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爱娟
唐家堡村位于延庆区延庆镇东北侧,村域面积1.82平方公里,是个只有178户、378人的小村。近年来,村党支部牢固树立“团结务实、勤政爱民”的服务理念,把发展村级产业、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打造宜居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作为工作的着力点,以党员为骨干,带领全体村民持续奋斗,将唐家堡村建成了美丽和谐的新农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如何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延庆镇唐家堡村党支部书记吴建军说:“只要是对老百姓有好处的事儿,党支部就得往前冲,党员就要敢于挑大梁,不能打退堂鼓!”
引领发展 壮大村级产业
村党支部根据延庆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糖分的蓄积的自然条件,确定发展精品种植业,并成立了金粟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唐家堡村设施葡萄园。
为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村党支部带领党员干部,挨家挨户登门讲解,介绍设施农业的发展规划、市场行情及面临的机遇,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统一思想后,很快完成了全村450亩土地的土地流转工作。
有备而为才能抓住机遇。2014年,借“第十一届世界葡萄大会”的春风,唐家堡村成为第十一届世界葡萄大会育苗基地。世葡会期间,全村共为葡萄博览园提供苗木15万株、盆栽葡萄6000盆、鲜食葡萄15万斤。其中,培育葡萄品种840种,占总量的8成以上,成为第11届世界葡萄大会的供货“大户”。为了增加园区农户收入,村党支部想点子、出实招,带领园区农户到世葡会活动现场摆放展台、展销产品、宣传葡萄品牌。仅世葡会期间,农户们盈利达200余万元。
世葡会结束后,唐家堡村党支部又抓住2019年世界北京园艺博览会在延庆召开的有利契机,调整园区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产业。他们成功申请了北京市園林绿化局的切花红掌项目,引进资金500万元,改建花卉温室33栋,并建立了延庆区首个切花红掌的生产示范基地。
一个个新产业给唐家铺村带来了发展活力。金粟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增长了10倍,达到980万元,固定资产也由当初的400万元增加到1500万元。
组织培训 提升村民技能
2016年7月26日,延庆镇组织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对象及指导教师、“乡土专家”等到唐家堡村设施葡萄园参观交流。如今,这座葡萄园已经成为市级农村实用人才实训基地,承担起了为延庆区农村培训实用人才培训的任务。
农村经济发展好,实用人才少不了。为了推动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村党支部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组织素质较高的党员、“乡土专家”外出参观学习种植新技术,掌握技术知识。同时,在村里举办专题讲座、田间地头培训等活动,向农户传授新技术,提升农户致富能力。党支部还在培训农村实用人才中建立“双培养”机制,即在农村实用人才中培养党员、在党员中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一批农业致富带头人被培养为党员,壮大了村级后备人才队伍。
为了保证设施园区的良好运行,村党支部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建章立制,对园区进行规范管理,定期向农户公开财务收支情况,让农户放心生产,消除后顾之忧。
在党支部的带领和培养下,姬春艳等一批“乡土专家”脱颖而出。作为合作社“元老”之一,姬春艳说:园区建成之初,不管是管理方面,还是种植技术方面,都缺乏经验。通过几年的发展,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自身不仅技术更加成熟完善,在园区管理制度上也越来越规范。园区经常承担来自怀来农广校、内蒙、山东等地的设施农业种植培训,她自己也通过实用人才平台,成长为高级实用人才,经常与怀柔、平谷等各个地方的种养殖专家交流学习,提升技术能力。据统计,201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859万元,人均年收入21953元。
支部强抓 打造美丽村庄
“过去,街道两旁到处是乱堆乱放的柴草、粪堆,健身广场这儿,以前是个臭水坑,根本没法儿过人。”79岁的李淑琴老人现在每天都要到健身广场晒晒太阳,“以前可没想到村里环境能变得这么好。”
为改变过去唐家堡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环境状况,村党支部把环境整治列为全村工作重点,积极筹措资金,改善村庄环境。填平臭水坑,修建健身广场,硬化村内主次街道1073平方米。在街道两侧和村子四周新种植枣树、槐树1000余棵,栽种菊花、二月兰等花卉,绿化美化环境500余平方米。
为了巩固环境建设成果,村党支部成立了保洁员队伍,推行农村环境“1435”化管理模式,实现了“一扫全保”的目标,不仅改善了环境,还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为进一步美化村庄环境,2016年村党支部与首都师范大学联系,对村民房屋外墙进行了整体彩绘,使村庄面貌更加焕然一新。
村民夏桂芳说:“这些年,最大的感受是民心齐了,村风正了,村民就业机会也多了,村庄环境越来越好。今年,村里还支持我们开了农家院,组织我们培训参观,学习手艺,来我们村观光采摘、体验农家乐的游客多了,我们的收入也越来越高了。”
(作者单位:延庆区委组织部)
(本栏责任编辑:丁兆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