寇思想、盲动主义等八种错误思想,并逐条分析,提出不同的对策。还提出了教育的对象要区分层次,如对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新兵和老兵,教育重点内容都要有所区别。党员的教育方法和士兵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的材料等要有所区别。教育要突出整体,还要注意个体,如决议中指出的以下几种对象要个别谈话:“有

偏向的;受了处罚的;伤兵;病兵;新兵;俘虏兵;对工作不安的;思想动摇的”。 五是通过严肃党内组织生活平台,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古田会议提出了党的会议要政治化,以提高质量,党的领导人不论担任什么职务,都要参加党的支部会、小组会,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要定期开会等。

思想政治工作永远是我党的生命线。党内教育是统一思想,完善自我,纯洁灵魂的根本手段。古田会议通过确立思想建党原则和开展思想教育,统一了红四军党内的思想,纯洁了党员队伍,使红四军成为全国红军的政治模范,成为红军的主力,为建立中央苏区,为党领导一支新型人民军队,以及取得全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和组织基础。思想教育方法也成为党的建设的基本途径。

二、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成功之路上的重大实践成果

古田会议提出思想建党原则,对全党的建设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此后思想建党原则贯穿在党的建设的历程中,在重要的历史关口,集中开展党内教育都成为清理党员思想中的“杂质”、统一全党思想的重大举措。1942年的延安整风,就是思想建党的重大实践成果。

1.关键时刻思想建党又打前站

如果说,古田会议召开之时,是因为幼年的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到农村干革命,碰到农民小资产阶级带到党内来的一系列思想新问题,古田会议成功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道路,成为建党的里程碑。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已经有二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历经艰难挫折后走向成熟,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应该说,从政治和组织层面看,已经具备了很好的革命成功的保证。但是,思想层面的问题更带有深层次的问题。虽然遵义会议以来,军事上政治上纠正了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王明“左”倾错误,然而,思想上并没得到应有的清算。从当时来看,洋八股、教条主义等思想路线层面的问题在党内极为突出,一些干部包括一些高级干部,不会运用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列主义的立场与方法,来具体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犯非“左”即“右”的错误,1941年“皖南事变”使新四军遭受惨重的损失,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这些表现在干部层面,特别是一些高级干部这一关键少数人身上的问题,极大地影响到中国革命的成功。

在中国共产党解决党内矛盾的过程中,虽然古田会议开创了成功的道路,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但是,苏区时期,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面对党内存在的矛盾,抛弃了古田会议的正确做法,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手段,既没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也破坏了党的团结,造成中国革命的重大损失。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弘扬古田会议的精神,坚持思想建党的原则,在延安开展了一场普遍、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

2.建设了一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领导干部队伍

革命的成功关键在人,关键在领导干部。如果说古田会议主要解决了共产党建党初期以农民为主的党员队伍中出现的种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成功开拓了保持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质的道路,延安整风则是以上率下,重点解决了党员领导干部中存在的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主观主义错误,提高了领导干部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为共产党决策的正确和道路的正确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在拉开整风帷幕的1941年9月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扩大会议上,张闻天、博古、王稼祥等政治局成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初步统一了中央领导层的思想,为普遍的整风运动的开展作了认识上的前提准备。整风突出領导干部这一重点,从中央政治局带头,集中查找思想上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整风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既清除了党员领导干部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又团结了同志,提振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整风中,领导干部带头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彰显了共产党无私无畏的崇高品质,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党性精神。中央领导层面通过深入讨论党的历史问题,统一了全党的思想,特别是高级干部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想。

3.真正树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

核心问题对一个政党来说至关重要。延安整风最重大的成果,就是全党从思想上统一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延安整风是一次全党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不仅重新教育和训练了党内经过长期斗争保留下来的一批老干部,而且教育训练了抗战初期入党的大批新党员。整风通过对马列主义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对六大以来党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深入分析产生错误的思想根源,使党员进一步认清了“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实质及对党的事业带来的严重危害。同时对毛泽东实事求是、勇于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精神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在毛泽东领导下取得的革命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实现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的新的团结和统一。正如胡乔木回忆的:“这次整风运动的直接结果,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为顺利召开党的七大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也为下一步的斗争——打倒日本侵略者、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新时期思想建党道路的与时俱进

1.思想建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

从古田会议到延安整风,清晰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之路:注重从思想上建设党,解决了在中国特殊条件下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独创性经验,成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此后,这条独特的经验成为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传家宝,运用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时期。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转变。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和党的领导地位,50年代,党开展多次的整党整风运动,目的是保持不骄不躁的作风,克服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等不正之风,解决党内思想不纯和组织不纯等问题,以保持党和人民的密切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也开启了党的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党先后开展了多次党内集中教育活动。进入新世纪,执政党面临四大危险、四大考验。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开门见山指出:“在1929年召开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上,毛泽东同志针对党和红军中存在的种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及其危害,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强调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要经常注意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对我们党的建设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到新的高度,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再到全党开展的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都是古田会议提出的思想建党原则、延安整风精神在新时期的体现,是党内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弘扬,是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完善自身的重大举措。

2.思想教育要突出问题导向和使命意识

把古田会议精神、延安整风精神传承好,就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使命意识,党的建设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问题就是“有的放矢”的靶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所要求的。毛泽东同志指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 古田会议的成功召开,延安整风的重大成效,都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勇于正视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地探索解决问题的道路而取得的,至今都有时代意义。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 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有勇于面对党内出现的各种问题,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善于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完善自己,才能达到全党在认识与行动上统一。

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列举了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的33种表现,突出地反映出信仰模糊、权力滥用、纪律松懈、不敢担当等问题,影响党正在带领人民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解决这些问题,要抓好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及身处关键岗位的人,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事。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子革命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严于律己,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把政治和道德這条高线树立起来了。今天,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党员干部要带头完善自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发扬党的奋斗精神,勇于担当,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而甘于奉献。

3.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

思想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是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对一个政党来说,思想是凝聚全党力量的精神旗帜。共产党走过的每一个步伐,都是在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取得的。思想建党原则的内核,就在于把个体的思想,集合在党的旗帜下,组织成一个整体来行动,为了共同理想和目标去奋斗,这就是政党力量形成的源泉。中国共产党在96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能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战胜一个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归根结底是思想的统一、组织纪律的严明,才有步调一致的行动和力量。思想建党原则这个传家宝不能丢。

新的历史时期,要把思想建党精神发扬光大,就要突出党的建设的时代性,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紧密结合。这是符合辩证思维的治党方法,思想建党是党的建设的生命工程、灵魂工程。制度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保障工程、筋骨工程。离开思想建党,制度治党就会失去根基、迷失方向;离开制度治党,思想建党就会失去保障、难有成效。思想问题是复杂多层面的,受到社会大环境、政治生态圈的影响,解决思想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工程。从近年来查处的一大批腐败案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许多曾经的“好同志”后来成为“阶下

囚”,物质利益腐蚀了思想灵魂,根本的原因是党规党纪没有挺在最前面。约束权力,制度更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根据党员队伍的现状,开展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一柔一刚,同向发力、同时发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抓党的建设,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要不断总结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经验和成功做法,并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和实践要求加以创新。因此,十八大以来在抓思想教育、抓反腐败的同时,制度治党尤其突出。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重要法规,把思想实践的成果不断总结提升,使之升华为制度规定,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化下来,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紧密结合,这是党的优良传统的弘扬和创新,是思想建党原则的与时俱进,也是一个政党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保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作者单位:中共龙岩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 矫海霞)

猜你喜欢
古田会议整风治党
1929·古田会议(林启泉)
晋陕调查:行动上的整风
当代陕西(2020年20期)2020-11-27 01:43:44
廖丽芸:古田会议纪念馆圆了我的梦
海峡姐妹(2018年5期)2018-05-14 07:36:59
履行代表职责 落实治党责任
当代陕西(2017年12期)2018-01-19 01:42:14
用整风精神学习讲话
中华诗词(2017年1期)2017-07-21 13:49:54
坚守人民立场 从严管党治党
在夯实组织保障中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学习月刊(2015年14期)2015-07-09 03:37:54
依法治党:党内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
探索(2013年1期)2013-04-17 03:36:54
谭政在延安整风中的历史贡献
军事历史(2000年1期)2000-12-06 05:54:20
古田会议的召开与毛泽东的历史作用
军事历史(1993年2期)1993-08-21 06: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