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的跨专业协同教学模式改革

2017-05-30 10:48刘琳
高教学刊 2017年16期

刘琳

摘 要:创新型人才成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迫切需要。文章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以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为导向,结合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课程学科交叉和实践性强特点,针对现行教学实践中所存在问题,提出跨专业协同教学模式——DCCS模型。通过改革课程设置,营造跨专业“双生同堂”环境,变跨学科知识结构差异为学习驱动力,学习者在解决认知冲突的同时,完成自身知识架构的重建,产生教学协同效应。

关键词:创新导向;跨专业协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6-0028-04

Abstract: Innovation has been the urgent need for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enterprises. Basing on constructivism theory and the innovation-orientated dire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practice of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enterprises. A trans-disciplinary synergy teaching model - DCCS is proposed. We manage to reform the courses setting, and establish a special teaching environment with students from two different majors taking part in the class simultaneous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disciplinary will stimulate the cognitive conflicts significantly. In the process of solving the conflicts, the learners reconstruct their inner knowledge system. The synergetic effects come out.

Keywords: innovation oriented; trans-disciplinary synergism;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enterprises

在互联网加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地位被提升到战略层面。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最大限度发挥知识产权的价值,促进技术创新,需要更加有效地开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工作。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升级,尤其是对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由此对我国高校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建构主义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适用性

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于20世纪80年代组建形成,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代表人物包括皮亚杰、维果斯基、布鲁纳和奥苏伯尔等认知发展领域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1]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不可替代性。[2]建构主义十分关注以原有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自建构主义理论进入我国教育领域以来,众多学者开展积极探索,对学生学习和师者教学实践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3-5]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新时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6-8]

(一)满足复合型人才内涵的需要

复合型人才应具备跨学科多领域的知识构成。不同学科领域发展各有其规律,经过多年积累,形成特有的知识结构。无论是从单一领域向其他领域延伸,还是在两个以上领域同时拓展,学习者在不同学科知识体系之间交叉牵连,不可避免存在认知上的冲突。对待同一事物,站在不同立场来考察,出现理解上的分歧,需要跨领域的学习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答案或者途径以化解矛盾。同时,学习者对多领域知识的内容和相互关系,形成自身内在的认知结构。建构主义理论与复合型人才内涵自然契合。

(二)创新对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

目前,创新内涵已经从单纯技术创新,转向模式创新为重心。模式创新的核心在于机制改变,是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或者市场竞争力的机制创新。科学技术发展至今,各学科知识空前丰富和深入,单一领域的技术进步节奏显著放缓。但同时,各领域科技成果在应用于现实为社会创造福利方面,明显落后。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需求升级,能满足人民实际需要的产品本身异常复杂,但使用却日趋简单。创新活动不仅需要跨学科实现技术整合,还需要技术研究与市场开发多领域对接,才能实现创新成果的价值。建构主义学习模式,强调通过实践完成知识技能的内化过程,跨学科的综合应用能力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条件。

(三)网络时代的知识特征

网络时代改变了知识的特征,社会各领域发展突飞猛进,新知识的出现分布离散,并且有效期非常短暂。由此,社会主体都必须始终保持学习状态,随时适应外部信息冲击和调整内在知识结构。网络时代的信息洪流,促使学习者不断接收非结构化的知识碎片,进行信息筛选、建立联系和内化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得以全面呈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符合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的需要。[9]同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有效运用,需要在网络时代全新的学习情境下,结合课程特色、学生基础和师资条件等因素,才能達到预期目标。

二、跨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建构主义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跨专业领域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然而也遇到诸多问题,后续发展面临瓶颈。[10-12]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课程为例,从三个方面探讨当前跨专业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科内知识结构同质化

高校常见的课程设置划分公选课、专业选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三类。除了公选课在全校范围内学生自由选择外,专业选修课和专业必修课都面向特定专业开设。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课程,是知识产权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管理学专业选修课。现有课程设置体系决定,不同专业学生之间没有交叉。同一课堂的学生来自同一专业,知识结构相似度高,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固化的思维惯性普遍存在。同质性知识结构,形成趋同的思维定势。当同质化思维集中在单调环境下,思维定势被进一步强化,思维禁锢更加难以打破。

如果学习者从外部接收信息后,继续依赖原有认知途径,只能在已有知识体系上作添枝加叶,没有结构上的改变。学习是学习者不断适应外界变化调整内在认知的过程。当学习活动未能引起内部认知结构的变革与重造,学习过程被认为是低效的,也无法催生真正有效的创新。

(二)单边驱动难以跨越学科间认知差异

不同专业渊源及发展历程各异,彼此之间存在显著认识差异。管理学和法学同属社会科学,在价值理念方面具有共通性,即在公平与效率这对价值目标之间寻求均衡,但二者侧重区别明显。在法学价值体系中,公平是首选的价值目标。在管理学理论中,毫无疑问是效率至上。管理学是经验性科学,强调实践和权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已有知识只能反映客观世界规律的一部分,与时俱进是保持管理学科生命力所应该持有的态度。法学属于规范性科学,相比管理学主要研究管理决策行为,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律制度本身。法律制度对一切管理行为存在制约作用。管理实践是法学研究的重要资源,法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法律制度,成为开展管理学研究的具体情境和背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则是在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下,寻求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案和实施途径。

按照专业开设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课程,学生知识结构集中在法学或者管理学单边领域。为了在两个学科之间建立关联,学习者需要明确二者区别,这是实现学科知识融合的前提。然而,犹如实验研究缺少对比组,目标领域专业知识的内容和结构,只能依靠教师来呈现。教师面对学生群体,明显势单力薄,不足以引导学生认知发生质的改变。学生凭借原有专业领域学习惯性产生驱动,向目标领域靠拢,这种单边驱动模式,存在方向模糊和目标不清的问题。跨越学科认知障碍,缺少关键动因——来自目标领域的定位和牵引。如果在法学和管理学两个领域,分别设置势力相当的专业力量,建立起双边连接,通过构建课堂情境激发双方共同努力,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双边驱动,能够在两个学科之间,实现知识体系的快速融合。

(三)跨学科课堂环境建设明显不足

网络时代知识体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传统地位日渐弱化。作为跨专业课程的授课教师,难以在每个领域做到全面专业。期待授课教师掌握全部信息与所需知识,既不现实且无必要。在跨专业协同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发生改变。在学生主导知识建构过程,教师发挥着引导者和协助者的作用。其中,创设更适合学生知识构建的课堂环境,是教师的关键任务。

按照建构主义理念创设的课堂环境中,需要教师精心引导和学生积极参与。学生本身是构成课堂环境的核心要素,学生参与课堂环境建设,是建构主义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内容。教师通过课程设计,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目标设定、活动流程设置、学习环境控制以及学习效果评价中来。在此之前,教师必须创造条件,将双方专业的学生放在同一个教学平台上,是建设良好课堂环境的基础。基于此,本文提出跨专业协同教学模式,为培养创新型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实践提供参考。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跨专业协同教学模式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实际问题出发,以异质学员构成的小组为学习单元,在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充分暴露不同学科间的认知差异,形成冲突。通过交叉互动与协同合作,在跨越专业鸿沟的同时,完成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学习成果不仅在小组内共享,组织交流实现小组间分享与完善。由此构造“差异—冲突—协同—共享”的教学模型,简称DCSS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DCSS跨专业协同教学模式

(一)差异(Difference)

教师首要职责是打造跨专业学习平台,有目的有意识地将不同学科的学生放在同一平台之上,形成“双生同堂”环境,是跨专业教学的基础。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知识体系异质明显,这种差异是跨专业学习平台不可或缺的初始特征。通过充分暴露不同专业学生之间在知识结构和存量之间的差异,产生驱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势能,与构建主义学习理念相契合。构建和呈现跨专业学生之间的差异,具有以下三方面作用:知识结构存在差异,是跨专业学习双方产生认知冲突的前提;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存在异质性资源,为协同效应的形成提供外在有利环境;当差异存在时,才有资源开放和共享的必要,将跨专业学习平台营造为开放式共享空间。

(二)冲突(Conflict)

认知冲突是指认知主体已有认知结构与新情境之间出现相容障碍,或不同认知主体对某一问题存在不同理解的现象。认知冲突使认知主体处于认知失衡状态的心理状态,为消除这种紧张感,主体产生强烈的探索未知的意愿,积极采取学习行动努力达到新的认知平衡。

存在差异是认知冲突形成的必要条件,冲突出现是满足一定条件下被激发的动态过程。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过早或者直接将认知冲突呈送给学生,学生欠缺主动发现矛盾和提出问题的过程,无法切身体会冲突形成,也就难以理解不同认知结构对解决方案的影响。因此,教师应作为学生遭遇问题机会的创造者,学生则是冲突的发现者、体验者和解决者。教师通过要求跨专业学生共同解决具体问题,设置各类认知冲突出现的契机,促使学生自主发现冲突,形成相互牵引态势跨越知識体系障碍。

(三)协同(Synergism)

当旧结构遭遇新情境因素的冲击,变得不再稳定,各方面力之间相互作用,系统从旧状态发展为能够适应新情境的新组态,这个过程称为协同。系统内结构元素之间通过协作配合形成拉动效应,推动原本存在不协调因素的双方或者多方,朝着相互增益和整体加强的方向发展。协同作用能够使看似完全不同的学科之间增进相互了解,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的结果。如果在系统内部,部分资源可以被无成本地同时作用于系统其他部分时,协同效应产生。相对实体资源,系统内隐性资源的充分利用更适于协同效应的实现。知识正是典型的隐性资源,天生具有共享增值性。跨专业的协同学习系统,可以通过知识共享和交互协作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法或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合作推动问题解决,相互选择吸取对方领域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原有知识体系架构不断适应重建。

(四)共享(share)

在网络背景下,不同认知主体之间开放共享知識资源,成为必需。共享是网络情境下学习过程的新常态,包括信息共享、过程共享和成果共享三方面。信息共享是实现协同效应的前提条件,知识共享范围越广,产生价值越大,任何参与者从中获取的价值都正向增长。知识提供者贡献知识不会失去对知识的掌控,反而会因为共享交流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为共同解决问题,分工协作,互动交流,学习过程共享,包括外在信息与知识的内化、加工、改造、输出和反馈等环节。随着问题结束或解决,主体知识框架完成重建,个体达到新的平衡。在共享平台范围内开放学习成果,分享学习经验,相互比较和借鉴,学习效果得以巩固和提高。

四、跨专业协同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基于建构主义,采用跨专业协同教学模式开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课程的教学活动,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途径来推进实施,如图2所示。

图2 跨专业协同教学模式实施路径

(一)双生同堂的课程设置

创设跨专业学习平台是实施协同教学模式的前提。改革当前高校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呈专业割据的现状,允许课程跨专业设置,使知识结构异质学生聚集学习成为可能。学生间不同认知观念和思维方式,是学习活动中产生协同效应的原动力。双生同堂的教学设置,尤其适用于交叉学科领域的专业课程。双生同堂为不同特质学生提供了知识和观念发生碰撞的机会,交流的过程是提高的过程,比较的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双生同堂使得不同专业学生有机会跳出原来由内向外的认知视野,学着从外往内更全面地认识自我,在知识网络中看清自身定位,了解自身知识结构欠缺之处,明确当前学习行动的努力方向。针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课程跨专业的特点,面向知识产权和管理学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同时开设,差异性显著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提升协同教学效果。

(二)打造实践性课堂环境

教师在打造实践性课堂环境中担当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教师精心选择案例,案例中应涵盖跨学科知识背景,案例本身要贴合企业真实情况,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遭遇现实问题为最佳案例选择。案例准备应保持与时俱进,互联网背景下企业所处的外界环境瞬息万变,案例选择尽可能结合最新发生或者当下热门课题。其次,教师积极营造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挑战各路不同观点,包括理论与现实之间冲突、法规和企业绩效间的矛盾等,设置合理有效的认知冲突解决途径,推动开展对话或者辩论,释放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教师强有力的课堂组织工作是保障。课堂讨论促使思维发散,教师要积极跟进,掌握进展情况,选择合适时机将学生关注的焦点引导回到问题本身,落脚在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上。教师可以预先设置关键性的里程碑问题,指引学生思维方向不出现重大偏离,维护课堂秩序正常发展。

(三)推行小组学习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跨专业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推行小组学习模式,要求学生用协作方式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开展团队式学习,践行开放共享理念,以追求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为目标,提升资源整合的意识和能力。小组内部学习效果依赖成员间的配合协作,要求每位成员主动投入,积极探索认知差异,参与程度越高收获越大。为了顺利实现跨专业协同教学的目标,学习小组成员结构非常关键。其一,在构造学习单元时,由学员按照个人意愿自行组建小组,但教师应确保每组成员都存在显著的专业结构差异。其二,小组成员结构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允许小比例范围内调整更换成员,但应保证学习过程的稳定性。其三,开展小组间的竞技式论辩,是小组内协同学习的重要补充。通过小组学习模式,学生对跨专业领域知识达到融会贯通和灵活应用的效果。

五、跨专业协同教学模式的实践难点及建议

为了顺利开展基于构建主义的跨专业协同教学模式,需要处理好实践中的难点。

(一)教师课堂掌控必须灵活高效

学生主动式学习,必然改变传统模式下教师精确控制教学进度的状况。学生主动积极性越高,参与程度越深,教学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新情况越多,课堂情况越复杂。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应密切跟进每个小组的学习过程,尤其关注对积极性不足的成员进行引导。大多数认知冲突能够通过有效沟通解决,教师应设置合理的冲突解决途径,确保少量矛盾在激化之前进行干预,使认知冲突向利于问题解决的方向发展。教师要善于根据课堂氛围进行情绪调节,鼓励学生开展发散性思维的同时,确保课堂内容主线突出,条理清晰。

(二)教学效果评估

评估跨专业协同模式的教学效果,有着切身体验的教师和学生最有发言权。通过从多个维度对教学过程中师生感知开展调查分析,能够对课程教学进行有效的判断。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从学生参与程度、问题解决能力以及知识体系交叉融合度三个方面展开。学生参与度的评估,采用组内成员互评的方式,通过严格排序确保客观有效。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估则以整个小组为评估单元,采用组间互评的模式,各小组在公开展示成果基础上,接受其他小组置评,开展对质性论辩。学生知识体系交叉融合度的评价,由教师独立开展。教师依据学生课堂平时表现、学生个人学习报告以及个体访谈情况,全面考察学生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优化程度。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课程采用跨专业协同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不断发现差异、形成冲突、协同合作、融通共享的过程中,持续追求外在条件和内在认知之间的动态平衡,实现法学理论和管理学知识的有机融合。为了达成目标,学生成为积极的问题发现者、冲突协调者、体系构建者和理论践行者。教师为学生跨专业学习提供平台、塑造环境、引导控制和评估绩效。改革跨专业课程设置,推进协同教学模式,师生全面调整各自角色与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求证效果,为培养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不断开展新的探索。

参考文献:

[1]Pajares,M. F.. Teachers' beliefs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Cleaning up a messy construct[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92,62(3):307-332.

[2]Haney,J. J.,McArthur,J.. Four case studies of prospective science teachers' beliefs concerning constructivist teaching practices[J].Science Education,2002,86(6):783-802.

[3]方世建,孙累累,方文丽.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创业机会研究经典模型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35(5):2-13,22.

[4]赵明仁,王倩.东方和西方国家教师建构主义教学观念与实践比较研究:基于“教与学国际调查”数据的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5,42(9):71-78.

[5]丁锐,张爽,马云鹏.建构主义课堂环境研究——课程评价与课堂教学改进的有效工具[J].外国教育研究,2013,40(8):94-101.

[6]张海防.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4,9:72-73.

[7]井晓龙.情境建构主义视域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向[J].教育与职业,2015,3:126-128.

[8]冯冈平,赵志鹏,林泽燕.建构主义的嵌入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6,1:13-15.

[9]董奇,国卉男.建构主义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的正当性考究[J].教育理論与实践,2016,36(11):3-5.

[10]文雯,许甜,谢维和.把教育带回来——麦克·扬对社会建构主义的超越与启示[J].教育研究,2016,3:155-159.

[11]王莹,夏建国.论应用技术大学在社会系统中的定位——基于AGIL模型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7:77-80.

[12]袁东敏.高等教育专业综合评价的价值取向和路径选择——基于建构主义评估方法论的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6,157(3):45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