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芳
摘要运用SWOT方法分析河南烟叶生产与经营现状,发掘当前河南烟叶生产经营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剖析影响其发展的外部机遇与挑战,提出了生产与管理创新战略、市场战略、品牌战略、技术战略、人才战略,为河南省烟叶生产与经营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烟叶;SWOT;策略;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08-0237-03
SWOT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obacco Production in Henan Province
LI Fangfang(Henan Tobacco Compang,Zhengzhou,Henan 450000)
AbstractThe SWOT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obacco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in Henan Province,explored the internal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Henan tobacco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analyzed the external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Then the strategy of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market strategy,brand strategy, technology strategy and talent strategy were put forward,and provided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 of tobacco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in Henan Province.
Key wordsTobacco leaf;SWOT;Strategy;Henan Province
河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在烟叶生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研究河南省烟叶生产情况,对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SWOT分析法是一种综合性地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各种因素,并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笔者对河南烟叶生产与经营现状进行SWOT分析,全面而深入地分析烟叶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评估分析烟叶自身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找出烟叶发展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做到切实把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烟草行业发展方向、烟叶产品在市场的地位和变化趋势,从而确定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发展战略规划[1-2],以期为河南省烟叶生产与经营的战略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河南省烟叶生产SWOT分析
1.1河南省烟叶生产的优势
1.1.1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
河南省地处110°21′~116°39′E、31°23′~36°22′N,横跨北亚热带与暖温带2个气候带,境内秦岭东延部分伏牛山主脉与淮河干流构成2个生物气候带的分界线,具有南北过渡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4~15 ℃,>10 ℃活动积温达4 200~4 900 ℃·d,日照总时数 2 000~2 600 h,降雨量600~1 200 mm,无霜期190~230 d,拥有充沛的光、热、雨资源[3-4]。河南省植烟土壤类型丰富多样,pH中性偏酸,有机质、各种微量元素含量适中,土壤通透性好,除极少数地区外,河南省大部分土壤条件非常适宜优质烟叶的生长。充沛的光、热、水资源,良好的土壤条件,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是河南省成为我国典型浓香型优质烟叶产区的关键之所在。
1.1.2独具特色的浓郁醇香品质优势。
河南省种烟已有360多年历史,卷烟有100多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曾被誉为“烟叶王国”。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孕育了河南省烟叶浓郁醇香的品质特色,成就了河南烟叶浓香型风格特色,其烟叶质量以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吃味醇和、油润丰满而驰名,烟叶品质以典型浓香而著称,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5-6]。河南省烟叶由于具有典型浓香型品质风格特征,使其在卷烟配方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进入原料配方,很难被其他烟叶所取代,长期以来在我国卷烟生产中有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位[7]。
1.1.3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河南省烟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孕育了“豫浓香”烟叶品牌,典型浓香型品质烟叶成为卷烟企业所青睐的优质原料来源,为河南省烟叶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河南省将“提高质量信誉”摆在了烟叶工作的首位,先后开展了“烟叶质量信誉年”“烟叶质量信誉提升年”“烟叶质量信誉深化年”等一系列活动。坚持“一年解决一个问题,一步一个台阶,积小胜为大胜”,有效解决了“包包垫头”“掺杂使假”、混部、混级、混色等顽疾,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得到了有效提高。随着质量信誉年活动的不断深化,河南省烟叶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烟叶质量信誉迅速提升,浓香型品质特色进一步彰显,“百年浓香”品牌一举打响,烟叶市场发展前景较好,市场潜力很大。
1.2河南省烟叶生产的劣势
1.2.1烟叶生产经营的理念落后于形势发展需要。
河南省烟叶生产经营发展的理念相對落后于形势发展需要,即使有一些新的理念,也没得到很好的发挥落实。突出表现在:一方面,烟叶生产的组织和发展没有很好地同工业需求相衔接、相沟通、相适应,没有有效地同工业企业原料部门紧密结合,导致品种更新换代得不到卷烟工业企业认可。有些种植时间长、品质特色退化的高产低质品种得不到迅速更换,新的品种推出缺乏系统科学的程序。另一方面,区域的布局调整不太到位,尤其在限产压库的情况下,由于产区布局调整不到位、不及时,造成工业需求与产区供应的矛盾比较突出;而个别产区烟叶由于内在质量缺陷,含氯离子较多,燃烧性差,导致没有需求和订单,影响了河南省浓香型烟叶的声誉,造成了有限计划资源的浪费。
1.2.2烟叶浓香型品质特色有所淡化。
由于种烟户户均土地有限,土地流转目前还基本停留在荒山、林地范围,加之烟田基础设施所在位置限制,目前河南省烟叶生产轮作倒茬还不能全面实现。许多烟田常年连作,加重了病虫害的威胁,恶化了烟叶生长环境,影响了烟叶产量和品质。另一方面,烟叶生产施肥不合理,使用长效多效有机肥料及农家肥的越来越少,大多是用复合肥料,顶多再用一点饼肥调节,造成土壤板结严重,结构性恶化,养分供应不协调,严重破坏了优质烟叶生产的土壤环境。烟叶生产环境资源的不断恶化,威胁了烟区的发展。
1.2.3技术人才匮乏,整体科技水平不高。
因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一直以来河南烟叶的整体科技水平相对较低,烟农、技术员、烟叶生产工作人员观念更新较慢,认识守旧,思想不够解放,整体科技水平较低,接受和应用先进实用生产技术,应变生产和抵御自然风险能力较差。
河南省虽然拥有最早设立烟草学专业的河南农业大学和最早进行烟草科学研究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中心2个烟草专业研究机构的支持和帮助,2014年12月又成立了河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增加了新生科研力量,但是,与中国烟草农业科学院烟草科学研究所、云南省烟草研究院等实力强的烟草研究机构相比,无论在软件还是硬件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实力的建设,大胆创新、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属于河南烟草的科技创新之路。
1.2.4政策保障機制不健全,烟叶生产发展受限制。
烟叶价格机制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变化,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农民收入来源的多样化,种烟比较效益逐年下降,烟农收益低,生产投入却相对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烟农种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烟叶生产灾害保险机制运行尚不完善,由于烟区生态环境变化,基础设施保障体系相对薄弱,旱、涝、雹、病虫害等灾害发生频繁,种烟风险加大,而其他农作物的种植风险则相对较低,因此,许多烟农纷纷转种其他作物,烟叶生产发展受到抑制[8]。
1.3河南省烟叶生产面临的机遇
1.3.1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进程加快,为烟叶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是我国烟草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发展新思路,是保证烟草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实现我国烟叶生产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9]。自2007年现代烟草农业的概念提出以来,从国家烟草总局到省、市烟草局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采取多项有效措施,积极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按照现代烟草农业的要求,高标准开展烟叶基础设施、基地单元建设,逐步实现烟叶生产设施、生产技术、生产和管理方式的现代化。推进适度规模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服务,积极建设综合型烟农专业合作社,规范和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目前,全省已建设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36个,建成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园区13个,已建成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95个,其中6家被总公司认定为行业示范社,在减工降本增效上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重点开展烟叶生产机械化研究及推广应用,大力推进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全面提高烟叶生产各环节机械化应用水平,实现烟叶生产减工增效,提升现代烟草农业生产水平。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已成为河南烟草的一大“亮点”,成为展示河南烟草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窗口”。
1.3.2日渐觉醒的市场意识,前所未有的对质量信誉的重视与对品牌价值的追求。
近年来,河南烟草的市场意识日渐觉醒,把对烟叶质量信誉的重视程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旗帜鲜明地把提高烟叶质量信誉作为河南烟叶工作的核心来抓。通过狠抓质量信誉和客户满意度提高,显著增强了河南烟叶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了卷烟工业企业对河南烟叶的信心,提升了质量信誉,重塑了河南烟草的新形象。
2013年河南省烟草公司在许昌市成功召开了高规格、高层次的“百年浓香:河南浓香型烟叶品牌发展研讨会”;2014年成功召开了“河南浓香型烟叶新品种现场观摩评议会”;“百年浓香”品牌一举打响,得到了全国各卷烟工业企业的认可,极大地提高了品牌认知度,提升了市场占有率。这一系列的努力和改变,给河南烟叶生产经营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1.3.3科技创新3级架构体系的逐步建立完善。
为进一步提升河南烟草科技创新水平,增强浓香型烟叶原料保障能力,2014年12月河南省公司成立了河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拥有了系统内自主创新研发机构。同时,河南省7个主产烟区分别成立了烟叶生产技术中心,收购烟叶3万担(1担=50 kg)以上县级烟草公司全部成立了技术推广站,初步建成了省级科研所、市级局(公司)技术中心、县级局(分公司)技术推广站3级架构的河南省烟草专卖系统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了集产、学、研、推于一体的烟叶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健全,科技创新能力空前提升。今后一段时期,河南省烟草公司将以“一流的环境、一流的研发手段、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成果”为目标,立足河南、面向全国、走向国际,全力开创烟草科技创新新时代。
1.3.4逐步完善的烟草产业政策和行业规范。
随着烟草产业的不断发展,河南省烟草行业产业政策和生产经营规范逐步深化。在宏观政策上对烟叶生产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并有侧重地进行种植布局的调整,将种烟区域由生态不适宜区向生态适宜区转移,实行基本烟田保护制度,不断加大基本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烟叶生产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为增加烟农种烟效益,不断加大烟叶生产扶持力度,调整烟叶收购价格,实行专业化分工和机械化作业。烟草产业政策的逐步完善,调动了一大批烟农的种烟积极性,为烟叶生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不断加强行业内部管理监督,强化规范经营。烟叶生产水平得到较快提高,烟叶质量整体改善,收购等级稳定,工商交接合格率提高,烟叶生产经营呈现较好发展态势。
1.4河南烟叶生产面临的挑战
1.4.1烟叶市场供需不平衡,等级结构不合理。
市场规律表明,产品供需必须保持平衡状态,无论是供大于需,还是需大于供,都会打破市场的平衡,造成市场经济活动的不稳定。由于烟草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长期以来烟叶生产安排总是处于供量大于需量的状态,导致目前烟叶工业库存量远远超出需求水平,消化不了的库存烟叶甚至成了卷烟企业的沉重负担,也对烟叶市场形成巨大的挑战。从2013年开始,国家局明确提出把“控制规模、坚守红线”作为烟叶工作的首要任务。3年来全国共压减收购量超过1 000万担,共压减河南实际收购量超过100万担。未来一段时期,“坚守红线”仍然是烟叶生产不可逾越的鸿沟,逐步实现烟叶市场的供需平衡,有效调整烟叶等级结构,依然是烟叶生产面临的巨大挑战。
1.4.2宣传与舆论压力增大。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生效后,导致我国烟草诉讼增多,直接决定着我国烟叶发展的前途。目前,我国大部分大中城市已通过地方立法,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禁止进行烟草广告宣传。同时,反烟组织利用各种新闻媒介不断扩大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10-11]。随着全国性反吸烟运动的高涨,我国烟叶的生产经营特别是宣传促销工作受到很大的限制,河南省烟叶作为全国烟叶生产的一个分子也必然受到影响。
2河南烟叶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2.1总体思路
以烟叶供给侧改革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烟叶发展全局,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抓好发展机遇,坚持科學发展道路,在充分分析自身发展具有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与挑战后,切实把握烟草行业发展方向,全面实施烟叶生产战略规划;通过“生产与管理创新战略、市场战略、品牌战略、技术战略、人才战略”的有效实施,全面提升河南烟叶竞争力,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健康发展。
2.2五大战略规划与措施
2.2.1生产与管理创新战略。
河南省目前正处于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阶段,生产方式从传统小生产向现代大生产转变,通过大生产的方式来发展烟叶生产是必然趋势。因此,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行业发展,实施生产与管理创新战略,探索组织管理新模式,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在改革创新现有烟叶生产组织管理形式的基础上,实现烟叶的规模生产,降低烟叶生产成本,增加收益,积极探索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不断培育职业烟农队伍,持续创新烟叶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建立适应新形势的烟叶生产管理创新机制。
2.2.2市场战略。
市场是烟叶生产经营的基础,构建完善的烟叶市场体系,拓展烟叶市场营销渠道,建立完善的市场交易体制,是行业发展应采取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在烟叶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目标市场,调整市场定位,生产出质量特征和风格符合市场需求的烟叶产品。同时,要积极开拓烟叶营销市场,将生产的优质烟叶产品推销到有影响力的企业,提高烟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市场份额,转变经营理念,拓展经营渠道,积极开拓烟叶市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将风格特色明显的烟叶流通到国际烟叶市场,为河南省烟叶的长远性战略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2.2.3品牌战略。
品牌运营战略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12-13]。加强烟叶品牌运营,推行品牌战略,在烟叶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品牌战略执行的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河南烟叶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市场地位、营销路径以及烟叶销售的渠道建设等。
河南省烟叶一直以来都是浓香型烟叶的典型代表,深受广大卷烟企业的青睐,为河南烟叶品牌培育提供了良好条件。抓住这一优势,大力推行品牌战略,创建知名烟叶品牌,将是未来河南烟叶拓展市场、改善营销渠道、提高经营效益、发展烟叶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2.4技术战略。
进一步贯彻“科教兴烟”的战略方针,提高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快河南烟叶生产技术的进步,将是河南烟叶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实施烟叶生产技术战略,一方面,烟叶生产科技和管理人员应抓住市场提供的机会,努力运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指导烟叶生产,实现烟叶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烟叶质量品质稳步提升,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优化区域内科技资源配置,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为目标,在政策、资金和科研项目安排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与科研院所等科研单位的合作力度,进一步完善科研开发推广体系;加强重点控制技术的应用,加大先进实用生产技术的普及率,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烟叶生产效率,稳定烟叶生产效益,提高烟叶产品质量。
2.2.5人才战略。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实施人才战略,建立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全面提升河南烟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实施人才发展战略,一是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一套能够有效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并能够促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二是提高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仅要加强对高级人才的管理,而且还要规范基层职工及聘用人员的管理,认真开展技能鉴定工作,为烟叶职工成长创造条件,提供良好环境,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才能。三是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坚持公开竞聘、择优录用,除引进科技人才外,要多方式、多层次、多途径引进和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财税金融人才、营销贸易人才等,改善人才结构,优化人才组合,发挥人才的最大作用。四是加强人力资源培训,通过全方位的技术培训,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烟叶生产队伍素质,提高烟叶生产能力,增强烟草行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
陈文婷.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和政策选择[D].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
[2] 傅有星.我国烟叶生产与经营发展战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3] 杨扬.河南省烟草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及种植区划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6.
[4] 王海涛.河南烟区气候因素特征及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与调控[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