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如意弥勒壶”和佛教的关系

2017-05-30 10:48盛英杰
江苏陶瓷 2017年4期
关键词:佛教紫砂

盛英杰

摘 要 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以来,佛教思想与佛教文化对我国的文学、哲学、艺术,以及民间风俗的变化产生过重大影响。宜兴作为千年古陶都,制作生产出的紫砂壶既有其实用性,又有观赏的价值,不少壶器蕴含着佛教文化,使阳羡的历史文化更加光辉灿烂。

关键词 紫砂;如意弥勒壶;佛教

在历史悠久的中国陶瓷中,紫砂乃是后起之秀。经过历代紫砂艺人的努力,紫砂融入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而佛教思想、佛教人物与紫砂的渊源关系,就是其中一个分支。紫砂泥是深藏于“甲泥”矿中的“泥中泥”。传说紫砂土的发现与广施善缘的僧人有关。一是佛教的功能灵异。时至今日,“五色土”成了名副其实的“富贵土”。徐秀棠大师在2002年创作了大型紫砂雕塑“始陶异僧”,现供奉在富藏紫砂泥的黄龙山麓的大水潭边,让陶都的世代人民不忘其恩泽。僧人法力甚大,对深藏地下的紫砂矿了如指掌,“引村叟,指山中产土之穴”。人们按其指引前去挖掘,果然发现了“五色土”,真可谓佛法无边也,这就是紫砂泥“富贵土”、“五色土”的由来。据明代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记载:“相传壶土初出时,先有异僧经行村落,日呼曰:‘卖富贵土。人群嗤之。僧曰:‘贵不欲买,买富如何?因引村叟,指山中产土之穴,去。经及发之,果备五色,灿若披锦。”僧人让人们以陶致富,体现了我佛慈悲的道理。二是佛教人士在紫砂壶的创始中起到极大的作用,比如著名的赵州法师从谂也把“吃茶去”作为自己修行的偈语。紫砂壶之所以被誉为“世间茶具称为首”,历来受到佛教人士的青睐,原因是用砂壶泡茶能发真茶之色香味。而历代的高僧、居士玩壺、爱壶、藏壶,乃至参与紫砂壶的创作,代代有传人。清代《阳羡名陶录》的作者吴骞,不但把金沙寺僧列在紫砂“家溯篇”之首,还撰写过诗篇歌颂紫砂艺人:“金沙泉畔金沙寺,白足禅僧去不还。此日蜀冈千万穴,别传薪穴祀眉山。”佛教与茶事因缘深长,僧人饮茶、崇茶、斗茶并悟出茶中三昧,茶禅一味。现以这款紫砂“如意弥勒壶”(见图1)为例,谈谈紫砂壶与佛教的关系。

1 紫砂“如意弥勒壶”的造型特点

这款紫砂“如意弥勒壶”精选原矿紫砂泥制成,色泽沉郁厚重、质感丰盈。壶身扁、鼓腹、颈高,圆形盖板十分平滑。壶盖与口沿子母线吻合严密,合成圆线饱满。莲花型壶钮有力,二弯流胥出自然,圆圈把匀势而起,富于灵动。飞处于壶柄下端,有重心下拉之感,壶体虽小,器型稳重大方,不失大度。紫砂“如意弥勒壶”整体骨肉亭匀、收展有度,有一气呵成之畅。

2 紫砂“如意弥勒壶”的刻绘与佛教的关系

紫砂的魅力是多方面的,独特的泥料、独特的成型工艺、多元的文化内涵,构建成一个精彩纷呈的紫砂世界。而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紫砂都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古人借茶修道,今人品茶养性。茶中有禅,禅借茶悟。一水一杯,散淡轻松自我;一叶一芽,宁静和谐自他。禅的意蕴对紫砂的影响至深,这里将如意弥勒伸腰的样子刻绘在紫砂“如意弥勒壶”的壶腹上,体现了佛家以空为大的思想,认为空是一切的根本,是一种大境界,佛教文化与宜兴紫砂可谓源远流长,因缘深长。

3 小 结

紫砂壶与佛教的结合,是许多制壶艺人的一个方向,例如这款紫砂“如意弥勒壶”,它将如意弥勒的样子刻绘在壶腹上,也算一个鲜明的例子。壶刻弥勒佛状,弥勒笑口大开,露出两酒窝,左手握一佛珠,右手托一元宝,壶嘴置于佛腹部,柄于背部,造型别致、生动有趣,予以世人开心生活的启示,这也许就是佛教予人们最重要的精神指导:人生匆匆几十年,何不以乐为之?

参 考 文 献

[1]吴利民.漫谈紫砂与佛教文化[J]佛山陶瓷.2012(10):60,63.

[2]中佛协副会长学诚法师接受新浪佛学频道开通访谈[J]法音.2012(11):66-70.

猜你喜欢
佛教紫砂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亦步亦新
——紫砂·九隽”作品选登
佛教艺术
徐日昇的中国佛教观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如意的语言——浅述紫砂作品“四方如意壶”的创意构造
敦煌佛教疑僞經疑難字詞考釋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