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为了解决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共享单车迅速席卷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但是,作为重要资产的单车被随意放置在街头巷尾,一是影响市容,二是被破坏、偷盗的现象非常严重。共享单车是一种新生事物,对它所带来的治安问题,有关部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准备。作为派出所民警的你,有没有遇到过共享单车所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江苏省泗阳县公安局裴圩派出所 陈炳灼:各种各样的治安问题和隐患
在我们派出所民警眼里,伴随着共享单车出现的,还有各种各样的治安问题和隐患。
一是损毁行为及结果。共享单车成本以百元为单位,如果因为轮胎、车链等小问题造成车辆无法使用,经过修理即可解决并再次投入使用。但如果这样的损坏是人为故意造成,或使用共享单车对他人造成伤害(同时造成车辆损坏),就已不是道德规范(爱护公共财物)问题,而是涉及法律法规了。
二是“共享单车”在给广大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部分人滋生了随意违法的念头,如到达目的地随意停放造成道路拥堵;无法前进时使用者当即扫码结算把车丢在路上影响交通;故意闯红灯、走反道、上快车道等,甚至有人将共享单车骑上了高速公路。这些行为不但给交通管理带来不便,还严重威胁着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交警要处罚,就把车子丢下来,反正车子也不是自己的。
三是共享单车给市民提供了出行的方便,但同时共享单车的使用需要实名认证,这本是规范管理共享单车的有力手段,但是公民的隐私却难以得到有效保护。虽然共享单车的花费不高,但涉及个人隐私泄露,包括实名认证、GPS定位和押金充值信息等,若被不法分子获知,有可能形成新的诈骗模式。(陈宇整理 )
安徽省阜阳市公安局三岔路口派出所 赵斌:
单车“上树”了
2017年5月5日14时许,我和同事经过一番周折刚刚处理完一起非正常死亡警情,又接到群众报警,称一辆共享单车被挂在双清路旁的一棵大树上。
“谁这么有‘才,把单车‘骑树上去了?”同事打趣道:“且不说为何把单车挂在树上,就是把一辆重十多斤的单车放到数米高的大树上,也挺费事的。”
言語间,我们驱车到了现场,一辆共享单车正横挂在树杈上,树杈高三米多,车前轮和车把分别卡在了树上的一个治安监控探头和树枝上,车身部分的铁皮有凹陷。单车是公共资源,这么挂着影响太不好了,路边人来人往,万一掉落容易伤到群众,得赶紧想办法弄下来。
接警时是直接从另一个现场赶来的,工具准备不充分,好在热心的群众还是有的,一个架着双拐的大哥主动提供了双拐,可惜还是低估了这个高度,本人身高臂展加一起已经2米多,再加上“热心拐杖”还是弄不下来。情急之下,我们把警车开到树下。我当了一回“猴子”,爬到车顶再攀到树上,一番忙活后,我们终于把单车安全取了下来。
现场处置完毕后,我们着手走访调查真相。路边监控视频显示,5日凌晨2时40分,四名年轻人走到该路口。一人踩在路边花坛上,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将单车挂在了树上,随后离开。整个过程大概花费5分钟。
目前,我们正在对四人进行追踪。
江苏省泰州市公安局城中派出所 董海倩:
“僵尸”围城
共享单车因为方便快捷成为了城市居民短途出行的首选,但是,在城市管理和治安防控中的问题也不断凸显。作为一名基层派出所民警,我从三方面谈一谈共享单车在警务工作中的注意点。
首先,数量激增造成城市交通堵塞。共享单车逐渐形成“围城之势”,乱停乱放的不文明之举为交通整治带来困局,妨碍市民通行的警情不断出现。
其次,资金池不稳定带来潜在经济风险。不少私营共享单车公司采用充值、会员的预付式储值经营模式,使用者需要充值几十元或上百元后方可取车使用。一旦公司倒闭、资金池封闭,就会造成市民财产损失,波及范围也极广。
最后,报废单车占用公共资源现象严重。像我们这样的基层派出所,常常接收到关于处理“僵尸单车”的警情,原因是很多共享单车坏掉以后公司不予回收,而是直接遗弃路边,为维护城市形象,公安、城管等部门均需耗费大量的精力核查、处置,极大地浪费了公共资源。
安徽省巢湖市公安局 杨祖友:
喜忧参半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上星期一,巢城人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各大路口都摆满了崭新的摩拜共享单车,巢城一夜之间进入了“扫码出行”时代。在拥堵日益加剧、污染日益严峻的城市交通发展状况下,以这种绿色环保的方式,解决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给人以春风扑面、焕然一新的感觉。況且它价格便宜,随刷随走,省却了自行车保管或带回的诸多烦恼,真是省心又省力,好处多多。
可兴奋了一段时间后,共享单车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了。
一是成了新的交通拥堵隐患。共享单车数量大、速度慢,这样单位时间内占用的道路资源就很大。城市非机动车道本就存在着车道不连续、宽度过窄、机非隔离设施匮乏、非机动车道空间大量被占用等问题,如此多的自行车集中加入,对非机动车车道内的交通管理无异于雪上加霜。二是对交通秩序形成干扰。共享单车没有专门的停放区域或停放制度,致使乱停乱放的现象十分普遍;还有骑车者逆向行驶、违反交通信号灯通行、违法进入机动车道行驶、未满12周岁骑自行车等交通违法行为日益增多。三是共享单车没有购置保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由谁来埋单,这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共享单车无处不去,骑车人随手一丢万事大吉,这让治安管理面临着新挑战,因为监控视频不可能覆盖到社会管理的每个角落。前两天,巢城发生了两起单车失窃案件,民警到现场调查时,是调无监控,找无目击者。民警陷入了案件不破群众不满意、侦破却又无从下手的尴尬境地。
广西梧州市公安局角嘴派出所 廖敬生:
从共享单车看社会治理
对于我们基层派出所民警来说,共享单车的出现既带来了管理的难题,也为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技术与管理上的难题有三点。
其一,注册一辆共享单车账号前,首先要缴纳一笔押金,每骑行一次就要花费一块钱左右,这样的资金流动每天每时都在发生,如何监管这样小额但流动量巨大的资金流,对于公安机关来说是一大难题。
其二,共享单车的出现,冲击了自行车销售与自行车租赁等行业,所以,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就故意毁坏共享单车。比如,前段时间,就有数十辆共享单车被焚烧的新闻出现。对于这样的行为,公安机关应当依法打击,可共享单车分布面太广,尽管能够搜索到单车的位置,可如何在违法行为发生前就予以制止,这对于公安机关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
其三,共享单车在给民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妨碍了社会管理。举一个我看见的事例,城管部门就组织过一次专项行动,对占用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的共享单车进行清理。共享单车随骑随停,一些素质低下的人就利用这一特点,方便自己妨碍他人,更有甚者,将共享单车当作自己的私家车。这無疑损害了大众的利益。
当然,共享单车的出现也为社会治理方式带来了创新的机会。
第一,共享单车可以收集大数据。比如通过收集分析一个账号的信息,就可以详细了解这个账号所有人日常出行与活动情况,公安机关可以从中发现犯罪嫌疑人。
第二,共享单车本身就是信息集成平台,可以与已有的大数据系统聯网,实现大数据治理。如上面提到的如何及时制止破坏共享单车的问题,就可以利用大数据治理来解决。公安机关发现大量单车位置有问题,就可以通过附近的监控了解情况,并根据情况适时调派附近警力对不法分子的行为予以制止。
江苏省泗阳县公安局裴圩派出所 胡学锋
怎么加强共享单车的管理
作为一名派出所民警,我对共享单车模式是肯定性的:共享单车低碳、环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还可以提高公民的身体素质。当然,其存在的问题也很多。
共享单车可以随借随还,出行更加方便,这是许多市民选择共享单车出行的主要原因,但正是这一优势造成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地铁站、小区、马路边等区域经常能看到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或阻碍交通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
针对破坏共享单车等违法行为,可以在规划的停车点设置监控录像,结合车辆GPS和使用记录进行监督。
主持人:
有专家评论说,共享单车的问题是整个商业生态问题,随之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立法等手段进行修复。我们派出所民警所能做的就是,对于涉及的违法犯罪问题,要依法坚决打击,以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治安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