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紫砂“意方壶”的山水刻绘意境

2017-05-30 21:28:32陈依群
江苏陶瓷 2017年2期
关键词:紫砂

陈依群

摘 要 紫砂“意方壶”属于一款方器,壶器的设计主要以直线为主,以曲线为辅。器型整体轴线中正,平衡线匀挺,且富于曲线的变化,表现出轮廓分明、平稳庄重的方壶特点,予人一种干净利落、明快挺秀之感。紫砂“意方壶”的山水刻绘更是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眼光。

关键词 意方壶;紫砂;刻绘

紫砂方器的制作重视点、线、面之间的配合,并产生一种外刚内柔、神采内蕴、中气十足、挺括干净的整体感。在制作这款紫砂“意方壶”(见图1)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作品的整体造型与局部的关系,也考虑了如何运用均衡的线条、协调的艺术手法来刻绘山水画面。此壶尤其注重线、面、块的处理,各部分的安排有序,细节的处理恰当,整体造型呈现出牢固、稳健的特点,隐约透出一种刚劲、挺拔、端庄与大度的气质。壶器搭配的山水刻绘合情合理,也具备了触觉上的舒适感和视觉上的美感。

1 紫砂“意方壶”的造型特点

“意方壶”泥色红润,触摸感细腻,六方器型大方得体、稳重大方,于经典之中见创新。壶身与壶盖也是六方造型,身筒高矮适中,亭亭玉立。壶器的口盖制作处理十分严格,随意转动壶盖,均与壶口严密吻合、丝丝合缝、处处贴切。器型表面看似简单,却做工精细,将方器的精髓之处把握得恰如其分。

2 紫砂“意方壺”山水刻绘的意境

“意方壶”最具有人文价值的是壶器上的山水刻绘装饰。中国的山水画大概要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距今约有一千七八百年的历史。在此之前的山水绘画是混沌的,山水画只是作为人物画之背景,当做实用的军用作战地图之用,这是魏晋南北朝时逐渐自觉的萌芽时期山水画的面貌。到了唐代以后,诗人的吟诗作赋赋予了山水画的意境美。本质上,意境属于人高度想象的一种心理幻境,一个艺术家有其独特的意境,一件作品也有它的独特意境。观众欣赏作品时,可以感受到作品的意境,分享艺术家的意境,甚至可以发挥自己感受到的意境。

山水画既是祖先留给我们最珍贵的遗产,又是民族文化最为深厚的一笔,也成了中华瑰宝中最耀眼的珍珠。紫砂“意方壶”上的山水刻绘正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都在紫砂“意方壶”中得以体现。我们可以从中体味到传统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

3 结 语

紫砂“意方壶”古拙慎重、刚寓于柔,线条收放自如,融通老成。此壶的外型看似简略,实则制造难度很大,方壶方方正正,犹如做人。紫砂“意方壶”折射出中国文人的一种精神与性情,一种对尘俗的超越,其背后蕴藏着内心的独白和具体感受,意境则是最能反映此壶的人文价值。透过此壶的设计,既可以看到刻绘对山水画的坚持和传承,也能够看到山水画在紫砂壶造型基础上的探索及力图用艺术表达壶与自然融合的状态,这正是紫砂与自然山水实现互动、沟通的一种方式,它着力深化了中国的山水意境,也是传统哲学“天人合一”在壶器山水刻绘层面上的具体反映。

参 考 文 献

[1]张伟.“空”——浅析乔琪·奥基弗绘画中的意境美[D].曲阜师范大学.2014

[2]刘晓庆.中国山水画的灵魂-意境之美[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5(01):294

猜你喜欢
紫砂
“紫砂九隽”汇新英
华人时刊(2023年17期)2023-10-24 08:02:12
亦步亦新
——紫砂·九隽”作品选登
创意与设计(2021年5期)2021-11-24 12:56:08
刘少白
艺术品(2020年8期)2020-10-29 02:50:02
简述紫砂作品《规箴》的形态特色
也谈紫砂精品《僧帽壶》的创作构想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收藏界(2019年2期)2019-10-12 08:26:36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论紫砂作品“三足如意套壶”的创作感想
如意的语言——浅述紫砂作品“四方如意壶”的创意构造
画家张宜与紫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