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伟
只要穿上这身警服,不管在哪个岗位,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前些年在户籍岗位上经历的两件事,让我至今念念不忘。
2014年,我初涉户籍岗位。在一次辖区走访时,我了解到大唐庄村的一位王姓老人年近七旬,由于早年服刑出狱后到处流浪,没有办理任何户口证件,给其家人和本人带来了诸多不便。我立即向县局领导汇报,并联系微山监狱查找原始档案,利用周末时间到村里调查取证,按有关规定为王大爷补办了户口。老人接到崭新的户口簿时,激动地说:“大家都说我们的派出所能为百姓办实事,这次我真信了!”
补录户口,这只是户籍工作中的一项常规业务,是万千琐屑警务工作中不起眼的一个环节。而在出生落户政策刚刚调整那段时间,每天工作量很大,每晚盯着电脑登记信息到零点是常态。
每当面对屏幕眼睛昏花时,每当肩颈酸痛不堪时,仍不敢稍有懈怠,唯恐录错一条信息。因为这看似平淡无奇的每一条信息,却涉及当事人的入学、医疗、工作、养老等权益保障。工作中一点点的疏忽就可能造成一連串的问题。
有一次,辖区刘道口村的一位老太太来到户籍室,焦急地说:“姑娘,我的户口在录入微机时弄错了,比实际年龄小了十岁,这可怎么办啊?现在一样大的那些人都领到了高龄补贴,我还得等上十年,十年后我还有没有都不好说。”看着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听完这话,我不由得感到一阵心酸,同时也深感愧疚。正是由于细节上的一次疏忽,讓这样一位高龄老人受了不该有的委屈。
回忆起从警来的点点滴滴,回望很多早已头发斑白的老同事,我时常想,他们多年来的岗位坚守,该经历过多少这样的故事?对他们来讲,或许这些事都很普通,因为选择了警察这个职业,就意味着他们愿担起责任。
(作者系山东省郯城县公安局李庄派出所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