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与格林卡《夜莺》作品分析

2017-05-30 05:43:36周昕颖
大东方 2017年5期
关键词:夜莺李斯特

摘 要:兩首同名《夜莺》钢琴改编曲都是由同一首作品改编的,但由于李斯特与格林卡的创作背景与音乐风格的不同又呈现出了他们各自的特色。本文通过对李斯特与格林卡同名钢琴改编曲《夜莺》的钢琴作品分析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两首同名作品的异同点,对之后夜莺的教学研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夜莺》;钢琴改编曲;李斯特;格林卡

李斯特这首《夜莺》是单三部曲式,并且有引子和尾声部分。也是用变奏的手法来创作的,全曲小巧精致浪漫抒情。引子部分由乐曲前14小节组成,2/4拍,升f小调。速度相对比较慢,演奏时比较自由,即兴性比较大。旋律一开始右手高声部不断地模进,仿佛在模仿夜莺的鸣叫声。到第10小节,引子开始向主题旋律过度,为主题段落做铺垫。格林卡的《夜莺》引子部分是前4小节,一开始左右手的两串长琶音,给人宁静安详的感觉仿佛描绘着寂静的夜空,为接下来夜莺歌声的出场做铺垫。整个引子部分力度有强到弱,最后在三级和弦上结束。引子部分情绪柔和优美动人。

李斯特的《夜莺》主题部分是第5小节至第40小节,2/4拍的单二部曲式,第一部分旋律抒情优美,具有典型的俄罗斯民间音乐风格。第二部分相比第一部分速度有所加快,旋律稍微有些舞曲的风格。主题在最后做了一个渐慢结束。第一部分是全曲的第15小节到第35小节,调式调性转到升c小调,旋律十分抒情优美。一开始主旋律在右手上,左手用柱式和弦的伴奏织体,使整个旋律更加的饱满生动。从第24小节开始主旋律转移到了左手部分,右手通过叠加八度是伴奏方式加强和声效果,节奏用的一开始的三连音,使夜莺的鸣叫声贯穿旋律。到第27小节主旋律又回到了右手部分,高音部分一连串的32分音符,非常清脆,能感受到一种欢快喜悦的情绪。在第一部分的最后,左右手交替弹奏简单音符,模仿夜莺的鸣叫声,仿佛夜晚夜莺正在深情的对唱,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第一部分整体节奏相对缓慢,旋律优美。第二部分是全曲的第36小节到第73小节,为升f小调。与前面相比这一部分的速度相对加快,旋律也从之前的优美抒情,转变为活泼欢快的情绪。第二部分的右手高声部几乎一直用四五指颤音来作伴奏织体,左手是音程的大跳,主旋律开始在右手的中部出现,最后以右手的下行半音阶跑动结束。第二部分整个旋律速度稍快,伴奏织体也用了十分欢快的一拍四个节奏型,生动的描绘出了夜莺活泼可爱、调皮开朗的形象。第三部分是全曲的第74小节到第106小节,升f小调。前八小节呈现主题旋律,伴奏织体采用的分解伴奏及加花。之后通过对主题旋律进行多次变奏,呈现了夜莺充满活力的形象。第82小节右手再现主题旋律,但是改变了伴奏织体。第88小节对主题旋律元素加以变奏,通过对主题旋律的不断变奏、推进,将乐曲旋律一步步带入高潮。第103小节,旋律右手下行华彩性快速跑动,再次完美的呈现了夜莺让人回味的美妙歌声,形象生动。

格林卡《夜鶯》的第一变奏为全曲的第42小节至第75小节,为单一部曲式,第一句主旋律在中声部,右手一连串下行音阶,就像是夜莺在寂静的夜空鸣叫。第二句主旋律回到高声部。第二三句加了装饰音,推动旋律的进行。第一变奏最后结束在一个三和弦上。第二变奏为全曲的第76小节至第101小节,单二部曲式。用了许多装饰音,其中又包含了典型的俄罗斯民族舞蹈的节奏特征。前两句右手的六连音,像是在模仿夜莺的歌声,而后的主旋律又出现在了左手,低沉宁静。第二部分的速度要比第一部分稍快,主旋律巧妙融入到了高声部旋律中,一连串的音一气呵成最后在高八度音上完美结束。第三变奏为全曲的第102小节至第149小节,复二部曲式,调式调性发生了变化,从e小调赚到了E大调。旋律优美,富有歌唱性。第一部分主题旋律问答式。第二部分主旋律在高声部,模仿夜莺如诗般婉转的歌声。整段旋律用的伴奏音型是三连音,描绘出坚定果断的形象,整个旋律情绪柔和婉转,表达了俄罗斯劳动人民善良温柔、热爱生活的情感。第四变奏为全曲的第150小节至第165小节,复二部曲式,又回到了e小调,非常简短的一段旋律。第一部分是一个过渡,通过左右手的完美衔接奏出主题旋律。整个第四变奏坚决果断,描绘出一种英雄的气概。

李斯特《夜莺》的尾声部分是从第106小节至结束,依旧还是升f小调。速度又回到了第一部分,情绪优美、柔和。第106小节再次出现主题旋律,与第一部分形成完美呼应。第114小节右手一个高音部分的长颤音,就像夜莺从眼前慢慢飞向远方。之后的一段下行分解和弦慢慢将旋律收到了最弱,最后“pppp”的两串琶音若有若无的弹出,仿佛夜莺渐渐飞出了画面,却让听众依然沉醉在美妙的音乐当中,无限回味。

而格林卡《夜莺》的尾声为全曲的第166小节至第261小节,复三部曲式。旋律与主题相呼应,调式调性从小调转到大调再转回小调结束。尾声的旋律十分活泼,富有激情,结束的和弦辉煌完美。旋律通过多次的变化反复,表现了作者的浓厚的民族哦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总之:两首同名作品《夜莺》,虽然都改编自同一首作品,但风格却各有千秋。通过对李斯特与格林卡创作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诠释和演绎这两首作品。格林卡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民族气息,但又融入了西方音乐的一些元素。李斯特的《夜莺》保留了原曲的许多主题旋律和音乐素材,结合自己精湛的创作技巧

参考文献

[1]钱仁康.外国音乐欣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M.P.泽齐娜.俄罗斯文化史「M].刘文匕、苏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召仔义强.钢琴技巧指导法「M].台湾:全音乐谱出版社,1983.

[4]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

[5]土程麟.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的演奏与教学研究[硕士].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9.

[6]李栋.浪漫主义与李斯特的钢琴音乐[硕士].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

周昕颖,女,汉族,1994-,山东淄博人,聊城大学在读,2012级音乐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钢琴表演。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

猜你喜欢
夜莺李斯特
夜莺
夜莺和喜鹊
我不是夜莺,亦不求玫瑰
夜莺
学生天地(2020年11期)2020-08-25 09:15:46
对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版本演变的思考
乐府新声(2019年2期)2019-11-29 07:34:30
我请鸽子来吃饭
幼儿园(2019年7期)2019-09-05 17:49:18
夜莺
一万种夜莺
保持肃静
小小说月刊(2013年6期)2013-05-14 14:55:19
即食凉拌菜中单增李斯特菌生长模型的建立
食品科学(2013年15期)2013-03-11 18: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