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
声音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风声雨声水流声,乐声笑声读书声,每天伴随我们的都是各种不同形式、不同质感的声音。声音里有许许多多的秘密,让我们来逐一解答吧!
拿起排水管的一端,以此为圆心,用力地甩、旋转。你会听到不同音调、音色的悦耳声音,如同会歌唱的水管。
这是因为空气在管子里面产生了共鸣,声音忽大忽小则是多普勒效应造成的。譬如说,当我们听到救护车的号笛渐渐地接近时,会感觉到号笛的音调特别高,甚至有点刺耳;但当救护车飞驰而去时,音调就变低了。这种音调由高到低,对我们所造成的感觉并不是心理作用,而是一种物理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
音調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快慢(频率)有关系。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次/秒到20000次/秒。狗能听到的声音范围远比人耳听到的范围大,从15次/秒到50000次/秒,它能听到人听不到的高频率的声音,所以,驯狗员用的是超出人的听觉范围,但在狗听觉范围内的信号。在列车进站暂停时,列车的保养工常用榔头敲打机车的各有关部件,就是凭借听敲打机车发出声音的音调和音色是否有异常变化,就可以较快地判断列车是否存在故障。
我们又该如何区分音调、音色呢?回忆一下,我们在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通过听声音的变化,就能判断保温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为什么呢?当我们向暖瓶里灌水,随着水位的升高,暖水瓶里振动的空气柱会变小,振动变快,发出的声音会变“高”,我们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感觉到声音越“细”;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感觉到声音越“粗”。音色又叫音质、音品,它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振动方式等因素决定的。
乐手们在演奏时使用了古筝、二胡、三弦、竹笛、古琴、葫芦丝、箫、埙、扬琴、独弦琴等乐器,喜爱音乐的听众能从他们的演奏声中轻易地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的声音,是因为这些乐器发出的音色不同。
不同蜜蜂载着花蜜飞行时,翅膀每秒平均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那么,其辨别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把你自己的想法和小伙伴们一起交流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