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仁杰 徐兴春
他是一个特别的人,20多年来,一心从事公益事业,将国家发的36万伤残军人抚恤金全部用于帮助困难群体;他又是一个很“不幸”的人,因为做好事,不仅耽误了自己的前途,还差点搭上性命,更要面对妻子的离世。然而,这一系列变故,并没有放慢他做好事的脚步。他说:“我是一个死过一回的人,对生命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感悟。我追求生命的意义,想在自己下一次闭眼的時候,能无悔于这一生。”他就是优秀伤残退伍军人、山东省沂南县烟草分公司职工李先军。
一
1993年,18岁的李先军怀揣梦想光荣参军,成为某炮兵团的通信兵。他牢记父辈的嘱托,苦练军事技术。经过两年部队生活的历练,李先军被评为优秀士兵,多次受到团营嘉奖,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5年,全团决定保送7名战士上军校,李先军就是其中一个。
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训练完返回营地的路上,李先军看见一辆运送砖块的车卡在泥坑里,司机猛踩油门仍无济于事。见此情景,热心的李先军二话没说就去帮忙推车,砖块突然塌下来,结结实实地砸在了李先军的身上。
那段经历已过去了20多年,如今回想起来,李先军仍心有余悸:“我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里。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医生紧急给我做了开颅手术。”由于救治及时,李先军保住了性命,但是砖块击打造成颅骨一处破碎,终生缺失。因此,李先军不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还失去了上军校的机会。
面对前来看望的首长,李先军说:“作为军人,群众有困难出手帮助是应该的。我是为人民服务受的伤,感到很光荣。”
也许正是因为做了这些“应该的事”,也许正是这意外后的“第二次生命”,李先军走上了公益之路,成了同事、朋友们眼中的“公益人。”
二
李先军退伍回乡,到沂南县烟草分公司工作。在这里,李先军把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帮扶资助困难群体的公益之路自此开始。
李先军被评为二等甲级伤残军人,每年享受国家伤残补助金2万余元。然而,李先军没有把这笔钱用来治病养家,而是用在了帮助他人上。
陈鑫是李先军资助的一名贫困学生。她3岁时,身为退伍军人的父亲因见义勇为而牺牲。母亲改嫁后,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生活十分拮据。2013年,陈鑫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却没钱交学费。李先军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找到陈鑫的爷爷,提出要资助陈鑫读完高中、大学。“我资助陈鑫,除了想帮这孩子完成求学梦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陈鑫的父亲曾是名军人,他的英勇事迹让我打心眼儿里佩服,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帮助这个孩子!”就这样,陈鑫成了李先军的“女儿”。
陈鑫眼中的“新爸爸”很负责任——他不仅为自己提供学费和生活费,还经常去看望她的爷爷奶奶,并接她回家吃饭,让她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李先军却觉得自己很不称职——每年资助2000元钱,这是他目前能为陈鑫做的“最大的事”。
同时,李先军还资助了山区的6名贫困儿童和留守儿童,每年和妻子、孩子一起,为他们送去棉袄、爱心书包和《雷锋的故事》等书籍,陪他们讲故事、谈心聊天,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李先军做的好事中,很多都是日常发生在身边的事。一次,李先军在指导烟农栽烟时,一位60多岁的大娘突然晕倒在烟田。他立即开车把老人送到县城医院,又叫来妻子陪床、买饭,自己则又回到了栽烟现场。晚上,他回到医院替老人结清医药费,和妻子一起把老人安全送回家。这位湖头镇陆家哨村的陆大娘逢人便说:“李先军好人啊!是他给俺垫付的医药费呢!”
2014年3月,李先军住院期间,发现同一病房一位叫于相贵的老大爷,因为儿子在外打工,只有老伴一人照顾,吃饭也很简单。于是就让妻子每次送三个人的饭菜,那两份送给老两口吃。有一天,患有严重颈椎病的于大爷又摔了一跤,不能下床走动,医生建议进行手术,把老两口愁坏了。李先军便拖着伤体,请来骨科专家仔细诊断,对老人进行科学保守治疗。他出院后,还惦记着于大爷的病情,隔三岔五去医院看望陪护老人,直到出院。后来,于大爷专门委托儿子到李先军单位送来了“助人为乐,正义卫士”的锦旗,以示感激之情。像这样的好事,李先军到底做了多少,真是难以数得清。
20多年来,李先军一心投身于公益事业,将国家发放的伤残补助金和部分工资共36万余元,用于购买物品慰问敬老院老人、困难群众、老战士,资助家庭贫困学生等。
三
李先军一心扑在工作和公益事业上,对家庭却照顾得不够。2009年腊月,年仅35岁的妻子在雪天外出置办年货时,不幸遭遇车祸去世了。妻子走了,留下了他和10岁的儿子。“也许自己平时多关心一下家庭,爱人也不会离去。”为此,他常常自责自己。
命运虽然对李先军有些不公。但他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振作精神,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一如既往地走下去。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和上学的孩子,2012年,李先军组建了新的家庭。妻子、孩子和他一样,业余时间都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
李先军的生活并不很宽裕,大儿子正上中学,小儿子还在幼儿园,妻子失业下岗在家,家中上有老下有小,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
“我把伤残补贴都捐了出去,有时候还会拿出一部分工资。这些年来,妻子和孩子都没怎么添置过新衣服……说实话,我觉得挺对不起他们的。”说到这些,李先军难掩愧疚之情。
就是这样的境况,李先军在中国红色文化促进会开展的“全国抗战纪念地万里行”活动上,以“红嫂家乡烟草公司一家人”的名义,向促进会捐款2万元,支持这次“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活动。
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众人携手才能为社会做更多的实事。李先军召集身边的爱心人士成立了“大爱沂蒙志愿服务队”,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现在的150多人。他们为白血病儿童捐款、看望孤残老人、儿童……
“我们一家都与部队有着深厚的感情,我特别想为老兵们做些事。”李先军说,“临沂是革命老区,有很多老兵。现在生活好了,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在革命年代的流血牺牲。我想寻找那些仍然在世的老兵,为他们多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
李先军先从关心身边健在的老兵生活做起,并在网络和当地报纸上发布寻找老兵的帖子,加快这项工作的进程。
李先军用爱心温暖着一个个需要帮助的人,将大爱播撒在了蒙山沂水间。他也先后被评为“临沂好人”、临沂市第五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临沂市优秀青年志愿者、“山东好人”,并入围“中国好人榜”。
“如果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在得到帮助时,都能以十倍、百倍的力量回报社会,我们的社会必然会变得更好。”采访结束前,李先军再一次提到了他的公益理念和精神价值追求。他说,他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引导他的孩子和资助过的困难学生做公益,将“公益接力棒”永远传递下去。
责任编辑 马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