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这部著作是恩格斯在1880年应保·拉法格的请求,根据《反杜林论》的三章内容,即《引论》的第一章、第三编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改编而成。这部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被马克思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列宁则认为,这是一部“概述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书,是每个有觉悟的工人必读的书籍。
写作背景
1.捍卫马克思主义科学地位的理论需要。19世纪70年代末,欧洲工人运动愈发活跃,而各种机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潮纷纷借机争夺领导权。因此,在理论上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形形色色社会主义的界限,对于解决工人阶级思想困惑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恩格斯摘录《反杜林论》“理论部分中最重要的部分”而成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有助于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在理论上明确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
2.适应各国工人阶级政党斗争和建设的实践需要。19世纪80年代,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人政党。用什么思想指导党、怎样建设党、怎样开展工人运动等,是各国工人阶级政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情势下,为了使国际工人阶级政党在正确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斗争和建设,推动国际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恩格斯将《反杜林论》中有关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和理论的论述部分摘编改写,形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
3.广泛传播和普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宣传需要。为了在工人群众中广泛宣传和普及科学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以通俗化方式呈现的宣传要求。《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虽摘编于《反杜林论》,但不同于这部学术性著作之处在于,其通过通俗的语言和简明的结构,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有效地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普及,进而提升无产阶级的思想觉悟,是一部能够满足直接宣传需要的理论成果。
主要内容
1.思想来源的追溯。1516年托马斯·莫尔《乌托邦》的发表,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诞生。从莫尔到19世纪中叶,空想社会主义经过三个多世纪的发展,达到其顶峰时期,即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阶段。尽管他们的学说表现出“处处突破幻想的外壳而显露出来的天才的思想萌芽和天才的思想”,但唯心主义历史观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仍不可避免。对此,恩格斯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一般而言,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主要取决于资本主义状况,因为社会主义作为对资本主义的扬弃而存在,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将构成对社会主义理解的前提。
2.基础理论的论证。社会主义首先是作为一种理论而存在的。任何一种改造社会的理论都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目标选择的论证;二是关于如何实现该目标的论述。它们在理论逻辑上相互补充,在实践上共同接受检验。恩格斯指出,马克思通过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完成对社会主义的逻辑证明,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唯物史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肯定了对社会关系性质的判断需依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为生产资料在生产力中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使得人类拥有的生产力水平具有客观性质,因而以蒸汽机技术为代表的大机器生产可以为理想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基础。剩下的只是如何把理论转化为行动的问题。唯物史观向实践领域发展,形成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即无产阶级遭受剥削的秘密,增强了工人阶级革命的信心,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正是这两大发现,摒弃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改良性质,赋予了无产阶级彻底的革命意志。
3.基本原理的阐发。科学社会主义首先从资本主义弊端立论。恩格斯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進行考察的结果。”通过考察“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一事实,得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用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来代替;通过考察“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这一事实,认为:无产阶级将通过阶级斗争完成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其理论逻辑是:大工业发展加快了生产速度,生产无政府状态引发商品过剩危机;消除经济危机,解决生产与消费的不一致,需要建立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改变所有制只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無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需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即阶级斗争而实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将有效利用大机器生产力,使得物质财富充分涌流,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理想社会。
当代价值
1.理论价值:从整体上理解马克思主义。所谓从整体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需从宏观上探索“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问题。哲学和经济学论证了这一解放的条件,社会主义展示了这一解放的过程,三方只有结成一体才能构成一场社会变革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始终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哲学和经济学的“理论终结”,不存在一个脱离哲学和经济学的独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强调: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他还在英文版导言中指出:“本书所捍卫的是我们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东西”,即科学社会主义等同于其哲学内容,两者本为同一命题。
多年来,马克思主义被分解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不可否认,作为理论的普及,把马克思主义三分有助于接受并掌握,但却模糊了其本来是为了解决现实社会问题而提出的科学理论这一初衷。现实社会问题被折射到不同学科领域,演变成具有浓重学理色彩的专业命题,以致相当长时间内,人们似乎不是在为实践的需要而从事理论研究,而是在为了学科体系的内部自洽而付出努力,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正确理解和传播。
从整体上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紧迫而重大的任务。《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从整体上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钥匙。文章在阐述社会主义如何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核心问题中,揭示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彼此联系,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面貌和精神实质。
2.实践意义: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社会主义运动奠定了令人信服的理论基石,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展示了这一伟大理论工程的客观进程。今天,当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之时,不能不强烈地意识到社会主义理论在完成空想到科学的转变后,社会主义实践仍然面临着与时俱进的任务。这一任务虽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视野,但又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它的本质和精神。
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要摆脱空想成为科学,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当崇高的社会主义理想,遭遇贫乏的社会现实的时候,邓小平同志睿智地作出抉择:通过发展生产力来改变社会现实。他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界定,既表明社会主义追求的理想目标是共同富裕,又指明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需仰仗社会生产力发展,即通过制止贫富分化方式实现消灭贫富差距的目标。
社会主义归根结底是一种生产方式,既包括生产力环节,也包括生产关系环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就是兼顾生产力发展和先进生产关系建设之路,这条道路是以社会主义复兴中华民族,同时又以中华民族振兴社会主义的中国梦之路。中国共产党作为实现中国梦的组织实施者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理想社会的承担者,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天津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张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