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颜虽变 丹心永存

2017-05-30 10:48迟浩田
雷锋 2017年6期
关键词:魏巍战地战士

迟浩田

书名:《战争中走来》

作者:李治亭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今年是我军建军90周年,得知治亭同志的《战争中走来》一书出版,我感到十分欣慰。治亭同志要我作序,我欣然应允,并借此表达一名老兵对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中华儿女的无比崇敬之情,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无限期盼之意。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光辉旗帜下,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付出巨大牺牲,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谱写出一部辉煌壮丽的诗篇,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抚今追昔,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正是当年抗战先烈们流淌的鲜血,才使今天鲜红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正是当年抗战将士们身上的伤痕,才为爱国主义的史诗续写了光辉篇章;正是千百万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才筑起了共和国屹立不倒的血肉长城。

我和治亭同志相识三十多年,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他是抗战中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亲历了这场战争,经受了生死考验,在战火中锤炼成长。他撰写的《战争中走来》一书,真实地再现了这场战爭。书中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那些感人肺腑、扣人心弦的动人故事,是战争年代一首首生命的乐章、一曲曲英雄的赞歌,折射出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

治亭同志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一直是战地记者,后任报社领导,从事新闻工作长达28年。记得他曾经很有感触地对我说:“一名战地记者,是战争的直接参加者,又是一名战士,而且是一名冲锋陷阵的尖兵,还是时代精神的传播者。”该书的出版,正是得益于他长期的记者生涯,得益于他善于积累资料的习惯,得益于他勤奋刻苦的精神。

治亭同志离休后始终坚持离休不离志、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他信奉“为官一时,为人一生”,并把“政治坚定、思想常新、以德昭人、以行范人、以学诲人”作为自己的做人准则。他在70岁生日时写道:“戎马征战未离鞍,硝烟剪影不觉寒。雨露风霜春秋度,斑白更惜韶华年。黄昏夕阳有佳景,新风雅意一片丹。今朝莫言落浮尘,伏枥老骥乐荛天。”离休后,他积极参加山东省、青岛市和全国的社会活动,力所能及地做些有益的事情,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发挥了余热,增进了健康。许多战争年代的老同志对他这种志气不老、岁月不老、充满阳光、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予以赞扬。

让历史告诉未来。战争年代的老同志写点回顾历史的文章是件好事,不仅可以提供革命战争史料,更可以教育、启迪后人。治亭同志已是90岁的高龄,但仍然笔耕不止,这种精神难能可贵。之前,他曾撰写并出版过《烽火人生》《血肉长城》等书籍,之后,他又相继出版《战争纪实》《心灵掠影》等著作,受到了军内外读者的好评,实为可敬、可贺!愿他有更多的作品问世,为后人留下更多的精神财富。

【新书摘录】

亲历魏巍写作《谁是最可爱的人》

文|李治亭

那是1951年,我与魏巍同志一同在朝鲜战地相见,我任志愿军二十六军《战旗报》报社总编辑,24岁。魏巍作为总政治部派往朝鲜前线部队文化工作者,来到二十六军采访战地英雄事迹,31岁。他是一位血气方刚、才华出众的前线新闻记者。

1951年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二个年头,4月1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毛泽东主席批示“印发全军”。自此,“最可爱的人”便成为志愿军官兵的光荣称号,慰问“最可爱的人”的信件雪片似的从祖国四面八方飞过鸭绿江,传遍朝鲜战地,魏巍的名字也由此传遍全国,波及世界。后来,《谁是最可爱的人》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成为文学经典之作,出版社出了单行本,影响了数代中国人。

这篇脍炙人口的作品是怎么产生的?是怎样酝酿形成的?

魏巍同志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著名战地记者,亲自到朝鲜前线多个部队采访。他踏冰卧雪,穿过战地火线,冒着敌机轰炸扫射,忍着饥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了我所在的二十六军军部机关,个别访问、读军出版的《战旗报》,翻阅战地传单,开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军的领导,有机关干部、营连干部。魏巍饶有兴味地听取了每个人的发言,他听得很投入,并不时发问:“我们的战士在国外作战,为什么还这样英勇?”“是一种什么精神支持着战士们这样无私无畏?”“祖国人民、朝鲜人民怎样感谢他们?”这一个一个问号,激起了到会人员的思考:“我们的战士是怎样的一种人?”“他们有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

“我们的战士,有伟大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思想感情,这是战无不胜的动力,是最本质的东西。”魏巍同志的眼睛炯炯有神,他高兴极了,拍着大腿说:“找到感觉了,找到主题了!”

志愿军战士的英雄气魄、英雄事迹太多了、太感人了。如何表达?从何写起?开始他采访了20多个战例,后来压缩到5个,再后来又删掉2个,精选了3个最有代表性、最典型、最能说明本质的范例。

一个是一次壮烈的松骨峰战斗,整个山顶的土被打翻了,汽油弹火焰把阵地烧红了,把战士们身上烧着了,勇士们盯着火苗,向敌人扑去,把敌人抱住,让敌人也烧死……一个是在汉江北岸,一个青年战士,从敌人飞机炸毁的房子里,从火中救出已无父母的孩子。一个是战斗在战火中,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一口雪”艰苦奋战的事迹。

如何把战士写得生动,不仅写英勇,还要写思想感情。当时大家深有感触地说:“如果写一次战斗,只写敌人炮火多么厉害,我们战士如何冲,一次又一次冲锋,不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必须写出英雄的高尚灵魂才行!”“如果把活的人写死了,把英雄的人写成机器,再出奇惊人的事迹,也觉得不感人了。”

“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

“呀!满屋子黑洞洞的烟,只能听见小孩哭,看不见人。我的眼睛睁不开,脸烫得像刀割一般,只是在地上乱摸,才摸着了小孩的腿,我就一把抓着抱起来,跳出门去,我一看……他穿着小短褂儿,光着两条小腿儿,小腿乱蹬着,哇哇地哭。这时候,火更大了,屋子里的家具什物也烧着了……扑灭身上的火苗,抱起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

上边引用文章中的两段话,就是我和魏巍同志在朝鲜战地美机疯狂扫射的防空洞座谈会上,听到的两个志愿军基层干部含着眼泪讲述的故事。

《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主题、这篇通讯的形成,是志愿军战士崇高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魏巍同志思想感情潮水的积淀。

“最可爱的人”这一称呼成为抗美援朝时期的特定用语,它是和魏巍的名字连在一起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战洪水、斗冰雪、抗地震、灭火灾一幕幕英雄壮举,可歌可泣的人物业绩,最高赞誉就是“最可爱的人”,这是人们对子弟兵的专有称谓,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从战火硝烟中走过来的人,从血与火锻炼成长起来的人,更懂得友谊的珍贵。

猜你喜欢
魏巍战地战士
ON CONTINUATION CRITERIA FOR THE FULL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IN LORENTZ SPACES*
我的老师
战地女豪杰
交警之歌
——献给第一线的交警战士
超级战士要上网
“战地玫瑰”养成记
走进新入伍战士的心里
无名战士有名剑
战地黄花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