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利用常规观测报文资料,MICAPS资料,卫星云图及雷达回波图资料对2014年6月2日、3日重庆地区的雷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日凌晨的雷雨过程是由700hPa切变线尾部以及低层弱辐合共同影响的结果,3日凌晨的雷雨过程主要受中低层切变及850hPa倒槽影响。两次雷暴前日的晴好天气,使重庆升温,为两次雷雨过程累积了层结不稳定条件。700hPa偏南气流为雷雨发生提供了水汽条件。切变线带来的弱冷空气为雷暴产生奠定了动力条件。
关键词:雷雨;强对流;切变线;冷空气;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
重庆江北机场春夏季节多受到雷暴的影响,机场雷暴年平均日数为34.1d,属于多雷区。夏季最多,平均雷暴日达到18.1天,约占全年的53%。在飞机飞行的过程中,雷暴天气可以使飞机飞行面临雷击、风切变、结冰、冰雹等复杂危险的情况。本文主要针对2014年6月2日、3日凌晨至上午两次雷雨过程。利用MICAPS实况资料,航空气象报文,卫星云图及雷达回波资料对2014年6月2日、3日重庆地区的雷雨过程进行了总结分析。
一、天气过程简述
2014年6月2日、3日,重庆机场连续经历了两次由高层波动配合中低层切变辐合影响的系统性雷雨过程。这两次雷雨过程分别持续2小时58分和3小时29分,由于天气过程主要发生在机场非繁忙时段,分别仅造成了3个航班备降2个航班返航和6个航班备降2个航班返航的影响。
二、天气形势
1)从6月1日20时至2日08时的高空图来看,500hPa本场以弱的偏西北气流为主。700hPa有一切变线位于两湖交界至重庆贵州交界处,切变线南部为西南气流,风速在10m/s左右,为切变线一带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水汽条件。2日08时700hPa本场由偏东风转为偏西风,在重庆中南部形成一小切变。850hPa重庆地区呈现弱辐合形势。2日08时地面图上能看到主要降水区域位于重庆南部与湖南中西部,这与700hPa切变线位置吻合,重庆位于切变线尾部,配合低层弱辐合,这为雷暴的产生提供了比较好的形势条件。
2)从6月2日20时至3日08时的高空图来看,500hPa偏西气流,700hPa偏南气流,850hPa重庆西部呈现弱的倒槽形势,低层相对湿度较大。3日08时,500hPa本场转为偏北风,700hPa重庆、宜宾间切变影响,850hPa倒槽形势维持,这为此次雷暴云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相关物理量分析
从1日20时和2日20时的Tlogp图表明,重庆地区基本呈现出上干下湿的漏斗状层结曲线,并且两日皆有红色的正的不稳定能量区。K指数分别为27和41,SI指数分别为2.98和-4.17,CAPE指数分别为343.9和2615.8。虽然在1日20时的各项指标数值不明显,但通过对观测报文的分析,两日最高气温皆为32℃,这是重庆数日来温度最高的两天,这样的高温天气为重庆机场储备了能量,配合切变线带来的弱冷空气影响,从而触发了雷暴的产生。
四、临近预报产品分析
(一)卫星云圖
从6月2日06时FY2E红外云图上可以看到,受切变线影响,湖南中西部至重庆南部一线有CB云生成。重庆位于切变线尾部,04时CB开始发展并加强,后随切变线逐渐向东移出本场。从2日20时的云图上可以看到,前日有切变线影响产生的对流云系已东移减弱,而在重庆北部和南部有对流云团开始发展并加强,到3日凌晨3时左右,两团对流云团合并加强并覆盖本场。
(二)雷达回波
从6月2日07时29分的最大反射率图像可以看到,重庆机场区域内最高回波为45dBZ,回波顶高在8km左右。相应的速度图上为偏南风,机场以南100km左右有切变线。
从6月3日03时01分的最大反射率图像可以看到,重庆机场北大面积对流云团覆盖,其中机场西北面和西南面回波最高,为45dBZ,回波顶高为9-10km。于05时的速度图像上显示出低层有很强的东南风。
五、总结
1)2日凌晨的雷雨过程是由700hPa切变线尾部以及低层弱辐合共同影响的结果,3日凌晨的雷雨过程主要受中低层切变及850hPa倒槽影响。
2)1、2日的晴好天气,使重庆升温,为两次雷雨过程累积了能量条件。
3)700hPa偏南气流为雷雨发生提供了水汽条件。
4)切变线带来的弱冷空气为雷暴产生奠定了动力条件。
参考文献:
[1] 刘德,等.重庆市天气预报技术手册.北京:气象出版社,2012.
[2] 冯政林,李颜宏.重庆江北机场雷暴气候特征分析.科技传播,2012.
[3] 吴起辉.重庆机场一次雷雨过程分析.科技风,2011.
[4] 江玉华,丁明星,陈群,刘婷婷.重庆地区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统计特征.气象,2005.
作者简介:
王天宇(1989-),男,四川成都人,民航西南空管局气象中心预报员,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航空气象预报工作,研究方向:大气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