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北京高校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承担着大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好他们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尤为重要。本刊介绍的3位北京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高校教师如何结合教书育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樹立了榜样。
简 介
吕品晶,男,汉族,1966年4月出生,200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委员、建筑学院院长兼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老吕,老吕”,在中央美术学院,总能听到有人这样喊着吕品晶。这个简朴的称呼不仅是因为他的真诚朴实、平易近人,更是对他作为“元老”为建筑学院的发展做出贡献的敬佩。
建筑学院自2003年成立伊始,便由吕品晶负责主持全院工作,如今已走过14个年头。作为一名知名建筑师,吕品晶立足讲台引领当代中国建筑教育,被师生赞誉为“有温度”的人民教师。
吕品晶认为,建筑学院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要培养“具有艺术家气质的建筑师”,进而创作出彰显时代精神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建筑作品。为此,他在改革建筑教育模式上付出了大量心血。在教学中,他开展了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师徒相传”教育活动。同时,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建筑院校之间的交流,邀请世界各地优秀建筑设计师前来授课。他带领团队编写的《高等美术院校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丛书》,更是解决了该专业教材匮乏的困境。这一系列举措,为青年学子创造了宝贵的成才条件。
吕品晶时刻关心学生的成长。毕业季的时候,他处理完行政事宜后,准会来到工作室,和同学们一直讨论到晚上10点后……学生们无不为这样“有温度”的恩师而感到骄傲。
在建筑学院师生眼里,吕品晶是一位“有情怀”的共产党员。在与师生的交往中,他没有建筑大师和院长的一丁点架子,总是那么朴素温和;在谈到专业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对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家园建设的愿景时,他又充满了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
在贵州省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雨补鲁保护项目实施过程中,当地政府希望吕品晶能够担任整个州、市的总顾问建筑师,但他只愿意接受自然村寨的建筑指导,因为他心里装着的不是名和利,而是乡亲们的幸福和对乡土的热爱。他常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多打造一些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村落。
如今,在雨补鲁村寨经过改造的黄桷树广场上,鄉亲们可以更好地进行民俗“走幡”活动……乡亲们坐在古树下唱起祖辈传唱的歌谣,抒发他们对美好新生活的赞美之情,大家的精气神儿都被聚集在了这棵大树之下,对于传统文化更加自信,认同感更加强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