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学院 思玉者
玡
玡(ya),从玉、从牙、也声,骨之似玉者。本义是像玉的象牙,延伸为像玉的牙骨制品。象牙纹理特殊,从外到里可以清楚地分为4层,第2、3层为交叉的细密纹理;从根部到牙尖,牙壁逐步增厚,并逐步从空腔体变为实心牙。象牙质地细腻、润滑、极微透明,具有一定的温润感,虽然硬度不大,为摩氏2—3,但韧性极好,具备了玉石的不少特点,称“骨之似玉者”当之无愧,作为高档器物和饰品历史悠久。位于浙江省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出土了距今6至7千年的日乌合璧图像的骨匕和象牙雕片,体现了古人“二分日时太阳分主东西两方”的古老观念;浙江省海盐县博物馆藏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冠状背象牙梳(CT8P69),通高10.5厘米,演绎了4至5千年前贵族的低调奢华和象玉镶嵌的典范;出土于商代妇好墓的象牙嵌松石夔鋬杯,高30.5厘米,用象牙根部雕刻,杯身似觚(同),侈口薄唇,中部微敛,圆形底,通体以双阴刻线雕刻了饕髯、夔龙、鸟等图案,在口、眼、鼻、眉和喙等部位嵌松石,可能是用青绿色来代表生命的内涵,精美绝伦,体现了商代的皇家气派;《周礼》中把象牙定为八材之一,只有诸侯才能持用象笏;唐朝时,五品以下的官员都能持象牙笏。豫是否有牙之似玉的意思呢?豫,酒器。《汉语大字典》解为“豫柧”同“象觚”。象觚,觚有象骨饰者也。既然用到豫,也不是普通的骨,而是具有玉质感的象骨或者就是象牙。
(角思)理自外。许慎“五德论”很关键的一德是:“(角思)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这个“(角思)”字比较生僻,并且缺乏象牙知识的话不易理解。《疏》:“(角思),谓角外皮滑泽者。”意思是说“(角思)是角的外层具有温润光泽的部分”,就像象牙的最外层。《史记·乐书索隐》:“牛羊有(角思)曰角,麇鹿无(角思)日(角各)”。现代科学上还有角质和骨质之分。(角思),从角思声。“思,理也。”所以(角思)包含理的内涵。(角思)理就是(角思)。《易经》:“理,治玉也,从玉从里。物之至坚者,无踰于玉,然其中自有纵横离合之纹理,以治玉之工视之分明如田土之疆里也。”理,也就是(角思)理。那为何要说“(角思)理”呢?可能是指用治玉的方法来理解玉石结构与构造的一种方法。这里“知中”的“中”是最好、准确的意思,不是中间的意思。所以,“(角思)里之外可以知中”的意思是治玉者可以从玉石的纹理(结构和构造)寻找做的最好的方法,也就是符合玉石本身的特点(正如优秀的玉雕师所说的:“不是我想雕成什么,而是玉石想雕成什么。”),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所以为“义之方也”。而一般普遍认为是“从外可以知道里边”的意思,是“信”的内涵而不是“义”的内涵。这让我想到了“相玉”的重要性和“梓庆为璩”的典故。
五寸象环之谜。《礼记·玉藻》:“孔子佩象环五寸”,这五寸象环是什么?古今绝大多数专家都认为是象牙做的环,而不是象形玉环。环,本来是指玉环,后来指中空的圆形器,古今概念有些不同。古代中空圆形器分为璧、瑗和环三种。《尔雅·释器》载:“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肉”与“好”分别指代环形器的边与孔。意思是说边的宽度是孔径的一倍为璧,璧的中空比较小;中空的孔径是边宽的一倍称为瑗,瑗的孔比较大;边宽与孔径相同的为环,环的孔居中。目前古玉界不太用瑗了,大致中空不小于边的为环,否则为璧。五寸当指环的大小,就是外径。春秋时期的五寸大致是11.3至11.6厘米,这是一个不小的环了。假如真是五寸象牙环的话,一定是利用了象牙圆形的横截面和中空的特点,在适合的位置可以切下一个符合规制的象环来。春秋的玉环一般都不太大,只有河南光山县宝相寺黄君孟墓出土的玉环(CT5P186)达到了11.6厘米,孔径为6厘米,孔径也大致符合古制。江西省博物馆藏有一件出土于汉代墓葬的象牙环,直径为7.5厘米。看来孔子佩象环是有可能的,关键孔子为什么佩象环呢?古人认为孔子失鲁司寇,故谦不复佩德佩及事佩,示己无德、事也。“佩象环”者,象牙有文理,言己有文章也;而为环者,示己文教所循环无穷也。五寸,法五行也。言文教成人,如五行成物也。到了兩周,玉大量流行,象牙或许只处于文物的地位。喜欢古代历史文化的孔子有可能在这方面表达对历史的钟情。明代理学名家娄谅说“孔子佩象环是取中虚之义”,因此他也置一象环佩带着,日不去身,表示中虚无我。从现代审美角度来看,中虚正是注意力集中所在,有“无胜有”“少即多”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