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睿
他,出生于普通的农民家庭,44岁才开始创业;他,用20年时间将公司带到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58位;他,是全国人大代表,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十大慈善企业等多项荣誉;他就是在世界太阳能领域被冠以“中国硅王”美誉的靳保芳。
艰难创业
靳保芳的商业嗅觉是与生俱来的。
1995年初,他听说河北工业大学单晶硅科研成果获国家专利,产品可用于太阳能发电,被称为绿色环保产品和朝阳产业。怀着极大兴趣的他多次北上天津与学校商谈,诚意与执著最终打动了校领导和研究所的专家教授,同意与他合作建单晶硅厂,打造产学研基地。1996年,宁晋晶隆半导体厂建成达效,这也是晶龙集团最早的雏形。
单晶硅产业的广阔前景,让靳保芳坚定了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决心。1997年12月,他与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硅片供应商——日本松宫半导体技术株式会社,合资建立了宁晋松宫半导体有限公司,产品全部供应国际市场。
2005年4月,他与世界上最具权威的光伏科研机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太阳能电池研究所签订建立科研中心的协议,并与澳大利亚光电科学工程公司、澳大利亚太阳能发展有限公司合资建立了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工程全部建成后,晶龙集团太阳能电池年产量达到175MW,成为世界上较大规模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家之一。
靳保芳用了整整十年时间,带领晶龙人通过创业创新之路登上世界舞台。集团从最初只有几十个工人、3台单晶炉的小厂,发展成占地600余亩,拥有3000余名员工、11家子公司、6家合资公司、300台单晶炉,先进线切设备13台及其他200多台(套)切磨设备,以生产二极管级、集成电路级、太阳能级单晶硅为主导产品,兼产单晶炉、石英坩埚、高纯石墨器件、化肥、化工产品,集科研、生产、商贸、服务为一体的大型民营高科技企业。2005年,晶龙集团生产单晶硅1126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单晶硅生产基地,生产单晶硅片1500万片,成为中国最大的硅片加工中心,实现营业收入17.68亿元,利税3.5亿元,上交税金1.2亿元,出口创汇8000多万美元,连续两年成为宁晋县纳税状元和邢台市第一创汇大户、县财政收入的中流砥柱,并双双跨入了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和河北省百强企业行列。
决胜疆场
晶龙集团下一步如何发展,是靳保芳时时刻刻都在思索的问题,“打通光伏产业链,强强联合”是他深思熟虑后得出的答案。与美国海姆洛克公司结成合作伙伴,晶龙集团占据其在中国份额的三分之二,当年就被追加多晶硅30吨。与世界最大太阳能工程公司——荷兰肖腾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晶龙集团由此建立了从原材料到销售的畅通发展渠道。与世界上最具权威的光伏科研机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太阳能电池研究所签订战略协议,建立科研基地,深入开展技术创新,向科技前沿进军。
“强强联合”远远不够,晶龙还需依靠科技创新成为行业领导者。“大直径、低氧碳硅单晶多线切割产业化”项目,填补了我国6至8英寸太阳能单晶片切割生产领域的空白,使我國的单晶硅深加工走在了世界前列。集团石墨加工厂和昌隆石英制品公司的相继建成投产,使过去从美、法两国进口石墨器件和石英坩埚的历史作古,节省大量外汇的同时保证自身供应。单晶硅行业的火热让单晶炉十分紧缺,晶龙集团的半导体设备公司应运而生。在国际、国内同行业中显著的产业链条优势和产业集群优势,让国家火炬计划太阳能硅材料产业基地花落晶龙。
就在晶龙集团大跨步发展的同时,国际太阳能单晶硅市场发生危机,业内人士大都怨天尤人,犹豫徘徊,消极等待。靳保芳却凭着自己聪慧的头脑和犀利的眼光,捕捉到潜藏在这场“危机”后面的发展机遇。“宁晋晶兴电子材料公司”“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宁晋阳光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先后组建成立,“河北晶龙丰利化工有限公司”“宁晋县医药公司”被兼并收购。晶龙集团赛美港龙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的重掺CZSI单晶硅项目、昌隆石英制品有限公司的16寸坩埚制品项目,双双被列入2005年度国家火炬计划;松宫公司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中澳合资太阳能电池项目,被列为全省20家重大利用外资项目之一,晶龙光伏产业列河北省重点工程第一位。
2006年,晶龙集团一路高歌,捷报频传,再创辉煌。实现产值36亿元,同比增长117%;实现利税8亿元,同比增长143%;上缴税金2亿元,同比增长108%。
乘势扩能
晶龙集团在靳保芳的带领下,用又一个10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企业,30多家控股和全资子公司,3万余名员工,12个国内生产研发基地,60多个海外营销机构。
2007年,晶龙控股的晶澳太阳能公司于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集团自2009年起四次入围中国企业500强,2006年起蝉联中国电子信息企业百强,2011年起蝉联世界新能源企业500强,2015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88亿元,利润15亿元,上缴税金7.82亿元。2016年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心情特别激动,特别是听了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备感振奋。习主席提出把‘一带一路建设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为我们企业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刚刚参加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靳保芳在面对记者采访时的激动难以言表。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更多发展机遇摆到企业面前,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铺平了道路。晶龙集团旗下晶澳公司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思维,考量自身的发展之路,寻找机会,力争在沿带沿路城镇多建光电城。
投资3亿马币建设的首个海外工厂——晶澳马来西亚槟城的400MW电池厂,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15年10月23日建成启用后,采用晶澳最新的多晶生产工艺,已累计生产光伏产品953兆瓦,带动了当地资源开发和能源建设。目前该厂正在扩产,完成后产能将提高到1GW,创造300个就业岗位,这将助力晶澳继续扩张其全球供应链。
目前,晶龙光伏产品已累计出口100余个国家,在全球建立了55个办事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共承接31个国家的光伏项目供货,光伏产品的出货量达到700余兆瓦。
“我国是全球光伏第一大国,晶龙集团对未来保持竞争力非常乐观、信心十足,下一步将加大投资力度,继续做全球化进程的积极引领者。”靳保芳说,“晶龙集团的长远目标是,建设世界级新能源企业,打造晶龙百年品牌。中长期目标是,到‘十三五末销售收入超过600亿元,未来10年内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今后,企业将根据市场布局和打破贸易壁垒需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强国际产能合作;通过加强管理、生产、销售、服务、融资、人才等全方位的国际化,加快国际产能合作、融汇世界资源,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集团企业。”
人格魅力
靳保芳作为普通农民家的孩子,在河北省宁晋县读完了高中,他先在服务行业当工人,后任县农机局办公室主任。1984年,出任县农机供应公司经理。
1992年2月,靳保芳调离搞得正红火的县农机公司,来到县电力局充当“救火队员”。那一年,他正好四十歲。
1996年,44岁的靳保芳白手起家创建晶龙集团。他确立“自主创新、永争第一”的晶龙精神,20年如一日,坚守“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座右铭,坚持诚信为本、质量取胜,把晶龙品牌打造成为行业金字招牌。
让同事想不通的是:早已掌管几百亿资产的靳保芳,俭朴得甚至有点“抠门”。他不抽烟、不打麻将,不穿名牌、不打高尔夫。到香港出差,他住的是最普通的宾馆,吃的是路边的小店。每天的早餐,也就是两根油条,一碗米粥,跟在宁晋吃的一样。在多个单位当过“一把手”的他从没有配过秘书,每次出差,都是一个人拎着箱子到处跑。他带领企业健全规章制度,堵塞违法违纪漏洞,大小事务都亲力亲为。他常说:“人只有接地气,才能干事、干成事。”
有时,他又显得格外“大方”。把集团的副总们送到大学进修,给技术人员发奖金不会眨一下眼睛。在集团最困难的时候,他坚持不裁员、不减薪。2012年光伏行业陷入危机、许多企业举步维艰,他不仅承诺不让一名员工下岗,还在企业经营刚出现好转时,率先为员工加薪,使员工总薪资平均增长了17%左右。
“我是苦孩子出身,党培养我成为一名国家干部,成就了今天的自己。因此,我一直有个强烈的愿望:回报党的培育,为国家和人民做点事。”靳保芳在企业成立了党委、工会、妇委会、团委等各级党群组织,设立特困帮扶基金救济困难员工,每年投资上百万元开展培训教育,坚持每年在家乡投资建设,仅2015年晶龙就在宁晋县投资20.9亿元建设15个新项目。2007年,晶龙启动捐建百所希望小学工程,截至目前,已经捐建58所,累计为公益慈善事业捐资逾2亿元。
他思维敏捷,谈吐优雅,处事果敢。别人不敢想、不敢干、不敢闯、做不到的事情,靳保芳不仅敢想、敢干、敢闯,而且出手不凡,干得十分出色。笑傲江湖,舍我其谁?在世界太阳能科技领域里,靳保芳因才智过人,胆识超群,而倍受推崇。
说起靳保芳的人格和魅力,曾有这样的描述:他像一位元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若定;他像一位儒商,恪守诚信,精于算计,义中取利;他像一位农民,待人宽厚,勤俭持家,朴实无华;他像一位学者,虚怀若谷,勤奋好学,善于思索;他像一位探险者,不惧艰险,知难而上,勇攀高峰;他像一位政治家,胸怀坦白,理想坚定,意志如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