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

2017-05-30 05:43:36苏道明
大东方 2017年5期
关键词:干事领导国有企业

近年来,国有企业领导干部队伍中存在“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或“不敢作为”现象,不仅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而且在不同程度上贻误了国有企业创新改革攻坚事业的大局。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仍然没有跟上节奏,有些错误情绪还在干扰国有企业发展大局。部分基层干部把“干事”当做“出事”的原因,这种心态导致一些国有企业的工作陷入“应付”的状态。有的怕得罪人,不敢硬碰硬,怕冷了人情。有的认为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就不错,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长期以来,我们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抱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少干事就少犯错,少犯错就是好人”等消极观念。试想,如果领导干部在思想和行动上如此平庸,国有企业如何发展和进步?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党性意识淡薄和担当精神缺乏。

科学发展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在探索过程中,犯错是难免的。因此,应通过“容错机制”来保障创新者无罪,保证创新的“领头羊”不致成为“替罪羊”。而全会上所提的关于容错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旗帜鲜明地为那些苦干实干、改革创新、不谋私利,集干净与干事于一身、勤政与廉政为一体的干部撑腰鼓劲,有利于调动、释放领导干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积极关注领导干部改革创新的进程,准确把握其间出现失误的程度,客观、公正对改革创新干事创业中因缺乏经验出现一般性偏差和失误的,帮助总结教训,从而在国有企业内形成“为敢于担当者而担当”的改革氛围,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同时也坚决让乱作为、不作为、不善为的干部腾出位子。容错纠错机制就是要消除不敢越雷池一步的畏惧公理,营造一个宽松、宽容、和谐的干事创业环境,为改革创新鼓劲。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花都区国有企业如何进行改革创新?如何建立及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

花都区国有企业转制是一项在国有企业中进行改革创新的全面工程。由于企业转制改革改变了原有的收入和分配方式,各方面利益关系变动较大,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种矛盾也比较突出,企业的持续稳定经营、职工的遣散安置等问题,随着转制的不断深入,所触及的各种矛盾也依次表现出来,日渐严重。但部分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依然将企业放置在计划经济的企业文化中,缺乏担当精神,抱着老旧思想,在工作中抱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少干事就少犯错,少犯错就是好人”等消极观念。而且还出现不干事、怕干事的思想,把干事当做出事,工作陷入“应付”的状态。

区国有企业转制改革迫在眉睫,只有隨时代而发展的企业才能够在竞争中取胜,因此加强我区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对其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管理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管理创新理论在不断地吸纳新的内容,这一概念在不断地更新,虽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这一理论永远不会被淘汰。

如今,我国政府已经从政策层面对此表示支持,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对国有企业而言,也要积极转变思维,不要惧怕创新失败,而是要宽容创新失败,甚至是鼓励创新中的试错并将其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只有这样,创新才能成为企业不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在经济新常态下,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而对新情况新问题,没有先例可循,只能摸索前进,对于前进、创新过程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要区别对待,宽容失败,允许试错,有错必改,特别是要为勇于改革创新者撑腰,倡导“为敢于担当者担当”的精神。大张旗鼓地支持敢于担当者,这对于激发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大有益。

首先,要着力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还要理直气壮地整治为官不为者,研究制定能上能下特别能下的界定标准和具体程序,坚决让乱作为,不作为,不善为的干部腾出位置。

其次,要充分认识制定容错免责机制,成为敢于担当者担当的重重举措。改变企业文化,创新是一种探索性的实践,充满艰难和风险,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对于企业的领导者而言,除了需要鼓励和支持创新,更需要宽容失败,甚至要在企业内形成一种鼓励创新失败的文化。领导干部要敢于先行先试,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这样,就需要一方面,为那些苦干实干、改革创新、不谋私利,集干净与干事于一身、勤政与廉政为一体的干部撑腰鼓劲,有利于调动、释放领导干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积极关注领导干部改革创新的进程,准确把握其间出现失误的程度,客观、公正对改革创新干事创业中因缺乏经验出现一般性偏差和失误的,帮助总结教训,从而在企业内形成“为敢于担当者而担当”的改革氛围,形成创新改革攻坚事业的大局。

但应该值得注意的是,实施“容错机制”时,要避免将其演变成个别人独断专行、谋求私利的“挡箭牌”。这就必须在建立“容错机制”的基础上,同时,还要配套建立纠错机制,形成宽容失败,允许试错、有错必改的一整套机制。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如果把有关改革方案和创新内容公布于众,让公众知情、参与、监督、献计献策,通过严格的专家论证、公众听证会、人大审议,就能尽量避免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更可以保证少犯错误。

在我区,为解决好区国有企业转制过程中突显的各种矛盾这一问题,主管公司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并成立了矛盾调处小组。任命一些苦干实干、改革创新、不谋私利,集干净与干事于一身、勤政与廉政为一体的干部为矛盾调处小组成员。小组成员仔细调处,本着不怕错,在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的新企业文化精神,在企业内形成“为敢担当者而擔当”的改革氛围。

调处小组作为广大职工的忠实代表,做到了真正关心广大职工的疾苦,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努力为广大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妥善进行了国有企业转制改革中职工的安置工作,维护了社会和企业的稳定。

通过以上国有企业的转制改革,充分证明了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一体化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激励领导干部大胆创新创业的作用,促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促进经济的腾飞。

作者简介

苏道明(1980-),女,助理政工师。

(作者单位:广州都陶瓷厂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干事领导国有企业
争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大干部
公民与法治(2022年5期)2022-07-29 00:47:32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32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军工文化(2017年1期)2017-03-14 10:11:20
领导致辞
印刷经理人(2016年9期)2016-12-20 16:02:55
为担当者担当,让干事者无忧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干事创业要“五劲”共使
不能比领导帅
小说月刊(2014年12期)2014-04-19 02: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