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众路线”:互联网时代党的群众工作“大逻辑”

2017-05-30 13:24
求知 2017年6期
关键词:党和政府民主监督网民

张雪萌、周显信在《红旗文稿》2017年第7期撰文指出,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成为世界网民规模最大的国家。如此庞大数据背后的网民声音是不可忽视的,网民力量和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走网络群众路线,一是搭建了黨同人民群众交流的新平台。当前许多官方网站都开辟了留言信箱之类的平台,群众只要把遇到的困难在指定平台上留言,一定时期内就会有回复,有助于解民之所需,避免了信件往来的信息迟滞和交流困难,密切了干群关系。通过“倾听、对话、服务”,构建起了移动政务平台和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阵地,并逐渐成为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是开拓了为人民服务的新途径。在信息网络时代,群众变成了网民,网民就是群众。从网络虚拟空间可以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通过互联网平台,群众可以畅谈国事,提出诉求,领导干部有时不用驱车远行、不用试点走访,就能倾听群众的呼声,为民众解忧。三是拓展了民主监督的新渠道。网络拓展了民主监督的新渠道,网民运用大数据、互联网和信息化手段,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开启干部监督全天候探照灯:一方面,强化了社会监督的实效性,促进党风政风改善,净化了党和政府的内部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开启了网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模式,这本身就是坚持“一切依靠群众”正确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有利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网络监督必须常态化、固定化和制度化,建立一整套公开的回复与处理的问责机制,真正让网络成为化解社会矛盾、净化党和政府的内部生态的一把利器,让群众的合法利益得到维护。

责任编辑:褚小钢

猜你喜欢
党和政府民主监督网民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探讨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七个重要关系辨析
大数据运用于参政党民主监督初探
努力建设一批新型高校智库 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关于强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党和政府信任的思考
论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妇女参政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