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布龙: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

2017-05-30 06:28崔雅丽韩军
党的生活·青海 2017年8期
关键词:南北绿化工程

崔雅丽 韩军

无论是“时代楷模”“牧民省长”“省城里的好乡亲”……都是这位执着朴实的老人尕布龙。当我们再一次讲述老人的故事时,他已经离开我们6年了。他的名字,早已被青海人民熟知;他的故事,早已在全省乃至全国百姓中传颂;他的精神,激励着千千万万的党员干部砥砺奋进、锐意进取。

省委书记王国生说:“他身上具备了‘两种颜色,一是百姓底色。尕布龙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一位领导干部,群众基础深厚,与老百姓的感情深厚。二是共产党人本色。他政治立场坚定,一生服务人民,真正做到了‘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回望尕布龙的人生轨迹,我们时时被感动着,最难忘他在担任青海省西宁市南北两山绿化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期间,长年带领干部职工种草植树,为西宁南北山绿化工程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2001年,尕布龙被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授予首届“母亲河奖”。是一个份量极重的奖项,也是个人极高的荣誉。获得这个奖项,尕布龙当之无愧。然而,却没有几个人知道他获了奖,更没有几个人知道,奖励的2万元奖金,他只留了100元做个纪念,其余的钱全部用在了购买苗木绿化南北两山上。因为在尕布龙的心中,奖项、奖金与他心中的两山绿化比起来,轻得不能再轻了。

一心只为青海的绿水青山

“老爷子种树和一般人不一样。树苗发芽了,他就会看着叶子一点点长大,有时候甚至用手指去量。我们开玩笑说,这哪里是种树,简直是养孩子。”采访尕布龙事迹时有人这样说道。正因为一株一株地种植,一寸一寸地生长,一点一滴地呵护,才有了南北两山的林木蓊郁,花香遍野。

曾经的南北两山,山高、坡陡、风大、植被少,常年呈干旱、半干旱气候。为了改变南北两山的生态环境,尕布龙带领民工修路、整地、育苗、栽树、浇水……他把全部的心血都献给了这两座荒山,足迹踏遍了南北两山的角角落落。西宁两山夹一城,那时“窝”在这毫无生机的黄土山沟里,人们心里都堵得慌。一些市民编了顺口溜来自我开解,“青海好,青海山上不长草,风儿吹石头跑。”只有护林人才能体会到,从树苗长成参天大树是多么的不容易,更何况是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种植。

在青海要了解生态环境建设的情况,当地人肯定要给你介绍西宁南北两山绿化工程;提起两山绿化,人们不可能不提起尕布龙。

采访中,我们找到当年采访过尕布龙省长的记者刘莹。她在回忆尕布龙省长时这样说道:“我写过很多故事,采访过很多人,但我对这位老人记忆犹新。从尕布龙身上,看不出他曾任过党和政府高级领导干部的痕迹,有的只是厚道、坦诚和朴实。一身整齐的中山装,胸前还佩戴着一枚毛主席纪念章。向我介绍南北山的绿化工作时,他充满感情,很自然地就讲起了南北两山绿化工程。”

尕布龙与南北山绿化工程结下不解之缘的那一年,是1992年。当时尕布龙到了该退休的年龄,他表示自己干了一辈子农牧,对这个工作有深厚的感情。以前在家乡时就是放牛放羊,就生活在牧场草原上,后来参加工作了,从一般干部,到县委书记,到畜牧厅厅长,到省委常委,到副省长,也一直分管农牧,成天和牧场草原打交道,所以对绿化有很深的认识,对植树造林有很大兴趣。能继续留下来干绿化,他高兴极了。因为在工作中,他早已认识到,不栽树,不搞好环境,只搞经济是没有前途的。在副省长任上时,他就搞了一些绿化,由于受条件限制,搞得不多。现在退下来了,能全力以赴搞绿化,这正是他的心愿。

现如今,从杨沟湾到阴山堂,从凤凰台到宁寿塔,绵延的群山绿意浓浓,整座城市被郁郁葱葱的树林包围,充满着勃勃生机。我们多次听人介绍过、亲眼看到过高原绿化工作的艰辛与不易,如果没有用付出十分的耕耘,去得到一分收获的坚韧,没有像尕布龙这样献身绿化的人,是不可能有现在的树成行、绿成阴的。这也正是如今当记者漫步于两山的绿阴之间,享受着这高原上难得的湿润时,不能不向尕布龙这样的高原绿化人致以由衷的敬意。

西寧南北山绿化指挥部成立于1989年,同年南北山绿化工程启动,这一年也是西宁南北山绿化工程的发轫之年。南北山绿化指挥部按照省委的决定,将荒山承包给有关单位及个人,成立义务植树基地,签订绿化承包合同,颁发了土地使用证,确定土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使“谁种、谁有”的政策落到实处,长期稳定不变。这一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各行各业、各单位和个人绿化两山的积极性,一场声势浩大、全体市民参与的南北山绿化工程就此拉开帷幕。十年后,两山绿化已收到了明显的生态经济效益,南北两山在当时已初步形成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沟”的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对此有人这样评价,过去是年年栽树不见树,现在是年年栽树树成林。

无私奉献,心怀大我

心有大我,就会在面临取舍时放弃小我;胸怀至诚,就会在取舍之间选择担当;敢为人先,就会在取舍间选择无私奉献。据刘莹回忆,当时采访尕省长时问到这些年你都在山上山下地忙,很少回家和妻儿老小团聚时,尕布龙说道,他们在老家生活挺好,有牛羊肉吃,有酸奶喝,不用我照顾他们。可这些小树苗没人照料就会死,这都是国家和大伙掏钱买的,我不能对不起他们。这是掏心窝子的话,这是对听到的那些故事作出的最好的诠释。还有一次,他带着几个人到韵家口苗圃挖紅柳苗子,那天风很大,天很冷,他本来就有点感冒,干了一天的活,累得体力不支,就靠在苗圃的地埂上睡着了。收工时,人们才发现他不见了,便到处寻找,等找到时,看到他身上、脸上、耳朵里、鼻孔里全是土。第二天,他的感冒加重了,加上他本来就患有肺气肿,脸色都有些发青。尕布龙的肺气肿病是在1985年的唐古拉地区特大雪灾期间指挥救灾时患上的。从那以后,他只要稍有感冒,肺上就出问题。司机小赵和为他做饭的活巴看他病得不轻,就劝他去住院治疗。他说:“不行,住院要花不少钱的。”“像你这样的高级干部,住院看个病有什么?就是花点钱,还不是公家报销吗?”但他却回答说:“公家的钱也是钱,还不都是人民的血汗,能省几块是几块,不能乱花。”看样子,送他去住院已是不可能了,小赵他们就又劝他:“那今天就别上山了,在家里休息一天”。他还是不干,“那怎么行,我就是死了,也不过是一个人。山上的那些树死了,可是大事,那都是国家和人民的财产。”他一身布衣,满身泥土,头上是一顶破草帽,脚下是一双旧帆布鞋,俨然一个民工的样子。那高大结实的身子骨,那大脸盘上粗糙的皮肤,那一双大手上布满的老茧和手背上暴突的青筋,都是他一生辛劳的写照。你能想象,这是位曾在县级以上领导岗位上任职近40年、在省级领导岗位上任职22年之久的老人吗? 1989年,青海省西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成立时,他就担任了顾问。1992年,66岁的他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之后,组织上又让他担任了两山绿化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从此,他把全部的心血都献给了这两座荒山的绿化。除了每年春上的造林季节,他要和民工们在山上大干60天之外,一年四季,他几乎天天都在南北两山的沟沟梁梁上奔波。冬天看防火,秋天看管护,天旱了察看浇水情况,下雨了看防洪设施。每天他都是天刚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到家里。每天的午餐几乎都是干馍馍就茶水,有时甚至连干馍馍也啃不上。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

有人说,尕老在我们那里当头的时候,每个年三十和初一都是在单位过的。这是因为,每到这个时候他就安排自己值班,让别人都回家过年去。

有人说,尕老下去检查工作,在牧民家里吃了一顿饭,肯定会留下饭钱。他是真正关心、体贴牧民的好干部。

有人说,尕老当了那么多年的省委常委、副省长,怎么着也能把老伴接到身边,在城里给女儿安排个工作。可他却楞让老伴和女儿一直在家当着地地道道的牧民。

有人说,尕布龙的家哪算个家啊,纯粹一个草原牧民招待所,来西宁看病的,办事的,都愿意上他家住着。也有人说,70多岁的人,该回家抱孙子养老了,可他偏偏愿意成天山上山下地跑着种树……

尕布龙同志从自律、勤政、务实做起,进而从政为民、清廉自律,赢得百姓爱戴,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指出:“共产党员应该具有人类最伟大、最高尚的一切美德。”尕布龙的事例生動地告诉我们,勤俭、廉洁、质朴的美德,理应成为广大党员干部自我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了这样过硬的素质,我们的领导干部才能在从政为民中站稳立场,才能在急难险重的改革事业中找准方向,才能在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建立不朽功业。

十八载薪火相传,一代接着一代干

从1992年进山搞绿化,尕布龙一干就是18年。“不信邪”的老汉发誓要找出树不成活的原因。据介绍,那段时间尕布龙天天住在山里,一边试种改进、一边请教专家。“尕主任就像一个民工队长,身着蓝大褂,戴个白帽子,穿个黄球鞋,每天带领民工浇水、挖坑、栽树,啥都自己干。”西宁市北山护林员刘宝邦这样说道。生活在西宁的人都知道,南北两山山势陡峭、砂砾广布,没有道路和台阶,有些地方人手脚并用都很难爬上去。西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绿化处副处长朱洪杰说,植树工程一开始,数千人每天在山脚各处拿锄头挖、用铁锹铲,顺着山势边修路边上。辛苦劳碌下,人人都盼着树苗成活。但在气候多变、干旱寒冷的高原大山上,种活树谈何容易。面对这些复杂情况,为提高绿化效率,尕布龙选定了几十种树苗在绿化区试种,他创建的500多亩苗圃至今仍为南北两山绿化工程提供优良苗木。北山护林员段国禄说,面对高原干旱、高海拔、降雨量少等特点,经过多年探索,植树人成功总结出“以灌养土”“以水定林”等规律。借助黑刺等灌木根瘤菌的固土增肥作用,南北山的土质慢慢发生了改变。几年间,干部群众一同筑水渠、拉电线、建泵站、铺管道,彻底解决了供水问题,植物成活率大幅提高。造林工程实施第6年,一些绿化区陆续换种云杉、圆柏、油松等适合青藏高原气候的乔木,长势日趋稳定。从此,星星点点的小树苗在南北两山扎根发芽,繁衍成林。

传承尕布龙精神,就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把国土绿化生态保护建设牢牢抓在手上。今年3月,全省绿化动员大会召开,一批为造林绿化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受到了隆重表彰,他们在绿化岗位上始终以尕布龙同志为榜样,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努力书写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绿化工作是一项累人、繁琐的工作,但同时,也是一项特别有成就感的工作。自己干绿化工作已经有十一年了,在此期间,虽然获得了许多荣誉和表彰,但在我看来,这既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向前的动力。”西宁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干部周海军如是说。从2006年开始,他成为单位的专职绿化员,十一个春秋,风雨无阻,他自己都已记不清有多少个休息日是在山上度过的,南山张家湾这个地方,已经成为了他的“第二个家”。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受大会表彰的先进个人西宁市水务局水保站站长彭占宗说。寒来暑往,几度春秋,彭占宗以润物细无声的模范言行带动着周围的同志努力工作,是大家眼里“为了工作不顾家”的代表。尤其在每年的春季,为了把苗圃基础打好,他经常一身土、一身泥地工作在绿化第一线,累得腰痛难忍,但从没有因此而休息过半天。

从一张1987年和2013年南北两山绿化影像图的对比中不难看出,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黄土裸露的山坡披上了绿装,一片青山翠绿令人欣喜振奋。“看着西宁的变化,看着眼前这些已经成活的树木,现在我们大家种树的信心应该更足。”青海省林业厅造林绿化管理处副处长白永軍说。据 2016年青海省绿化公报披露,我省累计完成造林15466公顷,森林覆盖率由7.2%增长到75%;完成“三北”等重点工程造林74040公顷、封山育林42426公顷,多处造林工程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三北优质工程”;建成北山美丽园400公顷永久性绿地,开放10大主题公园,河岸绿化率达到83%,城市绿地空间不断延展……这些变化,归功于一群绿化工作者二十多年来坚持不懈、默默无闻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党支部这个坚强的战斗集体。南北山绿化办党支部的同志们不怕苦、不畏难,在全省林业系统是出了名的,被称为“活着的尕布龙”。党支部虽然只有几名党员,但每个人都是身兼数职、一专多能,绿化工程的各个环节,他们每个人都能如数家珍。春天看苗栽树,夏天防洪管护,秋天补植补栽,冬天防火防冻。多年来,他们建立起了一套严格的管理规程,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生动诠释了“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的谆谆嘱托,为顺利完成南北山绿化工程的各项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还原尕布龙同志的人生轨迹,会清晰看到,他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青海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党忠贞不渝,对群众满怀深情,深受青海各族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他一心为党的绿化事业做贡献,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片青山,其感人的事迹和宝贵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对照尕布龙同志先进事迹,只有在学习中找差距、见行动,才能超越小我,心怀大我,至真至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薄力量,抒写无愧于时代的壮美华章。

猜你喜欢
南北绿化工程
游走南北 蕴含古今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云南报销案与晚清同光之际的南北纷争
南北冰雪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