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船机设备全过程动态管理初探

2017-05-30 12:00:50李东姚国新
科技风 2017年3期

李东 姚国新

摘 要:船机设备是工程施工的物质保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施“走出去”战略规划,有必要对船机设备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使船机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并保持最佳性能,以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在开展全过程动态管理时,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位置”原则、“资料信息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原则、“责任到人,全员参与”原则,“推进信息化管理”原则。以此提升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开展国际化竞争。

关键词:船机设备;全过程动态化管理;提升盈利能力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领导人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战略构想,旨在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互融、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在这一背景下,中央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力军和国家队,在电力、轨道交通、建材等领域实现全方位“走出去”,并取得显著成绩。中交建副总裁孙子宇认为,中国企业应把握“一带一路”的国际化机遇,争做“一带一路”建设的先锋部队,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一带一路”互联互通[ 1 ]。船机设备是开展基础设施施工的必要工具,是“工欲善其事”的必要前提,在央企承接“一带一路”建设、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规划下,船机设备保有量将更大,应用区域更广,为提高利用效率,各公司应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积极开展船机对外服务,不断改善和提高船机设备技术装备水平,充分发挥设备在生产中的效能,使设备保持良好的性能状态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当前船机设备的管理模式相对低效和不透明,因此对船机设备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将是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必然需要。

一、船机设备及其建档管理特点

船机设备可分为工程船舶设备和工程机械设备。目前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船舶58艘、机械设备1106台。船机设备管理的内容包括对其进行管、用、养、修等四个方面,保养和维修是为了管好,管好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使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效能,优质、高效的投入生产,满足生产要求,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对船机进行建档管理已在中交建各航务工程局实施,船机设备档案具有资产价值高、积累具有动态性、利用率高等特点[ 2 ],但目前低效的、不透明的、不及时的建档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工程项目的需要,难以实现资源的再整合[ 3 ],因此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是当下必须开展的重要工作。

二、船机设备全过程动态管理

(一)船机设备的全过程管理

船机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即是对船机设备从验收到报废所处阶段和状态进行全面管理。通常船机设备所处阶段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设备申购、论证和验收阶段;第二个阶段为设备验收后的运行阶段,包括使用、保养和维修等;第三个阶段是设备的报废阶段,主要是设备报废鉴定。而投产后所处状态包括使用中、空置中、保养中、维修中、技改中。各个阶段和状态相互转化,对每个阶段和状态进行记录存档,为船机的“管用养修”提供必要的依据,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下图1展示了设备的全过程管理,每个阶段、每个状态已经阶段和状态之间的转换均要有文件记录,并存档处理。

(二)动态管理

实施动态管理是船机设备管理的必然要求。

其一,船机设备在投入使用后,设备的状态、位置,使用的工程项目和人员均是多变的,随机性很强;

其二,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必然在更多业务上、更大范围内开展操作,甚至要与其他兄弟单位或合作商进行设备互借互用、资源共享,为提高设备使用率、便于调度指挥,实施有规划的养护和维修,加强管理跟踪,必然要进行动态管理。

为实现设备状态的动态化管理,随时随地可视可查。可借助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即是以基础网络为核心借助无线传感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智能嵌入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等核心技术实现物与物的互联。借助物联网技术,能够实时对船机设备进行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决策支持等,因此是实施动态管理的有效方式,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实施全过程管理,避免疏忽和遗漏造成的损失,是提升管理质量和水平的需要,而进行动态化管理则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化解台账化管理弊端的需要,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则最终目的是提升管理效率,使船机设备处于最佳性能状态,最大发挥其效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实施全过程动态管理的原则

(一)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

船机设备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管、用、养、修,保养和维修的目的是为了用好,而要实现保养得当、维修得体、使用良好,这其间管理是核心要务。而使用的首要前提即是安全,应将设备安全放在第一位,安全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养修兼顾”,开展预防工作应做到两点:其一,加强设备日常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对设备提前进行预知、预防性维护保养,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确保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其二,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及设备操作要求就流程,加强施工监督,开展全员安全教育,进行安全操作培训,提高日常安全操作意识。 (下转第98页)(上接第77页)

(二)资料管理坚持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原则

对船机档案资料无论是纸质文件还是电子文件,均要坚持“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安全性”四大原则。

“完整性” 要求船机档案要齐全成套、种类完备,完整齐全的船机档案既满足了技术查考的需要又满足了经济活动的凭证需要;

“准确性” 要求船机档案必须是真实的原始记录,必须与船机设备真实的活动过程相符合,使得船机档案为企业决策和项目利用提供可靠的依據和凭证;

“系统性” 要求保持船机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避免相互重复或者缺东少西,电子档案分门别类、查询方便,纸质档案合理排序,便于调取。

“安全性” 要求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档案管理人员应保证船机档案本身的安全,避免纸质文档老化、丢失、被窃或电子数据库损坏;

其二,涉及到公司商业秘密或知识产权的文档资料,应设置访问用户级别,确保档案信息不会被窃取。

(三)责任到人,全员参与原则

船机设备的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人员,使用、维护、保养、维修均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完成,因此每个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及积极性将直接影响船机设备的管理工作,要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执行,开展船机设备管理评价工作,如从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设备创净产值率、设备维修费用率几个指标进行评价。将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全体动员,全员参与,对船机设备进行全过程的综合管理,以提高管理效率,发挥其设备效能,减少能耗,实现最大化效益。

(四)推进信息化管理原则

传统的台账式管理模式积攒了大量的纸质文档,这些文档资料繁多、容易损毁或丢失,查找不便,信息不及时,花费大量时间和维护成本,难以满足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工作需求。随着互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推进信息化管理成为大势所趋,管理工作迅速向电子化、数据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开展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沟通效率,加强各个部门人员之间的配合,实现信息共享,进行资源再整合。因此,船机管理工作应在原有工作模式基础上,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是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有效途径。

四、结论

船机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工程施工的前期准备,其管理水平和信息化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的施工质量、效率和成本。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央企作为“走出去”的先锋部队,将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工程施工,这对船机设备的安全性能及调配效率提出新的挑战,为此有必要进行船机设备的全过程动态管理,依靠全过程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确保设备处于最佳性能状态,进行安全施工;辅助动态管理,有助于提升管理效率,加强沟通和联系,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进而全面提升企业经营效益,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打下基础,开展国际化竞争。

参考文献:

[1] 中国交通股份有限公司.一带一路专题[OL].http://en.ccccltd.cn/pub/ccccltd/.2016-07-12.

[2] 水贇诚.新时期企业船机档案的全过程管理[J].机电兵船档案,2016,05:9-11.

[3] 宋守君.工程檔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与对策研究——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4,04:364-36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