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中的石化现象

2017-05-30 06:52:14高春慧
大东方 2017年5期
关键词:对策

摘 要:语言石化现象是中介语最主要的特征,而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中介语是一个普遍且不可避免的现象,所以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语言石化的概念,然后分析了成因,最后根据这些原因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希望这些分析能够更好的学习第二语言。

关键词:语言石化;原因;对策

一、语言石化的概念

石化现象的存在虽然得到了二语习得领域的广泛认同,但许多學者对石化概念的界定却有所不同。石化这一概念是由英国语言学家Selinker首先提出,“语言石化是一潜在机制(mechanism),指无论学习者年龄多大以及无论他受到多少目的语教育,都控制着其中介语中的表层语言运用”。后来许多学者对 Selinker的定义进行了补充和解释。尽管石化的定义不尽相同,然而,大家都公认语言石化现象可以在学习者的任何阶段出现,是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即使在最理想的学习环境中也会出现过早停滞,石化的结果也是比较顽固的。

二、造成语言石化的原因

(1)内因。学习者内在因素是引起语言石化现象的直接原因。例如,年龄;自身缺乏文化融合的愿望。由于不同的社会心理因素,学习者不努力去接受目的语的文化模式;自身没有主动改进的意识。

(2)外因①语言输入与输出失衡。语言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在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中是一种普遍现象。课堂里,特别是大班教学,知识点满堂灌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使语言学习者成为被动的语言接收者。教师大量讲解分析语言点、知识点,或谓之为考点。结果是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背了很多词汇,由于缺乏有效、足够多的语言实际运用,客观上无法保证学生获得完整的语言输出能力和信心。②学习策略不当。Selinker发现学习策略运用不当是导致语言石化的外因之一。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第二语言输入或学习中遇到难点或难的语码时所采用的辅助记忆和克服语码障碍的策略。这些策略可能导致某些习惯的沉淀,而不当的策略会导致石化的产生。这种不当包括“过度概括”和“省略简化”。“过度概括”是指学习者根据已获得的有限的、不完整的目的语的经验和知识,对该语言做出不正确的假设,从而类推出偏离规则的结构。而“省略简化”是指学习者在短时间不能完全消化吸收所学词汇、语法规则,便将其简化为一种简单的系统。③母语的负向迁移。母语的负向迁移是由于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而产生的错误或不合适的目的语形式。④跨文化交际知识缺乏。跨文化交际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在跨文化交际中,影响成功交际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于缺乏目标语民族的文化知识。由于教师只把文化知识作为新课的导入,渗透到具体的词汇教学、语篇教学的意识还不够,缺乏较系统、客观地介绍目的语国家文化,学生缺少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

三、减少石化现象的对策

(1)改善学习策略。学习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也在增长,在比较熟悉的知识领域中,学习者在自发形成策略的同时也在培养和调整策略。但缺乏教师指导的学习策略不一定是有效的策略,倘若形成习惯或不自主的行为,学习者就很难改变。因此,必须根据学习者的年龄、性别、智力、智能、学习风格、学习动机等对学习者进行适当的学习策略的训练。

(2)建立有效的语言反馈机制。教师对学习者的纠正性反馈(corrective feedback)是降低石化现象的主要力量。但近年来,研究者发现决定语言石化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并非来自于教师的反馈,而是学习者对教师反馈的理解程度。如果学习者对含蓄的反馈难以识别时或教师的反馈不够清晰时都可能致其语言错误的石化。无论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知识掌握多全面,当学习者面对比较困难的新任务时,或在紧张、激动的情形下,总会出现类似的错误。

(3)减少母语的干扰。历来认为,母语干扰应尽量排除于课堂之外。当下教师在阅读课、听说课上比较多地运用目的语,但在写作课、语法课和讲评课上,由于担心学生听不懂,则更多地使用本族语。这对运用目的语机会相对较少的我国学生而言是不利的,因为母语干扰是石化的主要来源之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水平、需求和兴趣,设计出学生可接受、可理解性的任务,提供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多种感官刺激,增加语言体验的渠道和方式,尽可能多地接触原汁原味的目的语,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4)加强语言文化知识的渗透与融合。学习者对目标语认识态度及对目标语国家社会人文的了解和喜爱程度,也会构成不同程度的学习动机,对产生语言石化现象有足够的遏止作用。文化蕴藏于从语音、语法、词汇到对话、篇章乃至认知模式的各个层面上。在各语言项目和各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学和社会概况,提供丰富的参照物,通过文化上的对比、照应、等值、区分等手段,使学习者增强文化敏感性,自觉地进入目标语的思维和认知模式中。随着学习者对文化了解的深入,其语用和元语用能力就越强。

参考文献

[1]Selinker,L..Interlanguage [ J].IRAL,1972(10):69-70

[2]范烨.关于中介语对话的研究报告[J]外语界.2002(2)1:9-24

[3]牛强。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J]外语与外语.2000(50):28-31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5]王初明.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要素与外语教学[J].外语界,2001(6):8-12

作者简介

高春慧(1985-),女,聊城大學外语教育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学科教学(英语),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外语学院)

猜你喜欢
对策
输变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常见问题及对策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浮法玻璃气泡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南方小型农机的推广应用对策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26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中华建设(2020年5期)2020-07-24 08:55:58
“住改商”问题与对策之思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