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利
西宁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在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幸福西宁的新长征路上,沿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引的方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认为,幸福西宁建设要从“城市软实力”的基本内涵中找到准确诠释。相对于国内其他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幸福西宁建设还要包含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包含反映城市在参与发展和竞争中,建立在城市文化、政府服务、人口素质、社会和谐、形象传播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体现为城市文化感召力、环境舒适力、城市凝聚力、科技创新力、区域影响力、参与协调力等的一种特殊力量。提升西宁城市文化软实力,强有力推进幸福西宁建设,就要在构建西宁城市大文化格局建设上狠下功夫;就要在以西宁城市精神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上明确思路;就要在加快西宁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有大手笔;就要尽快在提高西宁城市文化创新上显现活力。为此,必须按照第十四次党代会的要求,从西宁发展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文化软实力的快速提升,强有力推进幸福西宁建设。
(一)提高认识,树立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新观念。首先,要认清做好科学规划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立足点。科学的发展规划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支撑。要集中组织各有关部门,根据西宁市近中期的发展目标和城市建设的规划,制定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布局的总体规划,尤其是重点文化设施的布点规划,指导全市文化产业快速协调有序发展。其次,要认清文化产业发展是加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文化产业具有资本积聚快、循环回报快、价值创造快、发展增长快的特点,而且还能够涵养财源、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对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第三,要认识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是进一步弘扬新青海意识,打造青海精神高地的根本途径。青海精神高地是青海人文精神的体现,是强调青海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升青海人的素质和境界、追求人性的完善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西宁精神是西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航标,是西宁思想文化领域的宝贵财富。要通过有效的途径,使西宁全体市民生活水平、文化素质、道德水平明显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和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第四,要认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切入点。当前文化消费正成为广大群众新的消费点,一个广阔的文化消费市场正在形成。应当顺应当前发展趋势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规律,自觉地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通过积极培育符合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文化产品、文化市场和文化服务来引导群众,教育群众,不断提高思想文化素质、文化生活质量和城乡文明程度,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促进西宁市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
(二)加大改革,形成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新机制。提升文化软实力,强有力推进幸福西宁建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超前思维,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塑文化市场主体,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一是坚持股份化和民營化。要区分事业与企业、公益与经营等不同情况,明晰产权,积聚发展资本。要实现盘活国有资产、启动民营资本、吸引外资多元并进,以股份制和民营的形式来改善产权、改善管理、改善人才、改善运行、改善效益。二是坚持市场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必须进入市场,只有占领市场才能占领阵地,只有进入市场才能贴近群众、产生效益。因而要以需求思维、价值思维、效益思维,研究市场、占领市场、服务市场、开拓市场,构建适应市场取向的文化生产机制。三是坚持集群化。对内加大文化资源整合力度,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区,增强自我发展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的活力。对外立足现有资源,面向市场,引导、促成同全国、全省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的加盟,加速文化产业的集约化,形成规模效应和支柱效应。通过改革,逐步形成面向市场、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竞争力不断增强的文化产业体系;功能完备、设施健全、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多渠道、多形式、规范灵活的文化产业运行机制;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辐射力较强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
(三)加强领导,创造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新环境。提升文化软实力,强有力地推进幸福西宁建设,关键在于加强领导。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高度重视,要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像研究经济工作一样研究文化建设,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产业发展,像保护生态环境一样保护地方文化资源,实现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同步发展,强力推进,重点扶持。一是成立组织机构。成立西宁市提升文化软实力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加强对全市文化产业的统一领导和指导、督促、协调。同时吸纳社会力量,鼓励有志于西宁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各方面人士以各种方式参与西宁市文化活动,有计划地组织、成立“河湟文化发展研究院”“西宁书画研习会馆”“西宁民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等民间协会,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二是强化政策推动。提升文化软实力要有经费的支撑,要严格落实国家和省上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尽快出台一批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文学艺术界、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要重点倾斜。加大对文化事业建设费的足额征收,确保用于宣传文化事业。特别是在市场准入、投融资方面要有较大突破。应设立和发挥“西宁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作用,支持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文化项目、产业集聚区和重点文化设施的建设。加大对文化产业项目在财政、税收、土地、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制定和完善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降低门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建設。对公益性的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在选址、立项、征地、投入等方面给予优惠。三是重视人才培养。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兴文,强化人才支持力度。要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引进、人才奖励、人才培养机制,为现有文化专业人才发挥作用搭建科研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要坚持将引进优秀文化人才与发挥民间艺人的作用结合起来,要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培养和造就出大批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文化专业人才、文化创意人才和文化生产经营管理人才,为西宁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文化软实力提升是一项具有综合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在西宁市文化软实力提升过程中,要立足西宁发展实际并努力吸收国内外、省内外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的一切有益成果,为我所用。在提升方式上,要坚持以实助虚,以虚带实,虚实结合的原则,不能脱离硬实力的进步来建设文化软实力,更不能把硬实力与软实力分割、对立起来。在具体把握上,要坚持既大力推动又循序渐进的原则,把大战略化为若干小目标,分阶段扎实进行。只有全面推进西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不断进步,才能为提升西宁文化软实力,强有力推进幸福西宁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信心保证。
(作者单位:西宁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