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探析

2017-05-30 15:38李玲
教育文化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波兰高等教育

李玲

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促使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波兰在经济动因、政治动因和学术动因的推动下也开始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波兰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兼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内容体系,未来波兰政府将主要从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责任机制、完善留学生奖学金和招生政策、创新高等教育机构管理机制和制定更具吸引力的课程方案等方面着手,优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质量。探讨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可以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提供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词:波兰;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53/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3-0109-06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3.025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治转型后波兰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认识经历了从消极被动到积极主动的转变,进入21世纪波兰将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战略目标,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学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概况以此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动因

(一)经济动因

早期推动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动因是获得短期经济利益,波兰高校吸引外国留学生来波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发挥本国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而较少考虑国际化的非利益层面。随后经济动因一直是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推动力,2010年欧盟发布了《欧洲2020发展战略》提出未来十年欧洲经济将走向智能化、可持续和集约化发展,其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在此背景下波蘭制定了《2010-2020国家改革规划纲要》,确立了经济发展可持续化的结构、实现经济智能发展的创新机制和集约化经营项目等三大发展战略。为实现这一目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领域波兰科学与高等教育部提出鼓励波兰高校与国外知名院校、职业技术学校展开合作,共同制定并严格执行人才培养方案。[1]可以说,推动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济动因首先是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其次是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培养国际化人才。

(二)政治动因

波兰历史上的教育体制接近西欧且属于西欧教育圈,苏联解体后波兰积极向西欧资本主义靠拢,在政治上奉行西方式的议会民主制。2004年波兰正式加入欧盟组织,成为欧洲一体化中的一员。对于波兰来说这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一方面,波兰可以依托欧盟提高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波兰积极融入欧盟,可以加强同欧盟其他成员国的利益联系,形成区域认同。政治上的欧洲一体化推动了波兰高等教育欧盟范围内的一体化发展,自从加入博洛尼亚进程后波兰高校打开了对外交流合作的大门,开始采用欧洲学分累计和转换制度(ECTS)、积极开展国际交换生合作项目,实现教育上的区域认同,以此增进国家间的和平与相互理解,打造良好的国际发展空间。

(三)学术动因

学术动因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院校层面都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其实质是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及促进高等教育机构建设而推动国际化。[2]波兰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直接着眼点在于提高学术水平,建立世界一流大学。每年波兰都会发布Perspektywy 大学排名表,根据科学潜力、国际化水平、学术影响力、学术声望、职业期待、出版物及发表、创新度等七大标准进行评估。2015年获得前三名的高校依次为:华沙大学、雅盖隆大学和波兹南密茨凯维奇大学。[3]波兰大学排名是激励大学改革创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在评估标准中大学的国际化水平成为衡量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推动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水平是争创世界一流大学、提高大学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声誉的必要条件。

二、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

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纪。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从停滞封闭走向持续稳定的发展道路,并成为波兰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孕育萌芽期、停滞封闭期、调整探索期和快速发展期。[4]

(一)孕育萌芽期

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最早可以追溯到1364年,波兰国王Casimir the Great加冕了第一所以国际化发展为导向的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Jagiellonian University),到了十五世纪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陆陆续续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欧洲学者,包括鲁塞尼亚人、立陶宛人、匈牙利人、德国人、捷克人、瑞士人、英国人、荷兰人、法国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甚至鞑靼人,每一年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几乎都会新增200名外国学生入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这一时期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师和学生、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价值观念的跨国流动,其实质是在波兰国王的支持下以实现学术交流、共同理解为目的的游学活动。

(二)停滞封闭期

停滞封闭时期主要是指两个时间段,分别为1945-1989年的社会主义时期和1989-1999年的转型起步时期。1945-1989年社会主义时期,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一方面,二战后波兰高等教育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高等教育质量急速下滑;另一方面,受到波兰国家制度的影响,波兰高等教育系统处于半封闭状态,基本只限于与苏联内的高校互动。从统计数据来看,1950年波兰政府招收了183名外国留学生,到1960年留学生数量仅为740名。之后的十年(1971-1980)由于联合国提出关于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计划,波兰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得到增长,到1990年外国留学生人数达到4259名。1989年政治转型后波兰政府不再设立限制指标,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旺盛需求,再加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婴儿潮,学生数量从1992/1993年50万增加到2005/2006年的200万人。普通公立学校无法满足本国学生上学的需求,为了弥补这一缺陷,1990年波兰政府颁布了允许建立私立学校新法案。这一时期虽然波兰高等教育机构打开了世界的大门,但是由于波兰本地学生对高等教育需求增大,高等教育资源的极度匮乏导致无法鼓励和吸引外国留学生入学,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一度处于停滞时期,但是国内国际环境的改善为波兰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调整探索期

21世纪初当婴儿潮一代毕业、波兰2004年加入欧盟之后情况发生了转变:一方面,在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波兰高等教育机构需要和欧洲其他国家的高校一同竞争生源;另一方面,从整体学术水平来看波兰高校的整体排名不高,年轻的波兰学生纷纷出国留学,英国、德国、斯堪的那维亚等大学成为热门申请高校。这一时期波兰高等教育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学生外流危机,加上波兰高等教育机构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导致波兰高校学生数量入不敷出,平均每四个波兰学生出国只有一个学生留学波兰。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弥补国内学生数量的不足,波兰政府和高校机构采取了众多措施,标志着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真正开始。从国家层面来看,1999年波兰加入博洛尼亚进程,共同促进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1998 / 1999学年加入伊拉斯谟计划和苏格拉底计划。从高校机构来看,1998年波兰各大学校长自发成立了一个独立的、非盈利性机构Perspektywy Education Foundation(高等教育联合会),成为波兰早期从事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专门的非政府机构。

(四)快速发展期

2005年波兰CRASP(校长联合会)共同发起了“study in Poland”项目,自此波兰留学生数量比去年提高了30%,成为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里程碑。该项目主要负责组织会议、开展专业研讨会、出版指导手册,同时研究重要的教育市场,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学生到波兰学习。这一时期是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从2005到2016年这十年的学生留学数量来看,2005年波兰留学人口是10092人,经过十年的发展2016年波兰留学生人数增长至57119人,增长比例是82%;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来看,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从最初的师生流动转向本土国际化和国外國际化两大发展路径,不仅关注师生流动、科研项目合作,还致力于实现高校课程的国际化,丰富外语课程体系和国际学习课程;[5]从发展主体来看,波兰政府在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最初的被动局面转变为统筹规划的重要角色,2015年波兰政府首次颁布《高等教育国际化计划》,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和地方高校的责任机制,提供了政策保障。

三、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内容

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内容兼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一方面是在合作交流中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化,另一方面是在科研项目中实现学术科研国际化。这两方面均是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就业水平和提高办学质量。

(一)人才培养国际化

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化,前提是建立欧洲国家之间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其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交流项目。

1建立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

波兰加入博洛尼亚进程后积极建立统一人才培养标准,主要体现在学位制度的国际化转换、学分的跨境互认和课程的国际化接轨三个方面。[6]波兰高等教育学位制度的国际化转换实现的是欧洲范围内的学位体系转换,由长周期学位体系和三周期学位体系两个部分构成。从2007年起波兰全部大学都要求使用ECTS,根据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规定不同学位有相应的学分要求。波兰高校学分累计和转换体系的改革大大提高了欧洲学生在波兰高校学习的认可度,为各高校联合培养国际性人才奠定了基础。波兰课程的国际化接轨主要体现在大力发展特色课程,比如波兰享有盛誉的医学学位课程和技术学科课程、丰富用外语授课的课程体系。[7]在外语授课的课程体系上,波兰高等教育提供非常丰富的以英语为基础的专业学习课程,且在网上公布详细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目前波兰现有的119个专业领域中半数以上都可以提供外语教学。

2推动人才培养交流项目

为了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化,波兰政府主要从吸引留波学生和鼓励本国学生出国留学两个方面着手。在吸引留波学生上,波兰实施了一系列项目,如“苏格拉底项目”、“伊拉斯谟+项目”、“Tempus项目”等,而且还为发展中国家设立奖学金方案,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学生可以申请免费的硕士学位学习和公立高校中的部分博士学位专业,在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增长的同时借此传播波兰文化和语言。为了便于留学生申请,波兰政府还开发“准备、学习、行动波兰”留学信息网站,推广波兰最新留学信息。在支持本国学生出国留学上,波兰针对本国优秀的波兰学生,每年设立“优秀学生学习项目”来帮助100名优秀学生去世界一流大学接受教育。从实施情况来看,据2015/2016学年统计在波兰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共有57119人,比2014年增长了1万人左右,增长比例为23%。这些留学生大部分来自临近国乌克兰,总量占到53%。从学校类型来看,最受留学生欢迎的前三所大学分别是华沙大学、雅盖隆大学和信息技术与管理大学。从学科类型来看,留学生选择的专业主要是医学、管理学、国际关系、旅游、经济学、语言文学、IT、财务学、牙科和新闻社交。[8]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尽管近几年来波兰的留学生出现惊人增长,但是和欧洲其他国家相比,在波兰留学的学生依然比其他欧洲国家少,是国际化水平相对较低的欧盟国家。

(二)学术科研国际化

促进学术发展是波兰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中之重。波兰政府在实现学术科研国际化上,既建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还提供了配套的经费支持和申请要求,为外国学者在波兰做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

1实施“地平线2020”科研规划

在实现学术科研国际化上,波兰政府参与了欧洲“地平线2020”科研规划。“地平线2020”科研规划于2014年1月31日在英国正式启动,其研究内容几乎囊括了欧盟所有科研项目,分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和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三大部分,主要目的是整合欧盟各国的科研资源,提高科研效率,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9]为了顺利展开“地平线2020”科研规划,波兰政府设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国际研究所、虚拟研究所和波兰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部。波兰科学研究中心(也叫Polonez)主要负责基础研究部分,波兰政府还设立了“Marie Skodowska-Curie”行动方案,通过设立奖学金吸引国外有经验的研究者。2015年9月波兰科学研究中心再次发起号召,鼓励研究者申请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项目,无论是学术性还是非学术性。申请条件无任何国籍限制,但是需在波兰做研究或工作三年且没有住房。申请通过后研究员将获得一系列的资助,包括研究奖励、工资和家庭津贴,获得期限是12-24月,而且他们还有机会参加学习培训以提高科学研究能力。

2提供科研基金资助

为了吸引国外学者来波兰做科学研究,波兰科学基金会在2015年还实施了“团队、定居、欢迎”项目,该项目由三个子项目构成,即团队项目、欢迎项目和定居项目,这三个项目均有严格的完成年限和经费资助清单。“团队项目”(the Team Programme)要求在四年内完成,博士生可以获得的经费不超过35000兹罗提,博士后实习生的经费不超过8000兹罗提;“欢迎项目”(the Welcome Programme)要求五年内完成,每年可以获得不超过1 000 000兹罗提的研究经费;“定居项目”(the Homing Plus programme)要求两年内完成,每年可以获得不超过80000兹罗提的研究经费,项目负责人每月5000兹罗提的生活补助,学生每月1000兹罗提。[10]“团队、定居、欢迎”项目为外国研究者提供了充足的科研经费和时间保障,有助于吸引外国学者在波兰做科学研究,推动波兰科学事业的发展。

四、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2015年波兰政府首次从国家层面颁布了《高等教育國际化计划》(简称《计划》),实施周期分为两段2016-2020年和2020年之后。该计划针对目前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存在的问题从科学与高等教育部和高等教育机构两个层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预示着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未来发展趋势:[11]

(一)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责任机制

从历史发展来看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被动局面,直到2011-2013年间这种局面才慢慢得到扭转,可以说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呈现出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早期推动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实施主体是波兰高等教育机构,波兰各大学校长还自发成立了非政府性质的高等教育联合会(Perspektywy Education Foundation),专门从事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虽然波兰政府在实施博洛尼亚进程和建立“高等教育区”上采取了一定措施,但是也只是为了响应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号召作出的被动性举措。缺乏国家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规划,严重阻碍了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为此2015年波兰首次从国家层面颁布了《计划》,明确了政府和高校的主体责任。政府主要从政策制定上进行宏观调控,包括制定留学生政策、支持高校变革、加强双边协议,而高等教育机构则主要从实施层面展开,包括国际课程的制定、提高行政人员的工作能力、实施各种交流合作项目等等,《计划》的制定进一步明确了波兰各参与主体的责任机制。

(二)完善留学生奖学金和招生政策

目前波兰最大的奖学金方案来自“伊拉斯谟+”项目,大约有16000波兰学生从中受益,同时“伊拉斯谟”项目中大约有11000留波学生得到资助。为了回应国际化发展趋势,波兰政府将会制定更加灵活的奖学金方案,更多地考虑不同国家、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在联合培养优秀学生和博士生项目中,波兰政府还将进一步延伸奖学金范围以提高学生的联合培养质量。除此之外,波兰政府还计划建设奖学金信息平台,为学生出国或留学申请全额奖学金提供相关信息。在招生政策上波兰政府将进一步推广波兰高校,提高留学生数量。从OECD各国家的留学率水平来看,波兰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并不高。波兰政府还需要继续实施“准备,学习,行动!波兰”计划和“研究,行动!波兰”计划,吸引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和研究者。同时,积极推广波兰语言,建立专门基金资助波兰以外31个国家的103个高等教育机构的波兰语言教师,推动波兰语言课程学习。

(三)创新高等教育机构管理机制

高等教育机构管理机制变革是高等教育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目前很多波兰高等教育机构存在对外国学生的组织管理不到位、国际生的学术氛围不够等问题,政府有必要推出新的鼓励机制,建立高效的学生管理系统,整合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管理部门(中央管理层和地方管理层),创建多元文化融合的管理机制,促使高等教育机构在国际化进程中实现组织结构的更新和现代化。高效管理离不开行政工作者的支持,对于行政工作者而言高等教育机构变革还需要提高行政工作者的知识和业务水平、培养跨文化能力和实施外国留学生联合培养方案的能力,提高外语水平以更好地服务外国留学生。未来波兰政府将会投入2370万欧元用于“PO WER行动规划”以提高大学管理和行政人员管理能力。

(四)制定更具吸引力的课程方案

高校需要为国际学生制定更具吸引力的课程方案,首先加强高等教育机构课程方案的国际认证。波兰政府要求国际生课程方案必须通过认证委员会的资格认证并获得相关证书,2016年波兰政府将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设立500万欧元的资金支持,实现波兰课程方案的国际认证;其次增加本科和硕士阶段用外语授课的专业课程和联合培养方案。提高英语授课的普及率一方面可以吸引外国留学生来波兰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波兰学生快速适应在国外的学习生活,满足国际化的劳动力市场;再次制定国际化的博士培养方案,完善博士学位后(博士后)的职业发展道路。博士培养方案的制定应该最大程度的发挥博士生学习成果的商业价值,实现更大程度的流动,同时完善博士后的实习机制,为博士后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更加清晰的未来职业研究道路;最后,为学生提供多种课程形式,例如在线学习方式MOOC不仅可以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还有助于推广高等教育机构、展示高水平的知识。

五、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关注的重点,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明确将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长期发展的战略,再加上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更是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结合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特点,我国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思考:

(一)反思国际化发展的真正动因

动因在最基础层面反映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理念,研究这些动因可帮助了解为什么高校和国家会看重国际化,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和策略、期待什么样的利益效果,会有什么样的风险。[12]波兰在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受到经济动因、政治动因和学术动因的三大影响,其中政治动因是推动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起步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导致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特征是欧洲特色非常明显、重视欧洲范围内的高等教育一体化。我国在展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时也应该反思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背后的真正动因,目前我国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政治、文化、学术和教育能力建设五个方面。[11]但是就这些动因如何影响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如何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特点等问题依然需要进一步思考。我国学者只有明确本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发展动因,才能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二)加大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

波兰在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中明确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路径着手,突出了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而重视跨国性的科学研究成为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一大亮点,大大提高了波兰科研发展的国际化水平和知名度。从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变迁来看,我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政策方针上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出国留学、来华留学、中外合作办学以及对外交流与合作。[12]从中可以看出,目前为止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心依然放在人才培养的教育合作和交流上,缺乏专门的政策用于支持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一方面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国际间合作出现障碍,另一方面是中外科研水平相差悬殊导致国际合作缺乏互补性。这就要求我国深入了解西方文化差异,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共同搭建科研合作平台,提高本国的国际化科研水平,增加我国科学研究的国际认可度,以促进我国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化发展。

(三)进一步优化各参与主体的作用

2015年波兰颁布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计划》制定了系统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明确了各参与主体的职能和分工,做到了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我国自高等教育开放以来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政策用于在宏观层面指导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虽然中国在国家层面明确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顶层设计,但是中国的许多地方高校在国际化战略的规划与实施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具体情况,国家的政策也没有考虑到中国各地区的区域差异和特点,各地区不能完全按照国家宏观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来开展具体工作。[13]这就需要我国明确规定各参与主体的作用,在国家政府层面,通过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及各种政策法规部署和指导本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从宏观政策上考虑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各个方面;在地方高校层面,适当对地方高校放权,鼓励地方高校根据自身学校发展特点制定适合本校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充分体现地方高校的区域差异和发展特点。

参考文献:

[1]European Commission.National Reform Programme in poland:Europe2020[EB/OL].http://ec.europa.eu/europe2020/europe-2020-in-your-country/polska/national-reform-programme/index_en.htm.2015.

[2]金帷.温剑波.如何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寻求一个本土化的概念框架[J].现代大学教育,2013(3):5-9.

[3]Perspektywy Fundation.University Ranking in 2016[EB/OL].http://www.ranking.perspektywy.org/2016/ranking-uczelni-akademickich/uczelnie-na-miare-czasow2016.

[4]Golubieva.Tutko.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abroad”in Polish and Ukrainian higher education[J].Horyzonty Wychowania,2016,15(34):377-394.

[5]Golubieva.Tutko.Internationalization in Polish and Ukainian Higher Education——a Comparative Analysis[J]. Studia Ekonomiczne. 2016:88-98.

[6]Ministry of Science and Higher Education Republic of Poland.波兰:用外语授课的学习课程[EB/OL].www.go-poland.pl.2012.

[7]Ministry of Science and Higher Education Republic of Poland.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Programme[EB/OL].http://www.nauka.gov.pl/g2/oryginal/2015_06/0e4b36f04967151a1c39d67a0f2de543.pdf.2015.

[8]Perspektywy Fundation.Perspektywy Report o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Poland 2014[EB/OL].http://ireg-observatory.org/en/news-from-ireg-members/222-perspektywy-report-on-international-students-in-poland-2014.

[9]European Commission. Horizon 2020:Proposals for Poland.[EB/OL].http://ec.europa.eu/research/infocentre/article_en.cfm?artid=39996.2016.

[10]Foundation for polish science. Team, Welcome and Homing Plus programmes[EB/OL]. https://www.fnp.org.pl/assets/Changes-in-competition-documentation-extension-of-the-duration-of-the-project-and-additional-funding_TEAM-WELCOME-and-HOMING-PLUS1.pdf.2014.

[11]Ministry of Science and Higher Education Republic of Poland.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gramme [EB/OL].http://www.nauka.gov.pl/g2/oryginal/2015_06/0e4b36f04967151a1c39d67a0f2de543.pdf.2015.

[12]李盛兵.劉冬莲.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因理论的演变与新构想[J].高等教育研究,2013(12):29-34.

[13]朱文、张浒.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变迁述评[J].高校教育管理,2017(3):117-124.

(责任编辑:赵广示)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国际化波兰高等教育
在此消彼长中幸存的波兰
进军波兰
在波兰,遇见地下仙境
网络时代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论学术界的全球公民与高等教育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