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穗明
摘 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电力行业是重要组成元素之一。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离不开电力行业,对持续、稳定供电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急需要进一步优化电力系统。作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配电自动化实用化技术在“监测、控制、保护”配电系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最大化提升配电系统服务与管理层次,满足人们供电客观需求。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阐述了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与进展。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进展
在科技、经济发展中,传统配电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期供电客观要求,导致电力管理环节各类问题频繁出现。在电力管理方面,配电自动化起到关键性作用,成为各类城市电网建设中关注的焦点。电力企业要优化利用配电自动化实用化核心技术,优化电力管理各环节,提高电力系统整体性能,促使输配电更加安全、可靠。
一、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
(一)FTU技术
在配电自动化实用化方面,FTU技术是关键性技术之一。FTU属于馈线终端装置,作用到配电自动化系统之后,可以随时动态监测并控制配电线路各方面运行情况,具有多样化功能,比如,记录、自动化检测、远程辅助。在具体化应用中,FTU技术可以在优化算法的基础上,实时收集并分析重要的故障信息数据,健全电力系统测序。FTU功能能否顺利发挥和蓄电池蓄电能力高低密切相关。如果蓄电池不具有较高的蓄电能力,在应用过程中,FTU功能将无法顺利发挥,运行中的配电系统极易出现“短路、断电”等现象,而FTU作用下的系统也无法处于稳定运行中,自动化系统故障发生率明显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在应用FTU技术中,电力企业要结合配电系统内外部运行情况,优化影响FTU功能发挥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FTU功能,有效维护运行中的蓄电池,最大化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
(二)网络通信技术
配电系统监管以及配电自动化实用化目标的顺利实现都建立在网络通信技术基础上。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对网络通信这一关键性技术提出全新的要求,要符合当下配电系统管理以及检测方面的具体要求,也包括通信方式方面的要求,充分发挥网络通信技术各方面作用,避免配电系统运行中出现严重的漏洞问题,影响系统实时供电。电力企业要根据配电系统通信方式,完善并合理利用网络通信技术,最大化提高配电系统通信效率、通信稳定性,促使应用其中的网络通信技术可以有效满足配电系统在自动化、实用化方面的客观要求,顺利发挥配电系统多样化功能。
(三)DMS技术和GIS技术
在配电自动化实用化方面,DMS作用下的流程管理技术以及DMS一体化建设是关键所在。在应用DMS技术中,配电系统拓扑信息必须相同,DMS技术和配电系统信息源头等也要相同,顺利将“用电、负荷控制”等方面信息有效融合,确保配电系统信息具有鲜明的一体化特征。同时,在DMS技术作用下,GIS技术、SCADA系统二者间有着较好的协调性,可以有效监测并管理配电系统。就DMS技术来说,其流程化管理阶段不止一个,管理内容也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单元曾是、FTA。DMS流程化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运行中的配电系统设备,提高配电系统自动化实用化层次。此外,作为系统化工程之一,配电系统的高效运行离不开硬软件的科学支撑以及协调,而这也是配电网系统自动化实用化顺利实现的关键点。对于这方面来说,GIS技术这一关键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优化配电系统硬软件,和网络通信技术相互作用,实时传输配电系统运行中的信息数据,类似的图片在系统软件中具有相同的性质。GIS技术还可以和SCA-DA系统有效作用,进一步优化运行中的配电系统。
二、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进展
(一)智能分布式FA
站在客观角度来说,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在理论、技术两个方面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受到技术等因素影响,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比如,智能分布式FA。FA是馈线自动化的英文简称,在电路运行中,可以远程动态监控馈线分段开关运行状态、电流电压运行情况,对电路开关进行远程分闸和合闸实时操作。从市场角度来说,分散式发电装置布设形式、投入应用是不可忽视的难点,导致配电网运行形式多样化,影响配电网运营效益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我国研究者加大了这方面研究力度,科学解决存在的各类问题基础上,构建了以智能系统为基点的智能分布式FA系统,属于基础的分布式系统,建立在各类智能化设备基础上,可以有效解决配电系统运行中出现的能源问题,在降低线损的基础上,能量转换率、利用率明显提高。但在应用过程中,区域协调器、智能设备要处于协调统一状态,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即配电自动化主站如何协调对应的服务器,进一步优化智能分布式FA,更好地作用到配电系统中。
(二)决策支持系统
简单来说,决策支持系统是自动化电网系统科学调节配电网结构、配电网运行结构,并根据各方面影响因素,进一步优化,促使电网处于稳定运行中。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决策支持系统的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配电网运行速率。这是因为在决策支持系统作用下,配电网停电的具体时间和范围得到有效控制,运行可靠性、经济性也会明显提升。在决策支持系统方面,工作人员根据地区配电网实时运行情况,科学构建决策模型的基础上,加以优化,配电网运行中产生的一系列重要信息数据可以得到合理利用,比如,在线与离线参数。工作人员可以随时了解地区配电网具体运行情况,合理预测区域段落配电网未来运行情况,科学制定地区配电网规划方案,更好地作用到配电网建设中。
(三)配电实时信息引擎机制
在信息技术作用下,配电实时信息引擎机制也是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进展之一。就配电系统来说,配电自动化、DMS处于协调统一的网络体系中,所处的层次相同,二者都是当下电力信息一体化系统运行中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配电系统运行和其密切相关。在信息系统优势作用下,配电实时信息引擎机制可以随时搜索配电网运行中一系列用电信息,还具有引擎、监督等功能,可以随时监督地区配电网运行情况。在配电实时信息引擎机制作用下,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配电网系统出现的隐患问题,避免引发相关的故障问题。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在配電网运行过程中,配电实时信息引擎机制还会进一步优化完善,可以成为电力企业集成总线模型、公共信息模型的有利支撑,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性技术能够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电力事业发展中,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性技术的优化利用以及进一步优化尤为重要。在应用关键性技术实现配电自动化实用化的同时,我国也要进一步加大对其的研究力度,促使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方面取得更大地进展,更好地作用到新时期地区配网规划建设各环节,提高配网建设速率与效率,促进地区不同行业领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雷,李春雨.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及其发展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2501.
[2]吕德松.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与进展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58-59.
[3]徐国旺.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及其进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1):1148.
[4]张腾文,郑诗昊,董辉,等.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及其进展[J].四川水泥,2016,(11):101.
[5]温赐奇.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及其进展[J].速读(中旬),2015,(4):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