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 张颢
摘 要:我国的核电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核电站工程建设、调试启动、试运行和运行管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从客观上具备了建立核电建设标准体系的基础条件。2009年国家能源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了《核电标准建设工作规则》和《压水堆核电厂标准体系项目表》并多次修订,这两项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核电标准建设工作开启了新的篇章。为落实能源局文件指导精神,本文对我国核电行业调试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十一五”以来国内核电行业调试启动建设积累的实践经验,是我国核电调试标准建设工作不可动摇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核电站;调试启动;标准体系
1 前言
调试是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前,使安装好的部件和系统运转,并验证其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准则的过程,包括无核反应和带核反应的试验。为了使调试活动能以安全、高效、协调一致以及全面受控的方式进行,必须全面遵循核安全法规和质量保证大纲的有关要求,制订相关标准,把对调试活动管理的原则、方法、步骤都纳入到标准之中,构成严密的调试管理体系。
2 我国核电调试标准发展历程
我国核电发展路线是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式推进的。80年代,我国做出了自主设计、建造秦山30万kW压水堆核电站和引进建设大亚湾100万kW压水堆核电站的战略决策。秦山核电站于1985年3月浇灌第一罐混凝土,1991年12月15日首次并网发电。大亚湾核电站于1987年8月7日正式开工,1994年建成并网投运。在技术方面标准方面,秦山一期主要采用ANSI,ASME系列标准,大亚湾则采用法国RCC系列标准。
2000年左右,我国又先后建设了秦山二期、岭澳一期、秦山三期和田湾核电站,形成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3个核电基地。在秦山核电的建设过程中,形成了EJ系列自主化600MW压水堆核电厂标准,共有约400多项。对于岭澳核电站,主要依托法国RCC系列标准,并在对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探索实施管理自主化。
2005年,以岭澳二期为代表的第二代改进型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批量开工,与岭澳一期相比,具有分岛设计、分包采购、工程建设与生产准备主体责任分离等新特点,同时又引入了数字化仪控系统(DCS)等15项重大技术改进和多项其他技术改进,导致调试在技术、管理、接口模式上更加复杂,但正是由于有了前面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再加上充分的准备和实施过程的有效管理,岭澳二期成功实现了调试技术和调试管理的自主化,为我国打造自主行业标准奠定了基础。
随着核电项目自主化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十一五以来,国家发改委、建设部、能源局等核电主管部门大力推进核电建设标准化工作,不断新编、修订核电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009年10月,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了《压水堆核电厂标准体系项目表》和《核电标准建设工作规则》,其中《压水堆核电厂标准体系项目表》(以下简称《项目表》)是核电标准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项目表》从顶层设计方面规划了我国核电标准体系的整体框架,具体列出了我国近期需要建设的核电标准项目,包括核电建设全过程所涉及的8大领域标准,即通用和基础、核电前期工作、工程设计、设备、建造、调试、运行、退役等680项标准。
同期,以三门核电为代表的AP1000堆型与以台山核电为代表的EPR堆型相继开工,第三代核电技术登上我国核电发展的“大舞台”。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核事故。为保证我国核电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核电主管部门迅速提出升级核电建设标准的要求,其后新投产的机组都进行了相应改进,并在调试阶段进行验证和评估,以满足更为严格的标准要求。
2015年,“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5号核电站和防城港3号核电站相继开工,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三代核电技术进入实施阶段。为做好三代核电技术标准化示范工作,国家能源局要求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在融合“华龙一号”关键设计的同时,加强组织协调和过程衔接,在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的统筹下,健全一套自主的涵盖核电全生命周期的压水堆核电标准体系,支撑我国核电技术和装备走出去。
3 我国核电行业调试实践特点
核电调试过程一般分为:调试启动准备阶段和调试实施阶段。在调试启动准备阶段,主要进行调试组织机构、调试人员、调试文件、调试管理体系、调试物资等的准备工作。在调试实施阶段,安装承包商完成系统安装后,移交给调试部门实施,调试部门根据试验程序逐一完成系统上的试验工作,待系统可用后再按临时运行移交流程将系统逐个移交给生产部门,直至整个机组验收。
3.1 调试阶段划分特点
核电站的调试一般分阶段进行,在继续进行下一阶段试验前应对前一阶段完成的试验项目和试验结果进行审查及评估,判断调试是否能进入下一阶段,并应根据试验结果的结论或因本阶段的一些试验没有进行或未完成等情况,对下阶段的调试工作是否能够开始做出判断。按照核电站调试启动过程,各类调试阶段划分如表1:
从表1对比可见,各堆型的调试阶段划分都符合我国法规要求,将机组调试启动划分为运行前、装料、功率试验3部分。
3.2 调试进度计划体系特点
调试进度计划管理体系是贯穿于整个调试准备和调试实施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计划管理的有效性是保证各项调试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该体系的目的是从调试的角度考虑总体资源调配,建立满足核电工程总体进度的调试进度计划和管理机制,确立进度计划的龙头地位。该体系的主要构成是调试二、三、四级进度计划,总体联调计划,总体试验滚动计划和其他专项试验计划的编制与管理,移交接产控制计划,以及调试进度管理系列程序。构建该体系的重点在于调试进度计划的编制,以及调试进展状况评估机制的建立。各堆型进度计划内容划分对比如表2:
从表2对比可见,各堆型调试进度计划划分基本一致,都为四层,每层的内容也基本一致。
3.3 调试移交接产体系特点
调试移交接产管理体系主要目的是规范从安装经调试到试运行的过程,明确各参与方的职责与分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该体系规定核电项目的调试移交管理与过程控制,包括规范调试移交的准则、建立移交进度控制办法、制定调试移交的信息统计与报告机制,其目的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可控的、可操作的、流程化和高效的调试移交管理机制。
在系统调试阶段,在一个系统(或系统的一部分)安装结束时,调试部门配合施工管理部门审查安装承包商提交的安装完工状态报告,进行现场联检,实现从安装状态(安装承包商负责)到调试状态(调试部门负责)的责任转移,并实施隔离。在试验证明一个系统已具备长期运行能力之后,或者在必须使系统处于长期运行或将其纳入一个總体试验区域之前(主要试验要在总体试验过程中进行的系统除外),要对系统实施临时运行移交过程,完成由调试部门负责的系统调试状态到电厂负责的系统临时运行状态的责任转移。各堆型系统
4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对比可见,在我国核电行业调试实践中,调试组织管理、调试阶段划分、进度计划编制、调试移交过程等各方面的共同点远远大于差异。十一五以来随着我国核电安全高效发展与核电设备国产化比例的不断提高,核电行业调试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正稳步推进并在二代改进型堆型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果,所形成的核电调试NB系列标准必然成为核电行业标准体系的主体与核心,更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设、自主调试经验的总结和传承,对于三代核电发展以及三代核电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邱凤翔,马中杰.中国核电调试标准体系研究及标准判定原则探讨[J].科技风,2015,(10):29-30.
[2]牛宁.多项目下核电标准调试组织体系建立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5,(13):79-80.
[3]付在伟,顾申杰,田林,等.中国核电标准体系建设方法研究[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2014,(3):14-19.
(作者单位:1.中核工程有限公司;2.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