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玲君
摘要:课外体育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的重要途径。那怎么才能有效的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课呢?现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其他兄弟学校的操作方法,讲讲如何管理和安排课外体育活动课才能更好更有效的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课;管理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锻炼的一个主要时间段。为此合理的安排课外活动课显得异常重要。
一、安排课外体育活动课的技巧:
(一)同一幢楼同一层楼的班级安排在同一时间
课外体育活动课活动的项目较多,学生也很难统一管理,所以肯定有部分学生在教室进进出出,影响隔壁班级同学自修或是上课,为此把同一楼层的班级安排在一起,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个弊端,使玩的学生可以玩的尽兴,学习的同学不受外界干扰。
(二)有体育课的班级不再安排课外体育活动课
每周两次的体育课,体育教师基本上在课上已经安排了适量的体育活动,在没有体育课的日子安排课外体育活动课,这样可以更有效的提高学生活动的效率、质量,所以我们把这些时间、器材和场地留给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尽量做到每位学生每天能够锻炼一小时的。
二、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得出了以下3个较好的操作方法
方法一:学生凭校牌等有效证件借器材。(见表1)
1)具体操作:借器材时,学生上交校牌等有效证件,教师把校牌放在特定位置,比如放在桌子上,一排放10張,第一排为1——10号,第二排为11——20号,依次类推,然后把相应的器材给他,并报给学生一个号码,如:王强,1号,羽毛球2副,教师在登记表上做好登记(表格一)。归还器材时,学生只要报出自己的小号码就可以了,简单方便效率高。如果学生不能按时归还器材,或者是器材被损坏时,学校做出相应的处理。如:没有按时归还器材,这位学生就停借一个星期;当器材丢失或损坏时,则照价赔偿。
2)优点:因为是个人负责制,所以学生基本上都会按时归还器材,同时也会更爱护和保护器材,减少器材的损坏和丢失,有效的延长器材的使用寿命,减少学校的开支,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
3)缺点:如果人数过多的话,排在后面的学生要等很长时间,使得运动时间减少。所以这个方法较适用于中小型学校,对于大规模的学校很难操作,人数过多,时间来不及,影响锻炼效果。
方法二:体育委员凭证代表班级借器材。
1)具体操作:每个班级发一张器材管理证,要求由体育委员负责,班长协助。课外体育活动课前,体育委员先统计好班级需要的器材。借器材时,体育委员上交器材管理证,教师把器材管理证放在特定位置,比如放在桌子上,一排放10张,第一排为1——10号,第二排为11——20号,依次类推,然后把相应的器材给他,并报给体育委员一个号码,如:高一(3)班:1号,篮球3只,足球1只,羽毛球8副,乒乓球6副,教师在登记表上做好登记。归还器材时,体育委员只要报出自己班级的小号码就可以了,简单方便效率高。如果所借班级不能按时归还器材,或者是器材被损坏时,学校做出相应的处理。如:没有按时归还器材的班级将停借一个星期;当器材丢失或损坏时,班级照价赔偿。
2)优点:有利于培养个别学生的能力,突出体育骨干的作用;增强集体责任感;减少借器材的时间,减少工作量。适合各类学校。
3)缺点:因为是班级负责制,所以易造成器材丢失或损坏,严重影响器材的使用寿命。但是如果体育委员很负责,在加上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这个操作方法是比较合理和方便的。
方法三:班级器材自己管理。
1)具体操作:每个班级一个带锁的箱子,钥匙由体育委员管理,箱子里面放有适量的器材,到有课外体育活动课的时候,体育委员打开箱子,学生可在自己班的箱子里自由选择进行练习。
2)优点:简单方便,效率高。
3)缺点:要有足够多的器材,如果采用一、二两个方法,那么课外体育活动课的器材和上体育课的器材可以通用。如果采用这个方法的话,课外体育活动课的器材不能用于上课了,所以要有足够多的器材。另外,因为器材是班级的共有财产,所以学生对器材不是很爱护,易出现损坏和丢失,严重的影响器材的使用寿命,所以在采用这个方法之前,班主任应协助体育教师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振波.浅谈中学课外体育活动[J].新教育,2009(2):64-64.
[2]邵敏,刘闯.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4(21):17-18.
(作者单位:余姚市梦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