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培
摘要:猪高热病又被成为猪高热综合征,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极高的一种猪类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单凭药物治疗痊愈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需要利用综合防治技术结合药物治疗的方式,才能够有效的控制这类疾病对猪身体健康的危害。
关键词:猪高热病;综合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5-0037-01
1猪高热病的发病特点
猪高热病一般会在春末夏初季节发病,病症出现突然且病程长,会给养殖户的正常养殖工作带来较大困扰。一般成长期猪的发病率较高,但是仔猪也会存在发病的可能性。临床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如果出现滥用药品进行病情控制的现象,还会加剧猪的死亡时间,使整个猪场的猪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猪高热病的临床表现
猪高热病在爆发以后会使猪的体温持续升高,并且伴随精神极度萎靡和进食量大量下降的问题,使猪的皮肤会由红色变成紫色,少数毛孔伴有出血的症状,猪的饮食量不高所以排泄物少,大便干燥,身体肿痛会使猪出现呼吸沉重,闷哼的现象。母猪的产仔量量会降低,严重时可导致不孕或者死胎现象。仔猪的身体抵抗力低,因此一但染病死亡率也会比成年猪要高出很多,发病明显,会很大程度的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3病原分析
对死猪进行解剖,并且采取病猪分泌物进行实验室研究,发现猪高热病主要是由于各种病菌和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病猪气管内有黄白分泌物,肺部充血显现出花状斑点;胸腔存有少量的淡黄液体;胃肠内物质稀疏,结肠出血量大;膀胱内部存有淡红色尿液;肝脏表面肿大有乳白色坏死灶。
4病原诊断
进死猪的病料进行实验检测。猪高热病包括了猪繁殖综合性病毒、猪瘟病毒和伪狂犬病毒,采用荧光染色法进行试验检测,对病料细菌直接运用分离技術进行鉴定。通过病原的实验室诊断,结果可以发现细菌混合感染是造成猪高热综合征产生的根本原因。临床研究中检查发病猪场症状、病学特征和病理组织,可以认定猪高热病发生90%原因是由于附紅细胞体病和流感混合感染;50%原因是流感和蓝耳病混合感染。
5猪高热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猪高热病的发病原因复杂,且多数都是由于各类细菌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所以个别病毒针对性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还是应该以综合防治原则为主,进行外界环境和物理层面的养殖管理,提升养殖场的卫生条件,增加消毒的面积和时间,加强健康饲料养殖提升猪场猪群的整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实现控制疾病传播的目的。养殖户要提前为猪场的猪注射抗生素,并且通过血清的防治能够有效的提升防治的效果,使猪场的猪高热综合征防治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5.1加强猪场的卫生消毒
养殖户必须提升猪场疾病预防的意识,在饲养环节必须认真的做好猪场的养殖管理,从环环境方面控制疾病的发生率,制定出有效的疾病应急措施,保证饲料产品的质量;改善猪场的环境条件,实现猪群密度管理,以保证猪群的发病率能够有所降低。养殖场需要坚持自养原则,并在猪进出环节做好严格把关,预防带有病毒的猪进入养殖场给其他猪的健康带来威胁。发现病毒后的第一时间应该采取隔离措施,及时的隔离和加强卫生消毒,控制病情的传播,死猪要及时进行焚烧或者掩埋,以免病毒通过其他介质传播,造成猪场的猪受到疾病的威胁从而使养殖户产生一定的经济损失。重视卫生消毒、做好污水处理工作、防止病原的扩散、切断病原传播路径、杀灭病原体等都是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5.2加强整体防疫能力
猪养殖场主要根据场内猪的数量、猪实际身体健康情况和猪场环境情况等制定出疾病的防治方案,并且调整疾病的免疫程序,对其他类型的疾病都要做到早预防和早免疫。定期对养殖场的猪进行采血检测,及时了解猪的抗体情况,以确保免疫程序能够起到一定的疾病免疫效果,坚持一猪一针原则,降低人文原因使病原大面积传播现象发生的机率,把卫生防疫提到猪场日常管理工作的首位,以保障猪高热病综合防治效果得以有效提升。
5.3药物预防
虽然单纯的药物治疗对猪高热病的效果不是很明显,但是将综合防治技术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对猪高热病进行治疗,就能够达到很高的治疗效果,降低猪高热病的死亡率,提升猪群的整体免疫力,使病猪可以及时的恢复健康。
5.4血清控制
研究表明猪高热病发生时血清治疗的效果极高,因此应该被养殖场广泛的应用于猪高热病的防治工作中。
经过病原的分析和病情的防治,可以总结出几点猪高热病的综合防治对策。首先,防治药物可以选用清热解毒药;其次,猪高热病发生后应该及时的降低猪的体温,然后配合药物治疗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