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善忠
摘 要: 鞭箭是五代两宋时期的远程射击武器,廣泛地应用于攻守城及野战之中。目前诸多文献对其描述过于模糊,致使其形制及使用方法难以明了;不少权威工具书的记载甚至出现错误,十分有必要加以厘清。
关键词:火箭;火药箭;鞭箭;火药鞭箭
鞭箭是五代两宋时期的远程射击武器,广泛地应用于攻守城及野战之中。目前诸多文献对其描述过于模糊,致使其形制及使用方法难以明了;不少权威工具书的记载甚至出现错误,十分有必要加以厘清。
鉴于鞭箭与火箭、火药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在讨论鞭箭问题之前,有必要先弄清楚“火箭”和“火药箭”的含义。
一、火箭和火药箭
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中,“火箭”一词,一般有四种含义。一是古典纵火箭。主要引燃物成分为松香、草艾、油脂、硫磺、沥青等。将这些物质混在一起包装后绑在箭杆上,借弓弩等机械力投射出去,目的在于纵火或延烧。这是火药发明前的古典纵火剂通过弓箭发出去的火攻武器。第二类是火药纵火箭。出现于北宋初期,引燃剂成分为硝石、硫磺、木炭,亦即火药混合物。此外,添加油类、干漆、蜡、竹茹、麻茹等辅助剂,制成膏状。将火药包绑在箭杆上,借弓弩等机械力射出,目的也旨在纵火或延烧。由于用火药作纵火剂,因此大大提高了武器的烧夷能力。第三类是传统火箭。出现于南宋,一直沿用到清代,中间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改进。这种火箭是将含硝量较高的固体火药装入纸筒中,筒上部用一层薄泥封闭,筒内开一空腔,筒下留一小孔,插药线(引线)于其中。再将火药筒绑在枪或箭杆上。點燃火药后,火焰和气流从药筒底部小孔喷出,产生反作用力,使该装置自行发射,而不借助于任何机械外力。为了与近代火箭相区别,称它为“传统火箭”,或简称为火箭。第四类是近代火箭。与传统火箭的区别在于其各部件部用金属材料借机械生产方法制成,内部结构较复杂,燃烧室和喷管(常有数枚)形制更为合理,用点火器引燃改进了的发射剂。近代火箭是靠近代科学原理设计的,后来又加上制导、稳定和控制系统,射程和命中率都有提高。[ 1 ]
上述火箭种类中的火药纵火箭,简称火药箭。至迟在十世纪已用于实战,是早期的火器之一。两宋金元时期文献中“火箭”含义的复杂性,须根据使用时间、武器性能和名称等来判断是属于古典纵火箭、火药纵火箭,还是传统火箭。宜认真分析,不可笼统作出结论。
《玉海》云:开宝二年(969)三月,冯继升、岳义方上火箭法,试之,赐束帛。[ 2 ]《宋史·兵制》记载,开宝三年(970)五月,兵部令史冯继升等人进火箭法,命试验,且赐衣物束帛。[ 3 ]《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皆云,咸平三年(1000)八月神卫水军队长唐福献所制火器,其中有火箭。[ 4 ]稍后的咸平五年(1002)九月,冀州团练使石普自言能为火箭,上召至使殿试之,与辅臣同观焉。[ 5 ]综合多种文献记载可知,从十世纪中叶到十世纪末,属于火药箭的发明创制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火药箭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活动尤其是攻守城作战之中。
火药箭按形制与用途,可分为三种类型,常见的是弓火药箭、弩火药箭。
弓火药箭是在一支普通箭的箭头稍后位置,缚一环绕箭杆的球形火药包,火药包外壳由易燃物料制成。除此之外,与普通箭并无异处。宋元时期的多数文献对其着墨不多,也是出于这个原因。《武经总要》卷十三《器图》对弓火药箭的形制构造,有简单记述,并绘有图式(图1)。其文云:“火箭,施火药于箭首,弓弩通用之,其敷药轻重,以弓力为准。”为了确保箭身在飞行时姿态平稳,箭杆必须穿过火药包的中轴线。药包的剂量,依弓力而定。施放时,先点燃火药包外壳,继而引燃包内火药,引起猛烈的燃烧。
弩火药箭与弓火药箭相比,箭身一般都比较粗长,也是在箭头的后面缚一火药包而成。火药包的轻重大小,以弩力为准。
火药箭的第三种类型即是火药鞭箭,这就需要回过头说说鞭箭了。
二、鞭箭和火药鞭箭
《武经总要》是北宋时期最大的百科全书,该书卷十二《守城》专辟“鞭箭”(图2)条云:“鞭箭,用新青竹,长一丈,径寸半为竿,下施铁索,梢系丝绳六尺。别削劲竹为鞭箭,长六尺,有镞。度正中,施一竹臬(亦谓之鞭子)。放时以绳钩臬,系箭于竿,一人揺竿为势,一人持箭末,激而发之。利在射高,中人如短兵。放火药箭者,如桦皮羽,以火药五两贯镞后,燔而发之。”
依文意,鞭箭有如下特征:第一,完整的鞭箭器械由两部分构成,一是长一丈、直径一寸半的大竹竿;二是削尖的六尺长(约合今2米)细竹,装上箭镞,形制近于标枪。两部分依靠竹臬、绳索等勾连。第二,施放过程由两人完成,一人操纵大竹竿,以使其产生足够的弹力;一人握持鞭箭,负责定位定向,在弹力、方向、角度达到最佳的一刹那,施放鞭箭,鞭箭靠竹竿的弹力投射出去。[ 6 ]可见,鞭箭的施放过程中,施竹臬时的“度正中”,是十分关键的,钟少异教授将“正中”理解为“重心”,而非鞭箭的中间,是极有道理的。此外,负责施放的二人熟悉器械性能,密切配合,也是重要之点。第三,宋时有鞭箭和火药鞭箭两种类型。两者形制基本相同,鞭箭箭镞后部加装火药包,即成火药鞭箭。
关于鞭箭的使用,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博士曾复原的鞭箭发射示意图(图3),但钟少异教授指出:李约瑟博士的复原图中,“竹臬”的位置不对,据原文分析,应在箭的重心点上。[ 7 ]笔者认为,钟教授的观点是扎实而可靠的。
4)。[ 8 ]《武经总要》卷十二“守城之法”云:“立牌以自障城及弩台上,并度视远近,施放矢石、火球、火鹞、鞭箭。”据此可知,施放鞭箭一般在弩台上。又云:双梢砲“亦放火球、火鸡、火枪、撒星石。”火枪和鞭箭的形制相近,可以推证,鞭箭确实可用抛石机投射。但是,抛石机的优长在于抛射浑圆重物,动辄需要数人、数十人拖拽绳索。鞭箭形制细长且轻,不适合使用抛石机投射。尽管以抛石机投射投枪或鞭箭,在技术上并不困难,亦有文献佐证,但在实战中,或许采用双人投射方式更为便捷,更为通用。
值得指出的是,《金史·強伸传》中记载有一种“鞭箭”,经考证与此鞭箭大为不同。该书记载公元1231年8月,金元战争中,元兵围攻郑州,金军守将任守真兵败战死,城中人公推强伸代金府事,当时,元兵围攻甚急,城中兵械已尽,只好“以钱为镞,得大兵一箭,截而为四,以筒鞭发之”。此处,所谓鞭筒实为鞭状投掷器,其原理和用法应与筒子箭略似,不过筒子较小、较简单,每次只能发射一支箭。
现存鞭箭史料不多。雍熙三年(986)选两浙兵为鞭箭,次等者为忠节鞭箭,端拱二年(989)并为一,至道元年(995)发此兵援灵州刍粟,丧车重兵器于浦洛河,诏免死,后废。[ 9 ]此处鞭箭可能只是军队名称,与作为武器的鞭箭无关。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十月,殿前都指挥使高琼上鞭箭阵图。[ 10 ]景德元年(1004)二月,真宗于崇政殿观前虎翼军习鞭
箭。[ 11 ]若此鞭箭与《武经总要》所述相同,则北宋曾以鞭箭装备军队,还有专门的教习阵法。另外,《景定建康志》卷三十九《军器》谓都作院记“鞭箭葫芦三百个”,亦说明鞭箭乃其时常见守备武器。
元有“竹槽驾鞭箭,猿臂雕弓弯”[ 12 ]、“白羽装鞭箭,红铜铸叵罗”之句,[ 13 ]依“竹槽”、“叵罗”和“白羽”等词分析,此处鞭箭是将箭安置在竹槽内,属于后世的手抛箭、流星箭一类。发射时箭盛在铜溜子中,手抛铜溜子,箭顺溜子甩出。形制与宋时已颇为迥异。
后人但云鞭箭乃铜溜子所发,对《武经总要》里的鞭箭形制已全然忘却。明代著名兵书《武备志》卷一○二《军资集·器械》云:“射箭之具。竿上缀铜环,谓之溜子,纳箭于溜子而发之,谓之鞭箭。”(图5)后世文献皆袭此说,延及至今。
例一: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版)第12卷第208页左栏:①一种放在竿上所缀铜环(溜子)中发射的箭。明茅元仪《武备志·军资乘·器械一》中:“鞭箭者,铜为溜子以发之。”与袖箭、筒子箭、流星箭一起,统称为杂箭。②宋代步兵的一种。《宋史·兵志一》:“雍熙三年,选两浙兵为鞭箭,次等者为忠节鞭箭。”宋太宗时增设多种禁兵番号,鞭箭属于殿前司的六种步军之一。
例二:《辭源》(商务印书馆1983年修订版)P3370页“鞭箭”条:①武士的称号。《宋史·兵志一》:“雍熙三年,选两浙兵为鞭箭,次等为忠节鞭箭。端拱二年并为一。” ②射箭之具。竿上缀铜环,谓之溜子,纳箭于溜子而发之,谓之鞭箭。见《武备志》一二《军资集·器械》。
综上,鞭箭本有两种,一种即铜溜子所发者,另一种形如《武经总要》所记。前者后人熟知,后者已少有人知晓。故需辨析。
参考文献:
[1] 潘吉星.中国火箭技术史稿——古代火箭技术的起源和发展.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2][11] 宋·王应麟:《玉海》卷一五○;卷一四五.
[3][4][9] 宋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4909-4910页;第4910页;第4589-4590.
[5][10]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51页;第1215页.
[6][7][8] 钟少异.中国古代火药火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0页;第130页;第106页.
[12][13] 元·张宪.玉笥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0页;第1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