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超
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派出所应如何适应形势?如何激发活力?如何实现追赶超越?笔者结合白水县公安局创建“五新”派出所一年来的工作实践,谈点体会和设想。
一、“五新”派出所的实践
2016年以来,陕西省白水县公安局深入推进以“爱民、温馨、科技、务实、创新”为主要内容的“五新”派出所建设,不断夯实公安工作长远发展的基石。一年来,全县派出所面貌焕然一新。在全省“两率一度”测评中,白水县位居全市第一,并荣获省市公安改革优秀项目奖、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市级文明单位等多项殊荣。
(一)坚持民意导向,建设爱民派出所。牢固树立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排一次队、少等一分钟”的服务理念,在派出所窗口服务、规范执法、安全防范等方面,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赞誉。一是优化窗口服务“小平台”。推行一线窗口“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微笑服务”,落实身份证异地受理,强力推进户政大厅进驻县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了户籍业务“一站式”办理。二是严格规范执法“小场所”。严格按照《公安派出所执法执勤工作规范》,不断完善执法规范,以查处伤害、殴打他人、寻衅滋事等三类案件为切入点,每月开展一次摸底统计、督促一次案件办理、推进一次案件处理、组织一次案件回访、进行一次案件评查等“五个一”活动,助推执法规范化建设。三是立足实际开展“小警务”。借鉴宝鸡市陇县公安局、安康市岚皋县公安局的经验和做法,结合白水县治安实际,积极开展派出所“十小警务”,即侦破“小案件”、创新“小防范”、整治“小隐患”、扩建“小探头”、发动“小袖标”、运用“小音箱”、落实“小帮扶”、调处“小矛盾”、美化“小窗口”、温馨“小提醒”,使派出所工作更加细致、群众更加满意。
(二)坚持问题导向,建设温馨派出所。持续发力,不断改善派出所工作环境,将派出所建成民警释放压力的港湾、展示才华的平台。一方面,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加强派出所基础设施建设,让每一位民警都能住到温馨房、吃到放心餐。另一方面,打造多功能“三室合一”。率先在尧禾派出所整合值班室、视频监控室、信息研判室资源,建立研判指挥室,实现“三室合一”,形成了“人网合一、天地互动、资源共享”的警务模式,切实提高了用警方向和精准调度。
(三)坚持发展导向,建设科技派出所。紧紧把握“谁抓住了科技防范,谁就抓住了警务主动权”的时代新要求,将科技强警、科技导警作为社会治安防控的重要手段和支撑。一方面,升级多元化“四级监控网”。全县10个派出所全部建成四级视频监控,形成以派出所一级平台为中心,警务室二级平台为支脉,各行政村三级平台为辅助,企事业单位、商业门店四级平台为补充的相互交织的实时视频监控网。另一方面,试点科技化“智慧警务”。试点智慧警务建设,建立“互联网+”警务模式,开通部分派出所“一网双微”平台,定期发布及时、准确、权威治安服务信息,畅通了警民互动渠道,做到全天候、直达式感知民意,全网化、多栏目反映工作,全开放、透明式接受监督。推广“行车卫士”工程建设,为“大防控、降发案”提供了有力辅助。在人员密集、治安复杂的城区推行出租房屋二维码管理,并通过移动警务平台,实现巡逻盘查、居住证办理、信息采集等多项业务的掌上办理,有效减轻了民警的工作负担。
(四)坚持政策导向,建设务实派出所。一是实施“人才兴所”战略。将年富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民警选配到所长、指导员岗位,为10个派出所配齐配强了领导班子。同时,把加强新警招录作为人事工作的重点来抓,先后招录公务员39人,并全部充实到基层一线。建立“青年民警成长专列”,为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积蓄了新力量。二是推出“三所三官+村干部+五老”模式。打造农村社会治安分级管理的升级版,由派出所每月将辖区治安状况向镇党委、政府汇报,并把村组治安状况纳入村干部绩效考核范围,形成治安工作党委政府领导、派出所组织、村组干部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升级“警+T”警务模式,发展推广“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法官+检察官+警官+村干部+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老农民”的“三所三官+村干部+五老”矛盾纠纷化解方法,使矛盾纠纷能够早发现、早化解。三是运用“收缩防范”管理办法。针对边远农村治安防范薄弱、管理相对滞后的状况,县公安局因地制宜,大力实施收缩防范管理办法,在“邻里守望”模式的基础上,在所有“空心村”借鉴大型财务集中管理措施,将有限的警力、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利用,助力发案持续下降、群众财产安全。
(五)坚持改革导向,建设创新派出所。创新是派出所发展的“牛鼻子”。一是建立流动人口视音频管理新模式。结合全县涉煤企业较多、流动人口多、治安状况复杂的现状,建立了流动人口视音频管理新模式,在传统信息采集的基础上,实现了流动人口声像化、精细化、高效化管理,成功填补了全国流动人口视音频管理的空白。该系统推广以后,荣获了省公安厅改革创新奖。二是建立微信群主管理新平台。实施微信联防群建设,设立各派出所治安联防主群、辖区中心街道商户、企事业单位、村组干部、热心群众治安联防子群,并将各子群群主拉入派出所联防主群,及时发布辖区治安状况、线索征集、防范措施、办事指南等信息,形成了“一机在手,一呼百应,人人参与,户户联动”的治安管理新格局。三是建立治安防范“巷长制”和“楼长制”。加强与村“两委”紧密协作,将各村、社区按居住分布进行分块管理,把每一条村巷、每一栋楼中威望度高、责任心强的群众选任为防范巷长、楼长,充当起“联络员”“调解员”“防范员”“宣传员”的角色,有力筑牢治安防范的第一道防线,全力打造“治安中心户长”模式的升级版。
二、關于“五新”派出所的思考
笔者认为,在“五新”派出所建设中,爱民是核心,温馨是基础,科技是支撑,务实是关键,创新是动力。
(一)突出“三新”。“五新”派出所建设的延伸在于突出“三新”,即“重新思考、重新定位、重新设计”。要重新思考“五新”派出所的建设发展,不但思路要紧跟形势,而且动作要主动跟进,在大胆探索和实践中积极走出一条适合派出所发展的新路子。要重新定位派出所的工作内容和办法,积极把其放在巩固基层政权的高度来认识,和党委、政府的决策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同推进,从而带动派出所的良性发展。
(二)突出“三心”。“五新”派出所建设的核心问题在于突出“三心”,即“符合民心、安好警心、工作用心”。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政之所兴在于顺民心,政之所废在于逆民心。”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倾听群众呼声,关注群众所思,顺应群众期待,大力推行公安行政管理“放管服”,不断增加群众“获得感”,建设符合民心所向的温馨派出所。在派出所建设上,要用心抓好“由外到内的转变、由粗到细的转变、由硬件到软件的转变”,在用人机制、保障机制、奖励机制、温暖机制上向基层倾斜,充分发挥基层民警的首创精神,设立“警务创新奖”“金点子奖”,积极给民警建功立业搭建平台。
(三)突出“三性”。“五新”派出所建设的关键在于突出“三性”,即“有超前性、有系统性、有实效性”。在派出所建设谋划布局、工作科学分配、队伍强化管理上,一定要与社会治安发展相配套,必须具有占领领先高地的超前性,牢牢掌握派出所工作的主动权,才不会被现实困难、未来发展所制约。派出所工作是一张网,关乎“打、防、管、控、服”方方面面,烦琐且细微,安排部署“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要具有系统性,既节省警力,又实现精准打防。
(四)突出“三解”。“五新”派出所建设的根本在于突出“三解”,即“解决保障不力、解决合作不畅、解决考核不准”。坚持“钱往基层使,人往基层走,干部从基层出”的理念,积极建立人、财、物向基层派出所倾斜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基层民警的政治、生活待遇,大力增加民警职业保障,全面增强派出所工作的吸引力和向心力,着力解决好派出所建设保障不力的问题。派出所工作千头万绪,涵盖公安工作全部内容,要加强“所所联合、所队联合”的区域协作,积极打破警种与派出所之间的协调壁垒、机关与基层之间的机构壁垒,协同作战,共同发力,有力服务整体工作推进。当前,各项考核内容越来越多,派出所疲于应付,苦不堪言。要在全局范围内统一整合考核,减少重复环节,以避免出现多头考核现象;要结合各派出所实际,实行区域区别考核制,将城区、农村派出所区分开来,简化内容,突出重点,积极克服考核不科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