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与对策:“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

2017-05-30 01:42郑志林
高教学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挑战互联网+互联网

郑志林

摘 要:高校辅导员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稳定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随着“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高校辅导员工作引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为了增强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性,创新高校辅导员工作方式,必须寻求互联网技术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契合点,使高校辅导员工作能进一步适应“互联网+”国家战略背景下的环境变化,提高其服务育人的水平,更好地教育引导大学生成为新时代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9-0164-03

Abstract: The work of college counselor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it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the rise of the Internet as a national strategy, college counselors' work brings new opportunities of development, though faced with new problems and new challenge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counselors' work and innovate the working way for them, we must seek the combination poi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the work of college counselors, making them further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et plus" national strategy, improve the service-oriented education, and better educate and guide the students to become qualified talents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internet plus"; college counselors; innovation; challenge; counter-measures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生产生活水平,也深刻地影响着教育观念和教育管理的变化。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大学生日常事务、立德树人和全面育人的根本任务,肩负着高校稳定和发展的重任,影响着高校培养学生的质量。那么,在新环境下,如何创新高校辅导员工作,如何借助互联网完成立德树人、全面育人的根本任务,成为当前高校辅导员面临的紧迫而重大的任务。

一、推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必要性

从“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各行业都引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互联网因具有开放程度高、影响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等特点,深受大学生喜爱,也给高校辅导员工作提供了新的工作平台和环境。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中,共享资源多样庞杂、内容真实不确定性、信息安全的可靠性、以及自由开放的无限制性,使得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和引导难度加大。因此,高校辅导员找到互联网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契合点,适应“互联网+”国家战略背景下的环境变化,提高辅导员工作管理服务育人水平,更好地教育引导大学生成为新时代合格人才,变得尤为迫切重要。

自上世纪末,互联网进入中国,经过20余年发展,已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7.31亿,互联网普及达到53.2%,其中20~29岁年龄段人群占比30.1%,学生群体占比25.2%。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为使用互联网的重要群体,高校辅导员工作已引来了烙着鲜明互联网时代印记的新一代大学生。同时,2015年7月,国务院引发《国务院關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推动开展学历教育在校教育资源共享,推广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网络学习模式,探索建立网络学习学分认定与学分转换等制度,加快推动高等教育服务模式变革。[1]推动高校辅导员工作融入“互联网+”生态环境,创新其工作方式,将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也将有利于推动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管理服务信息化。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深受互联网影响,并日益突出地表现在生活学习过程中,互联网成为他们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辅导员面对大学生,日益暴露出一些新问题,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有效持续开展产生着深刻影响。

首先,高校辅导员工作服务与需求矛盾突出。“互联网+”背景下最核心的思维方式是以用户为中心,注重主动把握用户需求,围绕用户的体验开展活动。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大学生作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服务对象,作为教育服务的消费者,在其本身利益的驱动下,对学生工作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传统的高校辅导员服务,注重固定性流程化操作,偏重具体行政性事务管理,涉及内容庞杂而广泛。同时,高校辅导员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学生管理者,存在人员配置缺陷。学生数量超出高校辅导员管理能力范围,上百名大学生由一名辅导员管理,这就很难避免高校辅导员管理的粗枝大叶后果。事实上,造成高校辅导员极少有精力和时间开展点对点高质量学生服务的困窘。

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工具快速抢占学生学习生活领域,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前所未有。他们对互联网的了解和使用具有天然优势,其中大多数学生从生下来就开始接触互联网,深受其影响,可谓不折不扣的“互联网原住民”。他们乐于通过互联网工具进行服务对话,愿意借助互联网探索解决日常学习生活问题。除非不得已,学生才会付诸行动,主动寻求辅导员的帮助和服务。事实上,当前大多数高校辅导员所进行的服务以被动为主,止于上传下达,以辅助学生考试过关为目标,缺乏依据学生切实需要的主动服务。进而开展学生活动时,仅停留在搭建平台,走好形式,过多关注学生参与率,而不深入探究学生活动产生实际效果,更不顾及活动对学生产生的教育质量。大多数学生的真实需求被过多的形式活动掩盖和压抑,造成学生真实需求得不到释放,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被忽视。然而,在互联网生态环境中,学生层面的这种原有被动局面被打破,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原有的供需关系受到新环境挑战。

其次,高校辅导员工作主客体价值取向异化。在传统社会关系中,教师作为知识传播者,对知识的输出享有绝对权威,学生对教师抱有绝对信任,师生关系相对稳定。学生从教师处获取知识,并尊重教师的知识传授,成为一种惯性。但是,进入“互联网+”时代,这种传统社会关系逐渐发生变化,引起师生价值取向的异化。首先表现在,教育的绝对权威受到冲击,师生关系趋向动态。当代大学生熟知互联网,并依赖互联网学习生活,学生从互联网中获取优质学习资源,成为一种常态。相同时间内,学生从互联网中获取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超过教师课堂所传授知识。而且,教师口头讲授知识的正确性和新颖性,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去验证。那么,是否还要固守原有教育的绝对权威和固化的师生关系?已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棘手问题。高校辅导员,作为教师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背景下,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一方面,学生对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有更加全面的对比评价途径。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互联网表达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看法更加便捷,这使得高校辅导员服务被推到了互联网舆情关注的风尖浪口。从根本上讲,高校辅导员所面临的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师生价值取向的偏差。当代大学生,受互联网思维影响,思想上追求独立开放,行为上内敛封闭,不喜欢受约束,勇于挑战权威,对规则持有怀疑,敢于创新,彰显个性。然而,高校辅导员工作本身有严肃性、程序化和统一性,以及高校辅导员固化的教师价值取向、浅显的互联网认识,难以短时间包容学生的个性发展。

最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育人功能在弱化。《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定位“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从中,我们不难发现,高校辅导员身上肩负着重要的育人功能。突显育人功能,不在于考量书本知识掌握的多少。教育不仅是先验知识的传授与接收,也不仅是直接从实践中获取知识。而是,将先验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检验从书本中学来的先验知识,再把符合需要的知识运用到自身实际生活中指导实践。如此往复,才能正真掌握和利用书本知识,也才能真正体现教育育人的效果。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理念,就是在为学生搭建知识实践平台,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高校辅导员工作中来,锻炼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然而,互联网时代下,数量庞大的先验知识被人们共享到网络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为便捷。但是,这仅仅只是知识的获取。而且,这种快餐式获取知识给学生带来的快感,足以让学生忽视最为重要的“知识的运用”环节。毛泽东同志说,“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教育过程中,如果没有知识的应用和实践,难以产生实际教育效果。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輔导员工作创新的策略选择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面对的学生和环境较以往有根本性变化,这既给高校辅导员带来全新挑战,也给提供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完善高校辅导员工作服务育人功能带来难得契机。

第一,要更新学生工作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高校辅导员工作持续良性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科学的学生工作观念是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保证。高校辅导员工作观念的科学与否决定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成效,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为核心,始终把解决学生发展问题作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激发学生自觉能动性,真正促进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首先,要进行角色转换,高校辅导员要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站在学生角度,多换位思考,多做调查研究,利用互联网打通服务与需求渠道,实现上传下达互联,推进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时高效运转。其次,要完善学生工作效力作用指标体系,通过建立大学生在校成长数据库,分析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因子,形成效力作用量化指标,进而采用数据化结构分析改善学生工作。再次,高校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工具,加强主动学习、终身学习能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与时俱进,缩小与新时代大学生差距。同时,在把握“互联网+”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把握学情变化,更加注重切合实际地创新学生工作服务,保证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持续良性健康发展。

第二,要创新学生工作方式,借助互联网增强高校辅导员工作针对性和时效性。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学生工作方式是增强高校辅导员工作时效性的重要途径。首先,实施学生工作无纸化操作。引入“互联网+学生工作”理念,建立学生工作管理服务平台,设置学生工作常态服务项目,增添学生需求申报通道,增设学生在校表现电子档案,完整真实记录学生在校活动规律、获奖状况、学业表现等信息,预设查询和提醒功能,让学生实时自助掌握自身在校学习生活状态,并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及时修正不良倾向。同时,也为学生工作群体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以便增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其次,高校辅导员开通个人工作微信公众号。一方面将推送最新时政方针、科学学习方法、党的理论政策、优秀大学生事迹、班级班务公开等内容常态化,另一方面定期发布班级特色活动,如班集体凝聚力建设展示、给优秀班委干部点赞、有话对老师说、表白墙、成绩查询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改善学生工作环境,占据学生工作网络舆情主动,形成师生共建的和谐网络氛围,促进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亲近学生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方式。另外,在学生工作开展过程中,强化班级内部建设,打造班集体核心文化和向心力,开展“先进带动后进”“高年级带动低年级”等活动,在大学生中营造出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良好环境。

最后,要塑造育人功能,搭建优质课外学生实践平台,增强高校辅导员工作人才培养能力。在“互联网+”背景下,塑造学生工作育人功能是增强高校辅导员工作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举措。高校辅导员,既有服务大学生校园行政事务的职责,也有极为重要的教育培养学生成长成才要求。在完善学生工作行政事务服务的基础上,强化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功能,是“互联网+”背景下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因此,首先我们要重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育人功能,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工作对学生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要正确对待高校辅导员组织开展的各项课外活动。学校各级领导和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提供便利,真正地把学生课外活动打造成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二课堂。同时,充分结合“互联网+”时代特征,着力挖掘符合当代大学生兴趣的课外活动,全力覆盖每一位大学生个性爱好,释放学生天性,真切地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搭建起学生课外实践平台,培育出符合新时代社会各领域需求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多样性人才。再次,要将学生工作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在专业知识考评的过程中,增加学生工作素质考评内容,全方位考量学生专业技能和素质能力,综合考察学生专业学习和素质能力提升过程,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真正将“人才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3]落实到位,努力实现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地位一致,充分发挥出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N].新华社,2015-07-04.

[2]朱乐平.异化与重构:“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师生关系[J].重庆高教研究,2017(01):39-42.

[3]刘礼明.21世纪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机遇、挑战与应答[J].高教探索,2005(06):88-91.

[4]姜帅.简析互联网思维下的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J].高教学刊,2016(24):158-159.

[5]梁蓉.网络新媒体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探索[J].高教学刊,2015(18):147-148.

[6]卢敏.浅谈高校辅导员服务育人工作[J].高教学刊,2015(14):151-152.

[7]張瑾.自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7(10):120-121.

猜你喜欢
挑战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