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叙事和跨屏传播来看《人民的名义》火在哪儿

2017-05-30 14:41:10冷凇刘俊
公关世界 2017年9期
关键词:人民的名义名义正义

冷凇 刘俊

年度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不断刷新收视记录,被观众赞“全程高能”。主题上的立意深远、破题深入,艺术上的多线叙事、视觉品质,传播上的多屏热播、反馈热烈,都是该剧成为“现象级”电视剧的原因所在。

主题震撼:国家与人民的正义张扬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反腐力度上一直保持高压,“打老虎”“拍苍蝇”的决心坚决,这既体现了党和国家执政能力与智慧,同时顺应了当前社会上反腐倡廉的普遍期盼,廉政廉洁已成为人民心中的大正义。

在这个大背景下,《人民的名义》将主题和内容直击反腐败斗争,直击反腐战线斗争的复杂性、坚决性、人民性、正义性。

以影视艺术为主要样态的传媒艺术,因为影像的直观性、传播的大众性、艺术的感染力、价值的影响力,成为当前百姓接触方式最便捷、接触频度最高的重要审美经验来源。

传媒艺术也理应以其艺术魅力和吸引力,自觉承担起配合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重任,承担起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任,承担起引领和净化人的精神灵魂的重任。

《人民的名义》正是以传媒艺术的样态和巨大影响力,在全社会传递了正义和正向能量,震慑了心怀巨贪之念的邪恶之徒,彰显了以反腐工作“前赴后继”对抗一些官员“前腐后继”的作品主旨,自觉承担了社会责任,自觉顺应了人民诉求,为国家和人民的正义鼓与呼。

该剧作为反腐“大剧”,剧中描写的反腐过程敢于触及真问题,不避讳中国式官场任务关系的复杂性、多面性,作品揭示反腐主题的力度很大。该剧第一集就展现了剧中虚构的“汉东省”省级领导群体的复杂性和暗流涌动。

从一定程度上说,这既有助于满足观众对官场的想象,更体现了影视监管部门、创作者值得称道的魄力和胆识。

艺术细腻:内容与形式的品质追求

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反腐剧也曾一度热播,但2004年之后,因题材的特殊性及敏感度等一系列原因,该类电视剧进入了长达十年的沉寂期。

虽然之前此类电视剧也出现过一些品质上佳的作品,但就艺术水准而言,整体来说存在着悬念不强、表演做作、叙事手段单一、逻辑脱离实际、画面效果粗糙等问题。

而《人民的名义》的播出,宣告反腐剧沉寂期的结束,这特别体现在该剧的艺术品质上佳。

一则,从艺术内容上看,该剧大量使用多线叙事的方式,人物刻画也有创新。就复线叙事而言,如前两集便同步在三个场景和逻辑线上切换:剧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抓捕国家部委项目处处长赵德汉的情节、汉东省领导商议在本省抓捕行动的情节、汉东省京州市副市长丁义珍出逃的情节。

就人物刻画而言,“正角反写”“反角正写”的模式是对传媒艺术作品叙事的一种创新,无疑让作品的悬疑性陡增。随着情节的深入,会让观众不断拨开表象的迷雾,多次否定自己的第一印象,这深度卷入了观众的观察和判断,值得我们在传媒艺术创作时借鉴。

而剧片方透露,在即将播出的内容中,情节将更为扑朔迷离、复杂多变、悬念迭生。

二则,从艺术形式上看,该剧对画面的追求值得称道。无论是前期拍摄的机位设置、光影布置,还是后期制作的画面剪接、视觉调色,都是该类电视剧的一次突破,该剧是以类似对电影画面的追求呈现电视剧作品。

此外,该剧集结了陆毅、张丰毅、吴刚、许亚军、张凯丽等实力派演员,在快节奏的情节叙事中,演员精湛的演技更是大大提高了该剧的艺术品质。

剧中“戏骨级”演员们对人物把握的精准、对故事表现得到位、对主题理解的深入,也使得该剧成为一种对当下“无厘头”“后现代”影视作品当道风气的矫正。当然,如果能够在叙事节奏、年轻演员表演等方面再增色一些,会使得该剧的艺术表现更为丰满。

传播跨屏:移动与全龄的共同关注

《人民的名义》在电视收视端和新媒体收视端,都有上佳的表现,不断刷新收视记录,被观众赞为是“全程高能”的年度反腐大剧。

就传播而言,该剧不仅可以在电视端的湖南卫视黄金時段观看,多个网站和移动APP终端也热播该剧,扩大了收视的群体,以及观看和反馈的便捷度。

该剧的热播还带来了热议。热议不仅呈现于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端同样如此:该剧在豆瓣网评分一度高达9.1分;同时微博、微信相关文章和网友热议度也随着作品的播出而不断提升,特别是无论是影视机构公号还是民间自媒体公号,关于该剧的微信公号评论文章在作品播出期间常常刷屏。

可喜的是,该剧不仅吸引了对政治话题更为亲近的中老年观众,还吸引了为数众多的80、90后观众。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和数据,我们发现,年轻观众对于该片的视效的电影化、叙事的真实化、主题的反思化深感兴趣;类似《人民的名义》这样反映真实世界、展现真实反思的作品,契合了年轻观众对生活、对社会、对国家发展关注的热情和活力。

传播中的线上线下、多年龄段对这部剧作的关注,背后体现的是百姓对人民正义、社会正义、国家正义的翘首众望。

从字面上讲,剧名“人民的名义”是对人民期望的深度契合:党和国家的好干部,是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我们坚决以人民监督政府、反对腐败的名义,震慑和处理那些打着人民名义的幌子行贪腐之实的腐败分子,还社会以正义,助国家之发展。

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问题,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局限,这需要优秀的传媒艺术作品去反映问题,去铭记发展。

期待《人民的名义》能够不断以其深刻的反腐主题、优质的艺术品质,拉动反腐剧收视的同时,更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的正义贡献出传媒艺术独特的力量。

猜你喜欢
人民的名义名义正义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天一阁文丛(2020年0期)2020-11-05 08:28:16
逆行,以生命的名义
以二胎的名义,享受生活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18
《人民的名义》
周梅森的政治小说新作《人民的名义》
南方周末(2017-02-16)2017-02-16 11:18:48
有了正义就要喊出来
山东青年(2016年3期)2016-02-28 14:25:49
倒逼的正义与温情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5:50
以创新的名义宣誓发展
法律与正义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6
以Herm è s名义,注解时尚
流行色(2009年11期)2009-12-09 05: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