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及有效的发展对策探讨

2017-05-30 01:42刘颖王浩丞
高教学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建设现状发展对策

刘颖 王浩丞

摘 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模式已被诸多高校广泛的运用,我国的教育模式也逐渐迈向信息化。虽然如此,但是在微课模式应用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的问题,例如高校对于微课模式的定位出现偏差等,因此教育部门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整改。文章通过对目前高校微课的建设現状的论述,为促进其发展提出策略。

关键词:高校微课;建设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6-0069-0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cro teaching model has been used widely in many of China's education mode gradually towards informationization. In spite of this,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applying micro-class mode,such as positioning deviation of the micro lesson mode in the universities. Therefore,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must intensify rectification.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icro class, the paper proposed the strategy to promote its development.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icro class; construction statu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我国大力推崇信息化教育,作为我国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其发展催生了微课课堂,成为我国高校教育的新模式,已得到广泛应用。为促进微课模式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高校以及教育部门必须加大力度对其进行调整与改进,只有如此才能为高校学生创造出更为丰富的学习手段,营造出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关于微课的相关概述

“微课”一词最早由欧美国家提出,最近几年传入我国。经过了几年的发展,教育部门的专家对其定义进行了具体的概括,所谓的微课即是指教师通过信息化手段将教学内容以视频等形式展现出来,学生通过某种信息化手段对视频内容进行学习,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协作,共同完成作业答疑的新型教学模式。微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构建理论知识基础,运用信息化技术对教学视频进行录制、并且指导学生进行网络自学以及个性化的学习等,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一种突破。微课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特点:首先,教学模式发生转变。通过微课模式的建立,打破了传统模式以教代学、硬性灌输知识的旧模式,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新型模式。其次,教师角色发生转变。传统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而通过微课模式的建立,教师逐渐转变为引导者,根据学生的相关要求与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并对课堂活动进行组织。再次,学生角色发生变化。传统模式下,教师历来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单纯的接受知识,而通过微课模式的建立,学生逐渐转变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通过在课前的预习,学生将问题反馈给教师,由教师进行解惑,使学生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了教学质量。

二、对高校微课资源建设的分析

(一)高校微课资源建设的“量”的分析

第一,微课作品量分析。目前高校微课资源的建设主要通过微课比赛来进行,通过比赛,使得高校将微课建设视为信息化学习的助推剂,对教师进行充分动员,激发其参与比赛的热情。在第一届比赛中,由于经验的落后,加之比赛准备的并未十分充分,本科院校的有效参赛作品为7459件,高职院校的有效参赛作品为3955件。在汲取经验教训后,第二届比赛中,不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其有效参赛作品的数量大为增加,并且获奖作品的数量也极大的增多。由此便足以看出本科院校或者高职院校的教师已经加深了对微课教学的重视程度,为微课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二,微课作品学科分布分析。在第一届比赛的基础上,第二届微课比赛增加了两个学科分类,虽参赛人数并未有太大变化,但是获奖作品的数量却大为增加。就整体而言,旅游大类的获奖作品数量较大,而史学与土建学较低。就具体的学科而言,医药卫学、农学、经济学与电子信息等学科的获奖作品数量增长,而交通运输类、艺术类等获奖作品数量下降。对于获奖数量上升的学科而言,微课模式的技巧已被其大力的应用,而下降的学科则还需不断加强探索。

第三,微课网络互动分析。对网络互动情况的分析已逐渐成为微课评价的重要内容,其主要评价指标则是通过点击次数、分享次数与评论次数。通过不断完善发展,第二届微课比赛的无效互动率极大降低,刷票现象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然而我们也必须对问题进行清醒的认识,即网络互动仍然不平衡,其中最为主要的则是网络的点评与作品的获奖无关。根据相关人员的统计,第二届微课比赛后对于微课作品的评论高达4500次,有部分作品却并非是获奖作品。

第四,微课建设的对象分析。纵观目前的两届微课比赛,女教师占据多数席位,年龄则多集中在35-40岁之间,其职称主要为讲师。之所以如此,正是由于该年龄段的教师对于信息化具有迫切的追求,并且其微课教学资源的制作水平较高,因此成为微课建设的主体力量。最为重要的是,此类教师的获奖作品数量在逐渐上升,为微课建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二)高校微课资源建设的“质”的分析

第一,对微课选题方面的分析。在微课比赛的评价指标中,选题价值成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不仅能够将微课短小精悍的特色充分体现,更能够将重点与难点内容进行展示,真正对学生起到教育的作用。然而通过对微课比赛作品的分析发现,优秀的选题作品仅仅是冰山一角,并且选题过于分散,缺少关联性。除此之外,在进行微课制作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并且从前期制作到后期维护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足以体现出选题的重要性。

第二,对微课内容设计方面的分析。经过相关统计人员的统计,虽然95%以上的参赛作品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然而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学策略的制定却未给予重视。例如,将近35%的微课作品对微课认知存在问题,接近30%的微课作品忽视了教学活动的安排,甚至未对学习者的差异进行关注。正是源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微课的参赛作品缺乏高质量,对于微课建设未起到推动作用。

三、我国目前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

(一)高校缺乏深度的微课建设认识

目前虽然我国诸多高校开设了微课教育,并进行广泛的推广,其主要目的在于响应国家的新课改号召。正是由于此种局面的存在,使得高校对于微课模式的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深度,进而导致在实际的微课教学中教师较难对微课资源的重要性进行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微课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得微课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不仅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无法提升微课的教学质量,难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建设。

(二)微课教学的实际应用效果较差

虽然诸多高校已开设了微课教学,然而有众多的教师对微课教学仍然存在着质疑,甚至并未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学模式。由于微课教学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教师的教学技能未获得全面提升,虽然教师根据高校现有资源开展微课教学,然而微课教师队伍却十分弱小,人数较低,使得高校对于微课教学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的效果不佳。

(三)缺乏应用的微课利用平台

随着诸多高校利用信息化手段,校园教学平台已逐步建立,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然而仍有部分高校无法对教学平台进行有效利用,使得资源的共享率较低,导致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质量高低不一,加之微课教育资源有限,严重阻碍了高校的微课建设。

四、加强高校微课建设的策略

第一,加深高校对于微课建设的重视。信息化的高度发展,微课教学模式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微课教学模式的出现,实现了学生的移动学习与碎片化学习,有力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了与时俱进的知识结构。对于微课教学,每个人拥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利用微课教学较难对知识点进行清楚的讲解,有人则认为利用微课教学极大的教学手段,有力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难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无论何种看法,对于高校自身而言,若想在信息化环境下加强自身的建设,必须提升对微课教学模式的重视,大力引进微课教学资源,为教师与学生创造良好的微课教学与学习模式,提升高校的教学水平。

第二,对微课进行合理的规划,确保其有效的实施。在进行微课建设过程中,高校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首先,作为高校的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带头进行微课的建设,以此来激励其他的部门进行配合,运用多方面的力量,对微课建设进行合理统一的规划,为微课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使微课按照计划进行建设。其次,高校在进行微课建设中,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进行系统的筹划,注重微课建设的质量。在微课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应极大力度利用新技术,为微课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再次,高校在进行微课的建设中,必须严格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做到有法可依,以此确保微课建设的规范化进行。最后,高校在进行微课建设中必须注重与其它学科进行融合,充分利用不同学科的功能,为微课的建设提供动力,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微课资源学习小组,对国家的政策进行深入的解读,通过对政策的最佳利用,促进微课建设的顺利开展。

第三,构建微课教学资源应用平台,实现微课教学资源的共享。若单纯的依靠微课教学比赛平台,微课建设必然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为此必须加强微课教学实践应用平台的建设,以此来促进微课教学资源的共享。在建设微课实践应用平台的过程中,教育部门应选取一所学校作为建设的中心点,向周边进行扩散,形成辐射圈,构建大型的微课教学实践应用平台,范围内的高校可进行合作,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根据慕课的教学要求,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组织微课教学成员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讨论,后通过论坛、微博等工具在平台上进行发布,学生通过学习提出相应的问题,并反馈给教师,教师进行解答,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主体地位已发生转变,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現了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因此高校必须加强网络平台的建设,努力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第四,整合多方力量,采用多种模式进行微课建设。微课建设通常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例如教学的涉及、教学的策略、内容与技术水平等,因此不仅需要教师队伍的参与,更需要行政主管团队的配合。在微课教学模式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可对原有的微课教学资源进行筛选,并对部分内容进行整理创新,以此满足教师与学生的需求,采取此种做法虽然可加快微课的建设速度,但是微课资源的整体质量却无法得到保证,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为改善此种情况,高校可根据微课建设的要求,对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进行重新的拟定,并对教学素材进行合理的处理,使其与教学重点相吻合,不仅充分发挥出微课教学优势,同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第五,实现专业化的学科微课。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得知,目前我国众多高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并未具备完善的微课教学资源,各学科也并未具备有效的微课模式。为解决此种问题,高校应大力加强不同学科的微课资源建设,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完备的微课资源服务,提升微课建设的水平与质量。

第六,教师应做好课前安排工作。教师在课前应对学生进行任务的布置,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了解,并通过计算机等设备对学习资源进行查找,为完成任务提供帮助。同时教师还可通过微信与QQ等手段,将教学内容进行发布,在线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则是教师对于教学视频的制作。在视频制作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微课视频不宜过长,并且需要做好分段,教师通过对分段的深入讲解加强学生的记忆。其次,在制作教学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应将教学重点与问题进行结合,通过对学生的提问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提升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再次,在视频中做好内容注解工作。对于某些重点、抽象的知识,教师应对其进行讲解标注,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最后,教师应对讲课语速进行合理控制。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必须控制语速,只有恰当的语速才能使学生做好视频的观看,进行有效的内容注释,提升课堂的教学兴趣。

第七,完善课堂教学过程。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以此来检测其课前预习的效果。其次,教师需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在课前的预习情况提出相应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对知识内容进行深入的讲解,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再次,在讲解内容结束后,教师还必须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思维开拓能力。同时教师还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探讨,各抒己见。

五、进行微课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师对问题进行解答,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得不同的学习观点在微课教学平台中得以分享与交流,增强了微课教学的价值性。第二,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增强自控能力。通过微课教学模式的深入,学生的每一次学习都有明确的目标作为指引,无需教师过多的监督,并且学生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安排,对于未掌握的知识可反复观看教学视频,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激发其学习兴趣,丰富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手段。

六、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微课教学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为提升微课建设的质量,高校必须对教师进行培训,同时应对各方力量进行整合,建立相应的教学模式平台,只有如此才能为微课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提升高校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5-13.

[2]李翠兰,张晋京.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6(16):180-181.

[3]周国良.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6(29):58-60.

[4]薛惜晨.关于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浅谈[J].科研,2016(8):00059-00059.

[5]李娟.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0):45-45.

[6]祖炬雄,万能,祖智涛.高职微课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8):24-26.

[7]吴悦.高校微课资源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9(6):46-47.

[8]陈思,赵艳莉.浅析国内高校微课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7(5):154-154.

猜你喜欢
建设现状发展对策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的实践应用探析
经管类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与共享探索
新余蜜桔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LED照明系统研究
沈阳高新技术产业“产学研”互动创新体系建设现状研究
当前普通高中体育师资队伍状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