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为
摘 要:新常态下,提升高职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可从构建全方位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校企深度合作平台、调整课程内容、调整课程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同时,提出了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四个保障体系,即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和参与国内外岗位技能竞赛。
关键词:高职;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能力提升;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11-0046-03
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商务和度假旅客在交通方式上改变观念,选择飞机出行势必带动民航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正处于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伟大转变过程中。航空产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航务服务人才,航空服务专业也迎来的良好的发展势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重大战略判断不仅仅关系经济问题,还是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全方位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着力点。研究新常态下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策略,对高职教育适应新常态人才培养新要求,对提升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品质,丰富航空服务职业能力培养理论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新常态下高职航空服务专业内涵
在经济社会新常态背景下,民航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助推作用越来越显著。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民航服务领域的管理手段和方式将直接与国际接轨,同时,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要求更高。民航领域许多服务岗位的工作语言环境对从业人员英语水平要求高,从业资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大多数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对应岗位的执业资格才能从事相关领域工作。这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新形势下,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主要面向国内外各大航空公司、民用通用机场、各类型航空服务企业或(代理)及相关的航空旅游服务企业的生产、服务、建设与管理第一线,培养具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英语听说能力及较强的民航旅客服务实际操作能力等;有较高的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从事机上旅客服务、民航售票、值机、候机引导和VIP接待等机场地面服务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基础;具备优良专业技能与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新常态下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内涵
(一)职业基础能力
职业基础能力是服务类职业活动必须具备的通用能力,包括良好的语言表达、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人际沟通交流能力、逻辑判断和道德自律能力、职业责任与社会诚信意识等。[1]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普通话训练、专业英语、专业形体训练、职业形象设计和民航基础知识,等等。
(二)岗位核心能力
专业能力是适应航空服务岗位群要求,并适应新常态发展、岗位变化必须具备的能力。航空服务专业的就业岗位群主要集中航空公司、机场等各类航空服务企业生产、服务、建设与管理第一线。以地面服务岗位为例,其岗位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地面服务业务处理能力、出色的客户沟通能力和礼仪素质、良好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等。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民航服务英语口语、民航服务心理学、客运销售、安检基础、民航旅客运输、值机票务实训、职业形象设计和服务礼仪,等等。
(三)职业拓展能力
职业拓展能力是航空服务人员面向未来职业生涯拓展应具备的能力,如创新创业能力、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挖掘服务拓展价值的能力。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手语、机场运营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创新创业实务,等等。
以航空服务专业机场地面服务方向为例,其职业能力体系包括:(1)具有机场地面服务岗位应有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2)能使用各种代码进行日常业务工作;能操作离港系统;(3)具有从事航空地面服務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初步具有空港紧急情况处置能力;(4)能操作民航计算机订座系统;(5)能正确处理退票、签转、更改等各种客票变更业务;(6)在服务岗位具有较强沟通协调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三、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策略
(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全方位实践教学平台
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更是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品质提升的关键。在航空服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中,综合设置行业社会调研、企业认识实习、专项技能实训、综合技能训练和情境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实训项目,全方位提升学生职业能力。行业社会调研、企业认识实习环节能让学生形成对民用航空服务业的感性认识,确立大学阶段自身能力提升的标杆;专项技能实训、综合技能训练紧密与学生岗位技能取证对接,如开设的售票值机实训项目就与客票销售代理人、BSP操作员等执业证书培訓保持一致。而通过情境模拟演练等有关岗位真实情境与工作过程问题解决相关的实训项目,拓展学生的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拓展能力。
(二)构建校企深度合作职业能力提升平台
航空服务专业采取“2+0.5+0.5”等多种弹性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两年主要学习学历教育相关的基础和专业课程,最后一年从暑假起,由学校和企业实施联合培养。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阶段到一线岗位,跟着企业一线专业技术能手学,实习过程由企校专任共同实施指导。学习期间,按照企业用工标准进行考核,做到“真实企业环境”“真实工作任务”“真实职业要求”。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一方面,企业承担学生的技能培养;另一方面,是企业选人用人的关键时期。一般情况,企业对于放单较早、业务能力强、技能过硬的学生,实行就业直通车模式。通过顶岗实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航空服务一线岗位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岗位职责,进一步增强了职业素养,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对接职业标准调整课程内容
确定航空服务专业學生在校阶段可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类别,结合学生岗位准入要求设置课程,以证书的考核内容为依据调整教学内容,突出能力培养的先导性。该专业学生通过三年学习普遍能获取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组织考证并颁发的国内客运销售代理人资格证、BSP操作员,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民航局联合颁发的民航安检员资格证书等行业企业通用的职业资格考试,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通过的学生将被优先推荐实习和就业。[2]
(四)按能力培养规律调整课程考核方式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航空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注重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考核过程更加注重职业意识的培养和岗位能力提升。在围绕岗位能力提升设计考核体系的同时,学生培养也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核,注重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另外,根據顶岗实训的课程特点,课程的考核以企业考核为主,带队教师考核为辅的方式进行。
四、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保障体系
(一)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作用
聘请企业专家、岗位能手和职教同行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为全面职业能力培养搭建最广泛的指导平台。委员会专家对航空服务专业未来发展规划、校企合作实习实训机制和条件建设等问题展开讨论并达成共识,为未来人才培养规格、专业服务定位、课程改革目标和方向、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提供指导作用。使航空服务职业能力培养能紧跟时代步伐,建立校企联合互陪的长效合作机制。
(二)师资队伍专兼结合,建设“双师”教学团队
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对专业教师专业能力要求很高。需重视专业骨干教师培养,安排教师参加轮岗企业培训顶岗或进修,鼓励教师获得专业技能职业资格证书,致力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建设一批能力突出的专兼结合师资队伍,通过校企合作,聘请企业服务一线岗位的能工巧匠为学生授课,定期或不定期要求企业专家开专题讲座。
(三)继续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实践技能培养提供支撑
实习实训基地对于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全面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航空服务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需建设一大批专业性强、设施设备先进的安检、模拟客舱和订座值机软件实训室,并综合配套建设中英文语音、广播词训练、形体训练室、健身、体能和化妆等基础实训室,为学生构建真实的职业岗位学习情境,为实践技能培养提供有力保障。需推动与机场、航空公司深度合作,开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充分满足学生岗位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要。[3]
(四)积极开展和参与国内外岗位技能竞赛,检验能力培养效果
职业技能竞赛是检验职业教育培养品质的重要平台。技能竞赛设计多是围绕职业能力确定竞赛内容,按照岗位的实际设定竞赛项目,侧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专业课程体系需充分覆盖岗位技能培训标准,参与竞赛,检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 彭光雄,潘勇.综合职业能力导向下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33):126-128.
[2] 龚兰芳.综合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改革探讨[J].继续教育,2010(12):30-32.
[3] 吴鹃.基于能力导向的高职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价值工程,2015(3):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