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兆丹 王新宁 齐小北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我国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画上了圆满句号,为“一带一路”建设开启新的征程。在这次重大政治任务中,以北京市属国有企业为主力的会议服务保障工作,亮出了高规格的“中国服务”水准,向全世界展现了大国首都的风采。辉煌成绩的取得,来自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职工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精益求精、努力拼搏。这些服务保障的丰富成果,必将转化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强大力量。
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这一刻,全世界都在聆听中国的声音。
作为高峰论坛的主力接待场馆,北辰集团旗下国家会议中心承担了会议首日的论坛开幕式、高级别会议全体会议、6场平行主题会议和双边会见等会议服务任务,同时负责新闻中心的服务和保障工作,为参会代表、记者、工作人员等上万人提供餐饮保障。这是继为2014年APEC会议和G20杭州峰会提供服务保障后,国家会议中心再次亮出“北京服务”名片。
“我们虽然有丰富的会议接待经验,但高峰论坛是首次举办,并无先例可循,这对北辰集团旗下国家会议中心既是挑战,也是在世界面前证明会展实力的机会。”国家会议中心党委书记魏明乾介绍:“我们牢记首都国企的责任,认真研究、周密部署,以‘零经验、第一次的心态、‘安全运行万无一失、接待服务滴水不漏的工作标准,圆满完成了本次大会的会议接待和服务保障任务。”
服务展示“首善标准”
“面对突然‘空降的任务,销售部社团市场党员示范岗积极响应党委号召,组成了29人‘特别突击队。”5月26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会议室内,销售部副经理、党员于丽娜回忆说:“我们从桌签收取、名牌摆放、行走路线到队形排列都做了细致分工,一直演练到凌晨3点,把每个细节都练到极致。”
这个“空降”而来的任务就是,5月13日晚突然接到通知,第二天的开幕式上国家领导人演讲完毕后,在1500余位参会嘉宾不撤场的前提下,要进行一次快速有序的转场布置。这要求服务人员要在全程静音的情况下,几分钟内有序搬移领导人座椅席位,撤掉离席领导人桌签,重新布置会场。
此前,党委号召中心 7个党支部120名党员,强化担当意识,冲锋在前,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勇于承担志愿服务任务。会议中心共有63名党员、党员示范岗成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到志愿服务的突击队中。他们中,党员佩戴党员徽章,党员示范岗成员佩戴示范岗徽章。正是由于他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迎难而上,才有了“2分47秒”完成转场的“佳话”。
自2016年底接到高峰论坛会议服务保障任务,国家会议中心便开始了全面、细致的筹备工作,在不影响场馆正常运营的情况下,梳理服务流程,细化保障方案,进行各类演练。在高峰论坛期间,国家会议中心将“北辰标准”进行全面升级。包括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约1500名代表出席此次高峰论坛。国家会议中心针对不同层面的服务对象制订了个性化接待方案,具体到椅子舒适度、间距,房间风速、濕度,话筒高度等细节。服务团队还多次进行服务细节研讨,进行服务创新。签约服务原本是常规的右手服务,流程改进后,变更为客人外侧服务,让双方签约者握手、交流更方便。
盛会彰显“一带一路”特色
会议当天,在国家会议中心门前,一座金黄色的仿古赵州桥“丝路金桥”主题花坛,吸引不少游客驻足拍照。走进场馆,蓝色背景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展板、“一带一路”标识……从装饰设计到餐饮服务,都体现出“一带一路”主题和特色,烘托出浓郁的氛围。
“外交盛会搭建了各国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国家会议中心着力将这次会议会展打造成了展示丝路文化、中国文化、北京特色的平台。”国家会议中心党委副书记赵坚介绍:“为迎接高峰论坛,国家会议中心不断创新服务,对员工进行服务礼仪和‘一带一路相关知识培训12项179场,合計2928人次参加;在设备方面,进行各类改造、专修共计34项;结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题、沿线国家风土人情、文化内涵,设计了‘驼铃古道‘同舟共济等主题餐饮、特色摆台共计1000多件。”
餐饮服务是这次会议保障的一大特色。在菜品方面,厨师团队经过精心设计和反复试验,最终制作出丰富精美的茶歇菜品。尤其是在新疆“馕”的基础上改良的“什锦迷你馕”,制作精美,寓意合作共赢,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好评。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会议运营部284名员工包括11名党员齐心协力、集思广益的结果”,行政副总厨兼中餐厨师长、党员陈宝明介绍:“会议期间,大家每天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党员、厨师王毅在温度高达六七十度的灶台前一站就是十多个小时,嗓子变得沙哑,腿都站肿了。尽管这样,大家的工作热情丝毫没有减少。”
服务24小时“不断电”
5月13日凌晨,设在国家会议中心一层的新闻中心依然灯火通明。“新闻中心24小时不断电,我们的服务也一样‘不断电”,会议运营部副经理、党员顾博文介绍。
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记者共4488人,创下了北京各项会议的最高纪录。新闻中心设置10余个功能区,每个功能区都配备有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为媒体记者提供电脑工位、电源网线、正餐茶歇等全天候服务。
会议期间,提供24小时无间断服务的,还有很多后勤保障团队。5月13日凌晨1点,国家会议中心西货场仍夜如白昼。财务成本部、收货部、采购部等相关部室及人员,联合食药局与警卫局人员,连夜进行数以吨计的物资收货工作。总办主任、党员孙江介绍:“在会议期间,由于特供物资的特殊性,像这样深夜大批量收货的情况几乎成了常态。峰会开幕前夕,平均每天收货14小时,最高峰值收货20小时,创下历史之最。”
为了增添峰会期间喜庆热烈的氛围,国家会议中心特别增置了鲜花立体造型7处,共计3.3万盆花卉绿植。管家部副经理、党员张蕾和各主管分头巡视、检查、浇灌这些花卉绿植,每天至少要走上3万多步。大家脚底都磨出了血泡,没有一人抱怨放弃。
奋战在各个岗位的党员,都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财务部成本经理李结新婚燕尔、延迟婚假;安保部的张昊和他在安全生产部的妻子段然把不满一岁的孩子送回了老家;工程部姚鹏、夏宁克服亲人生病住院的困难,经常加班到凌晨两三点;安保部副经理魏陆军和同事们一起加班加点,共政审人员5635名、申请办理证件6635张……这些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模范带头作用,确保了大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