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春艳 丁春雨 孙旭 赵明明
摘要:随着我国的养殖业逐步进入规模化时代,动物性的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我们又面临着疫病种类多、监测环节难把控、检测方法实用性弱和管理环节问题多等矛盾问题,当下体制建设又难以适应新的行业发展需要,为了能更好的将动物防疫监督工作做好,建议加快产业链“一条龙”化,加速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强产业链的监管,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动物卫生监督水平。
关键词:动物;卫生;防疫;监督
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6-0069-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特别是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逐年增长,使得养殖业规模化程度加快,规模化、集约化的饲养方式使得畜禽产品进入了市场化的经营阶段,同时,人们对于食品的安全意识也逐渐增强,这就赋予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者更多的职责。下面我就动物防疫监督工作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 认清形势
养殖规模化后,行业结构重新调整,养殖场数量减少,由“多而小”向“少而大”的方向转变,养殖模式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管理模式逐渐走向产业经营化和规范化。整体来讲,规模化程度高的养殖业令监管变得相对容易,但同时也要认识到,过于集中的畜禽饲养模式反而有利于疫情的暴发。在临床生产中,疫病的暴发几率是和饲养密度有正相关性的,在此背景下,每个动物卫生监督人员必须认清形势,转变思路,不断强化自己的防疫监督职责。
2 面临问题
目前,虽然我国市场上大多数的肉蛋奶等食品已经由养殖集团、龙头和大型专业合作社提供,市场监管已经空前严格,但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不斷要求,动物防疫监督工作越来越细化,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2.1 疫病种类多
目前畜禽养殖过程中已经明确的病原有数百种,包括细菌类、病毒类、真菌类、寄生虫类、支原体类、衣原体类和立克次氏体类等。很多病原还包括多种血清型、亚型和变异株,不但给临床疾病的防治带来困难,还对检测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监测环节难把控
虽然我国已经有以正大、双汇、雏鹰、温氏、牧原等为代表的一条龙产业链食品企业,但数量远远不够。大部分养殖场的畜禽从饲养到出栏,再从屠宰到销售,中间环节颇多,整个产业链由多家企业和单位参与,终端产品大部分都无品牌,产品质量依赖政府监管。由于数量太大,环节太多,检疫工作非常繁重,造成监测环节容易出现漏洞。
2.3 检测方法实用性弱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很多疫病检测方法取得长足进步,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出现令绝大部分疫病都能通过检测DNA或RNA的方式得到确诊,但先进的检测方法需要实验室、设备、资金和人才方面的配套,这对于基层监管部门难以做到,通用的检测方法要么检验误差大,要么检测周期长,要么操作复杂,难以满足临床防疫监督工作需求。
3 做好监督工作
针对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整体提升动物防疫监督工作水平,建议从以下几点着手。
3.1 加快产业链“一条龙”化
“一条龙”化的产业链有利于食品安全的质量保证,有利于产品的质量追踪,更有利于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的检测。食品安全从依赖政府监管,到依赖于企业内部管理,从源头降低动物性食品安全风险。对于企业来讲,良好的品牌和信誉是消费者最大的信赖,不断完善自身管理,加强养殖环节、运输环节、屠宰环节的防疫工作能够保证产品质量,使企业越做越强。“一条龙”的产业链需要政府主导和市场调控相结合,加速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和市场化转型,鼓励不能建立自身产业链的企业单位通过联合的方式转型,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利润空间,保证食品安全。
3.2 加速人才队伍建设
基层政府和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可通过政策鼓励措施,吸引高水平人才的引进,进而提升检测水平和管理水平。基层由于条件有限,防疫工作监督过程中,很多检测项目难以做到精确和量化的结果,而饲养和屠宰环节大部分都在基层进行,防疫监督工作对于食品安全尤为重要。我们需要首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接触到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检测技术,更好的为动物防疫监督服务。
3.3 充分利用“互联网+”
“互联网”使得整个社会的各行各业融为一体,特别是二维码识别的应用,使得产品可追溯力增强,流程变得简单。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实施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可追溯管理。建立专用APP,通过识别系统做到防疫有记录、信息能查询、疫病可监测、流向易追踪、质量能追溯、责任可追究,通过互联网工具加快推进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并逐步完善大数据,提高建设质量和实际应用效果,建立全国统一的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实现检疫审批、官方兽医出证、跨省调运监管等业务信息的统一管理,全面提升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