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梅 姜玉平
[摘要]文章分析了19世纪50年代全面学习苏联的历史背景下,交通大学参照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分别从组建教学组织、制定教学计划、改革教学环节、开展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的全面教学改革。这一教学改革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推动了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建设。但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培养目标过高,专业过细,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交通大学;教学改革;成效;弊端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7)07-0152-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707029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在政治、外交上采取“一边倒”的政策,全面倒向苏联,同样在教育上也要求引进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以培养工业化和其他建设事业所急要的专业人才。1949年10月5日,刘少奇在中苏友好协会成立时指出,中国革命是“以俄为师”的,今后建国也必须以“以俄为师”,从苏联学习教育学[1]。这一时期,由于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教育的发展几乎重复了半个世纪以前走过的路,学习目标单一而集中,完全是以苏联为榜样并在政府主导下的模式移植过程[2]。在这种形势下,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并且各个高校全面学习苏联教学经验,建立新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体系。该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基本满足了大规模工业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特别是苏联援华的“156项工程”,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990年以来,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中国高校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对这一问题的深刻反思。专家学者也对一些高校进行了研究[3],如吴惠凡、李滨、鲍欧、赵阳辉对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等高校展开了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949年以前它是一所深受美国模式影响的工、管、理相结合的著名大学,1949年后学习苏联教育模式,变为了多科性的重工业大学,前后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截止到目前,学界对此校还没有过系统的研究。鉴于此,本文对交通大学学习苏联经验进行教学改革的情况做一梳理与回顾,总结在这个过程当中的得与失,希望能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反思与借鉴。
一、交通大学进行教学改革的背景
交通大学的前身是1896年由晚清实业家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主要是一所专门培养从政务商人才的新式学校。1907年,学校开设铁路专科,开始向近代工科大学转型。进入19世纪30年代,学校顺应科学与工程结合的趋势,突破单一的工科办学模式,加强了理科建设,形成了以工为重点,理为基础,兼重管理的办学体系。到1949年时交通大学已是一所工理管相结合,以工为主的综合性学校,设有理学院、工学院、管理学院、电信研究所和17个系、1个专修科。
1951年11月,教育部制定《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1952年9月在苏联专家的直接参与下,高教部参照苏联的教育体制,以华北和华东两区为重点对高等院校进行了院系调整。调整的总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与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逐步创办函授学校和夜大,并在机构上为大量吸收工农学员进入高等学校准备条件”。交通大学也是调整的高校之一,调整后的交通大学成为“多科性工业高等学校”,取消了理学院、管理学院,在原来工学院保留下来的机械、电机、造船3个系基础上,组建了7个系,18个专业,14个专修科。此后,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交大又陆续进行了局部的调整。院系调整和专业设置与当时苏联帮助我国建立的工业体系与工程项目基本上是相适应的。
建国前,交大的教育模式基本以美国为样板,推崇“博雅教育”,也就是所谓的培养通才,该教育模式所建学科与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联系不是很紧密,甚至有点脱离中国实际,学生毕业后不能马上适应工作需求。学习苏联后,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在培养专门人才上与当时整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相适应,学生进入企业能够马上胜任工作岗位。因此需要将“通才教育”改为“专业教育”,工科院校按产品或工艺设立专业,而国内尚无此经验,聘请苏联专家进行教学改革就成为当时的主要途径。
二、交通大学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交通大学在1952年完成的院系调整,只是组织与体系上的调整,属于形式层面,真正教学内容的改革則是在苏联专家来到中国之后实施的。五十年代交大共聘请了26位苏联专家,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学校的组织架构、教学制度全面引入苏联的模式,设立教研组、制定并完善各类教学文件、改革学制、掌握苏联各教学环节等,学校的性质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组建教学组织
解放前,按照英美的大学体制,交大在学校之下设学院和二级系。学校的教务部门只在教务长下面设一个注册组,主要负责排课和学籍管理,而系是教学组织。当时的教师基本上不受多大的约束。学习苏联后,学校撤掉了学院一级,把系改为教学行政组织。按照教育部1960年8月《高等学校暂行规程》中的规定,各校在系下面设立教研室(组)。教学研究室(以下简称教研组),为教学的基本组织,由一种课目或性质相近几种课目的全体教师组成。
交大的教研室自1951年的秋季就已成立,但是工作仅限于教材提纲的交换意见,连定期的开会都没有,经过1952年的院系调整,原有的教研室和教学小组进行了改组,于1952年9月又重新成立。成立之初,因为开课的时间比较仓促,教研室的工作极度被动。突出表现是急于选择教本,编写教材或讲义,对于采用苏联教材热情过高,四面发出电报订购教材。甚至出现了有的班级已经开课了,但教材还没有到的情况[4]。学生的情况是先生教了课,学生不懂或完全不懂。教师方面,由于教研室活动无经验,会议过多,必须及时赶编教材,改善讲授和加强辅导[5]。1952年年底到1953年,学校采用和试行各种办法努力克服忙乱的局面,制定了若干工作和教学制度,修改教学计划,改善教材和教授方法。教研室试行集体领导分工负责,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召开师生座谈会,讲授方法座谈会,了解情况、交流经验,并适量控制讲授和辅导时间[6]。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与调整,教学脱节的现象基本上克服,忙乱的现象也减轻了,工作和教学秩序逐步安定下来。
1952年,交通大学共有56个班、14个专业教研室、5个普通教研室、6个普通技术教研室 。教研室人数最多的有29人,如电机原理教研室;最少的只有4人,如企业组织与计划及保护防火技术教研室。教研室的设立,为各个专业的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提供了便利,也为苏联专家全面指导学科建设提供了便利,同时教师教学走向了集体化,单独的教学行为已不再可能,这与当时生产劳动的集体主义原则是一致的。
(二)制定教学计划
在经历了院系调整之后,高教部还没有制定出统一的教学计划,交大参照苏联相同专业的教学计划,先行拟定学校各专业教学计划,并不断的修订完善。如机械制造工程系1952年9月第一次制定教学计划,1953年5月修订教学计划。培养目标为“机械制造工程师”。该专业工程师“在设计工作方面与‘金属切削机床及其工具专业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根据生产上的特殊要求设计工具夹具,改装特种机床,而后者偏重于产品设计” 。修订后的教学计划理论学习方面比原计划减少5周时间,增加了主要科目的学习时间,如机械制造工学及金属切削机床。除此以外还增加了金相学及热处理专业的实验时间。生产实习方面分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增加了一个产品设计,比原来增加3周时间 。
从1953年下半年起,高教部开始组织或委托高等院校分工制定或修订统一的各专业教学计划。1954年,交大先后两次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参加高教部召集和委托由本校主持的内燃机、金属压力加工及其机器、金相热处理等22个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修订。1956年,交大受高教部委托负责修订了机械制造工艺、金属切削机床及工具、发电网及电力系统等3个专业的统一教学计划 。随着全国工科院校统一教学计划的陆续出台,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交大也制定了《交通大学1954——1957年教学工作计划纲要》(即三年计划),该计划纲要再次强调了学习苏联经验的重要性,强调 “要求在三年中整个教学过程的各种教学方式均能采用苏联先进教学方法” 。
采用苏联教学计划的同时,基础课程与基础技术课程也全部采用了苏联教材,截止到1953年,专业课共有51门采用了苏联教材,占当年度专业课的51%。1957年之后,学校总结教改经验,提出各专业的主要课程均应按本校水平统编教材,但实际上使用的教材多数仍是照搬苏联的 。这些教材一部分是从苏联翻译过来的,一部分是苏联专家带来的讲稿。除此以外,按照苏联5年制的教育模式,1955年,交大也从四年制改为了五年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负担。
(三)改革教学环节
对工科来说,解放前学英美时,除了讲课与实验以外,也有些工厂实习、设计作业与毕业论文等教学方式,但分量都不重。而苏联的教学环节比较多,主要包括讲课、实验与实习、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等。辅导环节的分量较重,并且注意其间的相互配合。学习苏联后,交大增加了习题课、课堂讨论、答疑、质疑等环节,课程设计、课程作业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的分量和时数都有增加;考核一度也增加了口试、设计答辩等方式。整个教学过程更加体系化、制度化。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是教学中新增环节,它们主要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能。课程设计在完成理论课程和生产实习以后进行,它是学生掌握足够理论及实际知识后进行的第一次独立创作的尝试,其任务是巩固加深和总结学生在学习基础技术课程、专业课程和在生产实习中所获得的知识。而毕业设计是一个更深入全面的设计,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最后阶段,是学生主要的独立总结工作,其实质是一个工程工作。如内燃机专业的毕业设计不仅设计内燃机,还要考虑到技术经济指标的论证和规定的动力装置,学生能解决整套的以及更广泛的问题 。
除此以外,苏联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法研究,交大教师很认真地学习苏联高校教学方法,按照苏联专家指示,每门课程编写了教学指导书,包括以下几部分:本课程的性质及其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关于课程大纲;指示每章节的讲法;习题课;实验;家庭作业;课程设计;直观教材;教材与参考书;测验、检查与考试。编写教学法指示书不仅可以提高各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总结教学经验,介绍给其他学校作参考 。
为了深入研究教学法,学校成立了教学法研究会,在教务处下设立教学法研究科,经常组织全校性的教学法研究和讨论,召开经验交流大会。如1956年12月举行的教學法会议上,交大教师就提交了12篇教学经验总结和研究报告。如输配电教研组代理主任李惠亭教授的《有关四年制教学的一些问题》、金相热处理教研组代理主任郑家俊教授的《毕业设计总结》、锅炉教研组主任陈学俊教授的《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等 。由于重视教学法研究,教师教授效果和学生听课效率明显提高,教学质量也有显著提高。
(四)加强科学研究
除了教学工作之外,科学研究也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推行科学研究工作不仅是提高教师科学水平和改进教学的最有效方法,同时也是高等学校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重要途径之一。高等学校中的一切科学研究工作都是在与科学院所属机关、科学研究所、设计机构以及与工厂实验室的紧密联系中来进行的,学校的科学研究题目通常都与这些部门进行协商,有时还共同开展研究。
按照苏联模式,科学研究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普通科学性质的理论性和试验性研究;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的情况来编写教科书;解决重要的科学技术问题;与生产工作人员合作,给予生产部门以科学技术上的帮助;进行教学法性质的研究工作;通过举行科学代表会议,出版本校科学研究著作、学术论文、评论及其他;总结和推广先进生产工人和生产革新者的经验;组织和开展学生科学小组的活动 。
组织和开展学生科学小组是为了在学生当中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学生科学技术小组是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它们主要是由高年级的优等生组成的。小组的行政组织在工作教研室教师直接领导下由组长负责,小组的科学研究计划需要在小组会议上通过并经教研室主任批准。但是学生的科研工作与教师科研工作不同,它带有学习性质。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如看参考书及参加演讲会;做实验;开展计算工作;研究新的技术问题等 。研究新的技术问题主要在生产实习中开展。
根据1956年全校的科学研究计划文件来看,全校计划中共有75个题目,其中企业委托的专题共30个,校内各教学单位提出的专题38个,编写教科书9个,参加的教师共162位 。从研究的题目内容来看,为生产部门解决的专题比1955年在数量和比重上都有显著的增加,即便是校内提出的专题也大多来自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或教学上较为重要的问题,具有明确的应用目标,而且水平都是比较高的。
三、学习苏联教学改革的成效
新中国成立后,既要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旗帜,又要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既要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又要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学习苏联无疑是一条最现实也是最便捷的方式。在这种指导思想的直接影响下,政府主导推动的高等教育改革也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诚如朱九思先生所说:“50年代全心全意学习苏联,主要是政治原因,在教育科学上没有任何根据” 。所以说,走苏联道路在五十年代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的历史现象。交大学习苏联进行教学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成绩也是显著的。
1952年院系调整后,高等工科院校的专业和课程主要是按照当时苏联援助的156个大型工程项目的需要而设立,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同时,充实而严格的教学环节,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些毕业生后来都成为该行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为国家工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按照苏联的教学模式,不仅每个专业有一份教学计划,每门课程有一份教学大纲,每门课程每个学期还要编写出“课程教学进度表”,加上各个教学环节都有相应的教学法文件,这基本上改变了原有课程设置混乱、教学工作标准难以统一的局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做了明确的规定,每门课程都有个基本标准,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对建立系统的教学工作制度起到了積极的作用。
这一时期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都在较短时间内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苏联专家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师资培训、教材编写等方面给予交大的指导和帮助,推动了交大工程技术领域学科地位的形成,让交大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准。
四、学习苏联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我国学习苏联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抑制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全面学习苏联,也把苏联高度集中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移植到了高校,表现之一是教研室的功能定位。教研室原本是学校具体教学与科研的基层单位,但是引入苏联的教育管理体制后,教研室的教学事务过多,承担了大量的如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培养教师、编译教材、组织学生学习等工作,而科研功能却相对淡化,这不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专业化成长。对教师的考核实行工作量制度,即各种职称的教师确定一个固定的教学工作定额,但是学校的课程多、环节多、教师担任的工作也多种多样,很难拟定一个统一的,且又因人、因课、因工作性质而异的工作量定额和计算方法。所以,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助长了一些教师的依赖心理。二是教学环节过多,培养目标规格偏高。苏联的教学环节繁多,种类多样,如实习这个环节,就分为教学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有的专业如船舶制造还有航行实习等环节。1955年前本科学制为4年时间,学生每周的学习负担实际在60小时左右,学生学习负荷过重违背了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此不得不参照苏联将学习年限由4年延长至5年。除此以外,1952年院系调整后就一直把培养“现成的专家”作为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把一切纯经验性的专业生产知识不加选择地搬进课堂,忽视了基础理论课和基础技术课,其实质是工具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本位”的教育观,这种价值导向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和个性的协调发展均产生了消极影响。
三是过分的专业化人才培养难以适应现代科技与工业发展趋势。1950年代的院系调整,交大理学院、管理学院被撤销,工科专业减少,对交大这所历史悠久、工管理结合的全国著名大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扬优良办学传统等方面,均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除此以外,按照苏联专业设置,专业内容也增加了许多,如机械类就有十几个专业,划分的过细、过窄,适应性不强,尤其是很多专业是按照产品设置所开设的。这些做法使学生们所学到的专业分配对口,还能较快适应眼前的工作,但是缺乏后劲和学科迁移能力,而一旦分配稍不对口,就会感到无用武之地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发展成为一个趋势。过细的专业设置也不符合现代科学技术与工业发展的趋势,而且还会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过窄,学科视野不够宽阔,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4.
[2] 胡建华.关于大学“模式移植”的若干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2(2).
[3] 苏联专家与中国人民大学学科地位的形成-1950-1957年苏联专家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工作与贡献、苏联专家在中国人民大学(1950-1957)、苏联专家与新清华的建设-中苏交流史微观透视、苏联援助创办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历史研究(1952-1956)——兼谈中苏军事工程技术教育的冲突与融合. 内部档案.
[4] 交通大学一九五二年度教研室工作总结. 内部档案.
[5][6]交通大学1952-1953年度学生工作基本总结. 内部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