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亚 陈教斌
摘要首先阐述了批判地域主义思想,然后对当代历史街区改造的范例——成都宽窄巷子的历史文化进行了解读,接着从空间形态、空间界面、种植设计、景观设施及小品设计4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宽窄巷子空间设计对地域历史文化及特色的表达,旨在为今后同类项目的改造在思想与方法上提供借鉴。
关键词批判的地域主义;地域文化;地域特色;宽窄巷子;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編号0517-6611(2017)32-0172-06
Analysis of Chengdu Kuan and Zhai Alley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Space Design Based on the Critical Regionalism
WANG Xiaoya, CHEN Jiaobin*(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ly expounded the thought of Critical Regionalism.Next,it interpreted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Kuan and Zhai Alley. Then,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xpression of regional history, cul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in Kuan and Zhai Alleys space design from four aspects of space form, space interfaces, planting design, landscape facilities and sketch design.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in thought and method for the similar project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Critical regionalism; Regional cultur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Kuan and Zhai Alley; Space design
历史文化街区由于自身的历史文化价值,对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城市文化底蕴的展示及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工作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密切关注,各地政府与建设部门也将其视为城市建设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政府决策者的急功近利,开发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文化的入侵等原因,改造后的历史街区普遍朝着表面新颖、内核丧失的方向发展,原有的空间特色、历史文物及传统生活方式等未能得到应有的保留,加之商业氛围过重及业态的不合理引入,使得改造后的街区失去了地域特色,更像是一个个面貌雷同的纯商业区。
另外,也有些历史文化街区采取就地封存的“博物馆式”保护方式,过于强调对场地原貌的保留与复制,并排斥对现代商业的引入。虽然场地原有风貌与地域特色得以保留,但改造后的街区往往显得过于繁重,缺乏活力,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和使用需求。
因此,如何打造既能传承场地历史文脉、展示地域特色,又能满足时代需求的空间环境,成为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作的关键问题。笔者基于批判的地域主义理论,通过对成都市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设计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同类及类似项目的改造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1批判的地域主义简述
批判的地域主义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西方建筑界,之后也深刻影响了城市、景观等其他设计领域。它是在全球化发展对地域文化造成冲击,城市发展对自然地理条件、文化资源等造成破坏,以及现代主义造成的人文尺度与人性表达缺失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设计思想。它强调理性地汲取地域文化中的精髓,以积极的方式保持地方文化和传统,并通过基于场所和体验的设计,恢复被现代主义所抛弃的人文尺度,使设计获得新的文化生命力[1]。
批判的地域主义在1981年由希腊建筑学者A.楚尼斯和L.勒费夫尔在《为什么今天需要批判的地域主义》一文中首先提出,他们对以全球化和大同主义为主导的现代建筑持批判态度,也对地方和地域主义,尤其是浪漫的和风景化的地域主义持批判态度,强调以自检、自省与自我评估的态度对待世界性和地域性[2]。这一思想来自美国城市规划学家刘易斯·芒福德,他对“全球化”和“地域主义”进行了双向批判,并重新反思定义了地域主义。他认为:①地域主义应脱离其旧有的某些特征,不是对过去形式的重复和效仿,而是在理解过去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面对当代机遇;②地域主义不仅限于一个地方的风景和特色,还是一个可以让人触碰和产生回忆的地方,而且重新发现景观的意义,以适应新的现实条件,反映当时当地的文化形态;③在满足功能和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使用现代最新的技术、材料,同时拒绝使用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的地方材料;④他并沒有将地域性和全球化两种观念对立起来,而是追求二者之间的平衡[3]。
批判的地域主义具有批判性、开放性与综合性三大特征。批判性是指它既对全球化造成的文化趋同现象进行批判,同时又对保守的地域主义进行批判,主张一种面向当代的、发展的、尊重场所和基址并重视人们体验的设计文化;开放性是指它否定静止的、封闭的地域主义,强调地域文化应在自我培植以及与全球多元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动态发展的、有活力的地域文化形式;综合性体现在分析角度和设计方法上:批判的地域主义强调既要站在人文角度上,感性地认识景观,尊重和表达地域的自然与文化,又要站在科学角度上,理性地分析景观,注重现代技术、材料及形式在设计中的运用。另外,在设计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来塑造场地景观,表现地域特征,如通过不同的设计形式、语言、材料等[1]。
2宽窄巷子历史与文化解读
2.1场地历史变迁宽窄巷子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是该市三大历史文化保護区之一,现由3条东西向平行排列的巷子(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及其之间的民居四合院组成。
宽、窄巷子原为清代成都满城的2条兵丁胡同,居住着八旗劲旅及其家眷;民国时期,许多军事政要和达官贵人在此居住,并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丰富了这里的建筑样式;解放后,随著大量居民的涌入,这里变成了大杂院,随意拆改、私搭乱建现象使原有的建筑格局和风貌受到严重破坏,只有其中的宽、窄巷子保留最为完好[4]。
作为城市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宽窄巷子于20世纪80年代被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3年在市政府的牵头带领下,其主体改造工程正式确立,经过为期5年的建设工作,于2008年6月正式向游客开放。迄今为止,作为“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的宽窄巷子,受到来自海内外游客与市民的欢迎。
2.2宽窄巷子历史与文化解读
2.2.1千年少城的历史。公元前331年秦王派张仪修筑城垣,张仪根据地形将城市一分为二,即东边的大城与西边的小城(又称少城)。这种“重城”的城市格局,一直延续了2 000多年,直到清朝灭亡,这期间演化成多种形式的城中城[5]。
清兵占领成都后,除了恢复大城和皇城外,还修筑了满城,至此,成都在古代的城市格局最终定型。 因为宽窄巷子是满城的遗留,满城建立在秦少城基础上,并存在了近300年,所以,宽窄巷子被称为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最后的遗存。
2.2.2南北交融的建筑文化。满城是八旗子弟的营地与将军治所,同时也是他们的家园。这些八旗子弟从东北进京入伍,带着无比自豪感视京师为故乡。为了寄托对家乡的思念,他们将自己的居所按照北京胡同的样式来修建——蜈蚣足状分布的胡同中,整齐地排列着一处处院落,门厅高大宽敞,外围砌筑砖墙。同时,为了适应成都的气候环境,他们的住宅很大程度上融合了川西民居的特征,采用木穿斗结构、竹编夹泥墙的做法。由此,两种地域建筑在此交融。
2.2.3中西合璧式建筑文化。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近300年的统治,民国二年(1913年),满城被拆,并与大城合并,旗人从此地离开。不久,环境静谧雅致的满城便吸引了很多社会上层人士在此居住,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与审美情趣丰富了这里的建筑样式,其中一些达官贵人在此留下了自己的公馆洋房。这些建筑呈明显的中西合璧样式,在普通民居基础上融入了西洋建筑元素,如拱形门窗、罗马柱等。
2.2.4休闲文化。成都平原地处山脉之间,内部河网密集、气候温润、土壤肥沃,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自古以来,这里农业发达、经济富庶,生活于此的人们享受着安逸悠闲生活,休闲文化成为这方土地最明显的地域文化;另外,旗人在满城驻扎期间,在此过着种花养草、养鱼观鸟的安逸生活,这些休闲活动也影响了当地的汉人,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一直延续下来。
3宽窄巷子空间设计对场地历史文化及地域特色的表达
3.1空间形态
3.1.1空间肌理。场地保留了少城鱼刺状的道路格局,在此基础上,于宽巷子与窄巷子、窄巷子与井巷子间分别增设了几条南北向通道,加强了相邻巷子之间的沟通联系(图1),丰富了游客的游览体验;对建筑的处理,力求保护场地百年建筑的原真格局,对保护院落内质量好的建筑进行加固或落架重构,按老建筑样式更新质量中等的建筑,拆除并新建质量差和搭建的建筑,新建建筑采用新结构与新材料,风格上与街区传统风貌相协调;另外,街区保持原有的街-巷-门庭-院落的空间层次,完整展示了少城的传统民居结构。改造后的宽窄巷子,从街区俯视效果来看,很好地延续并完善了改造之前的空间肌理(图2)。
3.1.2空间尺度。空间尺度上,宽巷子宽7~8 m,窄巷子宽5~6 m,保持街道原有宽度不变。井巷子仅一面为原街面,另一面为现代住宅,街道尺度与城市普通民居街巷相同,宽8~10 m;宽窄巷子中,保护建筑和更新建筑高度保持不变,为一层或二层,在此基础上,新建建筑高度控制在3层以内,多数为2层,少数为1、3层,并且3层建筑位于巷子入口端,不至于破坏原有的空间节奏与空间感受。
3.2空间界面
3.2.1沿街立面。
3.2.1.1围墙与建筑。宽窄巷子中传统院落围墙采用青砖砌筑,门头以青砖或“青砖+木材”建造,项目改造对此进行了保留和修复。在此基础上,新建院落围墙或沿街构筑物也以青砖为主要材料;院内建筑多为川西民居样式:木穿斗结构、白色格子墙及大出挑青瓦屋面,整个街区延续了北方胡同的质朴感与川西民居特色(图3)。
另外,对民国时期社会上层人士在此修建的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及门头也进行了保留和修复,并将这种风格的元素进行提取,灵活运用在街区其他位置作为装饰点缀,以凸显其特色,丰富街巷景观。
3.2.1.2建筑门头及其装饰。多样的建筑门头是宽窄巷子的一大特色,它们反映了场地的历史过往,丰富了街巷给人的视觉心理感受,是项目重点保护与装饰的部分。
设计者在保护、修缮原有门头的基础上,根据建筑日后的使用功能,结合现代材料与工艺对其进行装饰。如图4所示“成都映象”院落门头[6]:在传统砖木结构大门基础上,于两侧八字影壁正中分别镶嵌青铜色“成都古城池”和“宽窄巷子”现状模型,与匾额上“成都映象”的提名相呼应,反映出场地的悠久历史。此外,铆钉玻璃大门的使用让整个门头透出现代典雅气息,也使游客隐约感受到院内景象,引人入胜。
街区中有些门头装饰极富创意,减少了场地的历史厚重感,为场地注入了些许意趣。如图5所示“里外院”建筑门头[6]:在金属大门上贴合带有传统图案的古铜色老木雕;门楣处用古琴造型的棕色木条装饰;此外,墙体上固定黑色金属材料的艺术字——“里外院”,作为墙面点缀。整体在青砖墙的背景下显得古韵盎然又新颖别致。
3.2.2街道铺装。宽窄巷子街区铺装,以铜板石和青砖为主要材料,与建筑立面在色彩和质感上相协调。并且,铺装设计中融入了城市历史与旧时生活记忆,于细节处展现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3.2.2.1宽巷子。铺装材料以当地生产的铜板石为主,并辅以青砖铺设。基本形式为:中间由两列铜板石形成引导条带,象征百年前成都街巷鸡公车夫推车所轧出的痕迹,条带两侧为尺寸较大的铜板石错缝铺设。在宽巷子空间序列高潮“日曜琼楼”节点处,道路中间用黑色铜板石铺成2个4.8 m×4.8 m的“十字方格形”外框,框内为花岗岩“芙蓉花浮雕”图案,芙蓉花是成都的市花,成都有“蓉城”之称,此处铺装增加了巷子的文化意蕴。
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
3.2.2.2窄巷子。铺装材料与宽巷子相同,铜板石和青砖各占一半。形式上简洁自然,以工字铺为主,个别区域用青砖形成人字铺或席纹铺,这些铺装纹样可以增强文化感,同时避免整条巷子铺装形式上的单调。
3.2.2.3井巷子。接近城市普通民居街道,形式上较宽、窄巷子自由。重点说明的是巷子南侧文化墙下高出地面的人行道部分:与文化墙主题呼应,这部分地面采用喷绘工艺,将珍贵的历史图像(包括地方遗址、古砖墙、古城池等)呈现在地面上,并在图像旁边嵌入带有解说文字的不锈钢板,极富创意地将城市的历史文化用现代材料和工艺展现出来,吸引游客驻足了解。
3.3種植设计清代八旗子弟在满城驻扎过程中,在自家院落中种花养草、养鱼观鸟,庭院花木葱郁、莺歌燕舞。项目的改造对庭院和街巷内古树名木进行了保留,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植物种植形式,力图再现古少城林木葱郁、花团锦簇的景象,形成从街巷到庭院,从地面到墙体的多层次绿化。
3.3.1宽巷子。代表成都最市井的生活,环境亲切舒适。植物以乔木种植为主,包括悬铃木、槐树、榆树、木犀、银杏等,采用树池形式种植,树池下面搭配灌木或花卉,使街道两侧形成连续的种植界面,营造舒适宜人的林荫空间。其他种植形式包括墙基花池及木质活动种植槽,配植灌木、花卉及竹类,多处墙基种植池中成排种植黄金竹,以中和建筑的生硬立面,同时反映了巴蜀地区的竹文化。
3.3.2窄巷子。反映成都的慢生活,环境静谧雅致。植物以攀缘植物和黄金竹为主,攀缘植物主要包括爬山虎和叶子花。爬山虎攀缘的墙面显得斑驳而有韵味,透出几许历史沧桑感;叶子花花期较长(11月—次年6月),色彩艳丽,一两处重点位置的运用使得街道空间更显精致。同宽巷子一样,多处墙基种植池运用黄金竹,体现了巴蜀地区浓郁的竹文化。
3.3.3井巷子。代表成都的新生活,环境表现出现代感。种植形式与现代城市街道类似,采用行道树方式进行绿化与遮荫。街道北侧以银杏作为行道树;街道南侧为一道展示老成都丰富历史文化的景墙,这一侧的乔木多为保留下来的古树名木,枝干古朴苍劲,包括喜树、洋槐、榆树、香樟等,对后面的现代住宅也起到有效的遮挡作用[7]。
3.3.4门庭。宽、窄巷子中传统院落大门前多以两大型常绿盆景对称置于大门两侧,与四合院规整布局相呼应,形成庄重感。植物选择上,以竹丛或常绿木本植物为主。
3.3.5院落。多以各种观花或观叶盆栽植物,配合庭院乔木、竹丛或芭蕉,形成高低错落的植物组合,作为庭院的主景或配景,打造精致细腻、静谧安详的庭院环境。
3.4景观设施与小品设计
3.4.1旅游标志。宽窄巷子旅游标志,由“宽”“窄”二字一上一下连接在一起,形成川西茶馆中常见的隼接结构的大竹节扶手椅造型(图6)。“宽”“窄”二字的组合又仿佛形成了一个新的汉字,在这个“新字”中部靠右的缝隙中挂有一枚“红色印章”,上面刻着“巷子”二字——这就是宽窄巷子完整的标志构成。标志挂在青砖砌筑的抽象门楼之上,设置于宽窄巷子几个主要入口处。
此标志设计反映了成都以“茶馆文化”为代表的“休闲”地域文化——成都被稱作泡在茶碗里的城市,“大竹节扶手椅”和“盖
碗茶”是老成都茶馆文化的代表,并且饮茶的民俗
习惯一直延续下来,构成现代成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另外,“大竹节扶手椅”标志也反映了川西平原古老的“农耕文明”——成都平原气候、水文及土壤条件非常适合竹子生长,竹器的制作和使用渗透到居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大竹节扶手椅因为可以就地取材、制作工艺简单、经久耐用,所以成为该地区茶馆坐具的首选[8]。
3.4.2文化墙。宽窄巷子有两面文化墙,一面是井巷子南侧文化墙,另一面是长顺上街东侧文化墙。两面文化墙设计手法新颖独特,均采用了2.5维的雕塑手法,将展示内容创意化、开放化,注重与游客的互动,打破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传统心理感受,带给人们视觉和心灵冲击。
图7为井巷子南侧文化墙:由项目初建时征集到的4万块不同年代的古砖和浮雕筑成,并通过珍贵的图像素材结合雕塑形成的“半立体画面”,集中展示千年少城历史变迁、建筑文化和老成都民俗生活。图8为长顺上街东侧文化墙:主要展示八旗兵营的训练场景和老成都旧时生活。
3.4.3其他景观设施与小品设计。
3.4.3.1导视牌。以钢板、玻璃等为材料,表现川西坡屋顶建筑样式,并将汉字置于米字方格中,表现街区的文化感。
3.4.3.2路灯。造型主要包括鸟笼灯、垂花灯和瓦楞灯,均为铁艺路灯形式。鸟笼灯造型灵感来源于满城八旗子弟养鸟的喜好,并且这一喜好影响了当地汉民,构成老成都旧时生活的一部分;垂花灯造型,以满城院落大门上的木垂花构件为创作来源,对其进行简化抽象,使其具有现代感;瓦楞灯的造型,在简化了的传统灯具之上设计了瓦楞,以展示宽窄巷子传统建筑的屋面结构,并将其置于游客可见高度上,便于其观察[9]。
3.4.3.3竹景墙。巷子中的竹景墙通过现代材质的、抽象了的竹形象为图案,灵感来源于川西平原典型的林盘景观。
3.4.3.4瓦花主题小品。巷子中很多民居使用了青瓦瓦花做墙面装饰,设计者将传统瓦花组合方式拆解重组,形成新的、具有现代感的陈设小品。此外,通过对地域元素的提取与再创作而设计的小品还有青瓦主题的景墙等。
4结语
批判的地域主义强调在设计中从当地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中汲取设计的灵感,并要立足于时代,结合现代技术、材料与表现手法,用于场地建筑及景观的设计装饰。同时,应以开放的心态批判地吸收多元文化,使地域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获得永久的活力。
宽窄巷子空间设计将场地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与时俱进、生动巧妙地表现出来,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可以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实践提供方法上的借鉴。但其改造也存在着不足,许多专家学者与游客表示,宽窄巷子商业气息过重,而且業态引入不合理,存在很多奢侈消费,严重影响了游客对街区历史文化的感知与体验,这一点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积极做出改进。
图10以传统瓦花为灵感创作的陈设小品
Fig.10The furnishing sketch inspired by traditional tile flowers
参考文献
[1]
沈守云.现代景观设计思潮[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23-224,228-230.
[2] 沈克宁.批判的地域主义[J].建筑师,2004(5):45-55.
[3] 吴良镛.中国建筑与城市文化[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31-32.
[4] 黄裔.旧城改造中的建筑类型学应用:以成都宽窄巷子改造项目为例[J].四川建筑,2012,32(6):41-43.
[5] 刘明霞.成都宽窄巷子歷史街区外部空间规划建成后评析[D].北京:清华大学,2012:9-10.
[6] 黄滢,马勇.中国最美的老街: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设计与经营[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9.
[7] 郭齐敏.商业步行街植物景观设计研究:以成都市为例[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52-53.
[8] 吴敬忠.地域文化在旅游品牌标志设计中的呈现:以成都宽窄巷子标志设计为例[J].四川戏剧,2014(12):102-105.
[9] 成都宽窄巷子景区整体照明暨灯型设计案例[EB/OL].(2015-08-25)[2017-08-02].http://www.lightingchina.com.cn/case/51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