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武山站以上水沙变化特点分析

2017-05-30 10:48:04刘社强
人民黄河 2017年9期
关键词:武山输沙量含沙量

刘社强

摘要:依据渭河武山水文站及以上区域21个雨量站1975-2015年的水文观测数据,对武山站以上区域的水沙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武山站以上区域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均呈下降趋势,以1988年为界比较,降水量减小了4.9%,径流量减小了48.7%,输沙量减小了36.0%;②年降水量序列不存在明显的变化趋势,径流量、输沙量分别在1988年、2004年发生了一次减少突变。

关键词:水沙变化;武山站;渭河;1975-2015年

1研究区概况

渭河武山站位于甘肃省武山县城北,于1974年7月1日设立,集水面积为8 080 km2,距河口693 km。研究区(流域)形状近似扇形(见图1),渭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渭源、陇西两县,于武山县折转向东。右岸植被较好,产流量大,含沙量小,主要支流有漳河、榜沙河;左岸为黄土丘陵区,植被差,产流量小,含沙量大,为该区域主要产沙区,主要支流有秦祁河、咸河。

区域内主要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年内降水极不均匀,暴雨多发生在夏秋两季,7-8月最多。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由降水汇流形成的洪水多为陡涨陡落型,浪大流急,水草、生活垃圾及其他漂浮物较多。

武山站测验河段基本顺直,左右两岸均为石砌河堤,基本断面上游约400 m处有一座公路桥,约700 m处有一处滚水坝,基本断面下游约800 m处有一座人行便桥。测验河段内河床组成为沙卵石,断面冲淤变化较大,水流常因洪水来源不同在断面左右摆动,水位流量关系受洪水涨落及冲淤的影响较大。

2水文要素变化

2.1区域降水量

由图2可以看出,武山站以上年降水量变幅较小。由表1可知,研究区年均降水量的变化不是十分明显,1985-1994年年均降水量比1975-1984年的小27.3mm,比多年(1975-2015年)均值小1.1 mm;1995-2004年年均降水量减幅最大,比多年均值小39.7 mm;2004年以后年均降水量有所增大,距平为2.6%。

2.2径流量

根据武山站1975-2015年的年径流量资料(见图3)可以看出,径流量减小趋势十分明显。由表2可知径流量变化较为显著,1985-1994年年均径流量比1975-1984年的小1.562亿m3:1995-2004年年均径流量比1975-1984年的小4.889亿m3,距平为-48.7%;2005-2015年年均径流量比1975-1984年的小3.630亿m3,距平为-22.5%。

2.3输沙量

由图4可以看出,武山站输沙量减小趋势也十分明显。由表3可知输沙量的变化与径流量变化并不完全一致,1985-1994年年均输沙量比1975-1984年的大330万t;1995-2004年年均输沙量开始减小,比1985-1994年小1 260万t,距平为-18.6%;2004年以后输沙量减幅加大,距平为-54.8%。

3变化成因分析

3.1突变分析

由渭河武山站以上區域年降水量、年径流量、年输沙量的M-K突变点检验可知:年降水量不存在明显的变化趋势: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序列均存在显著的减小趋势,年径流量在1988年前后发生了一次减少突变,年输沙量在2004年前后发生了一次减少突变。

3.2降水量与径流量、径流量与输沙量的关系

由图5可以看出,在相同降水量条件下,1989年后的多数年份径流量明显小于1988年前的,说明武山站以上区域的降水径流关系发生了变化。降水径流关系的变化除受雨强变化的影响外,人类活动也是变化的主要原因。随着水土保持、退耕还林、集雨节水工程等措施的实施,武山站以上区域2015年的植被覆盖度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增加了25%,这些因素的变化是导致水沙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由图6可以看出,在相同径流量条件下,2005年后多数年份的输沙量明显小于2004年前的,说明渭河武山站以上区域的径流量输沙量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输沙量的减少除与大暴雨场次、洪峰流量500 m3/s以上洪水场次及径流量明显减小有关外,还受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区域内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实施,逐步改善了武山站以上区域的流域下垫面状况。2004年以来,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该区域水土流失大幅减少。

3.3水沙年内变化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两系列各月平均值相比,1989-2015年年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分别减小4.9%、48.7%、36.0%。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的月变化各有特点。年降水量虽减少不多,但年内非汛期(1、2、4、10月)降水量增大0.3%-60.3%,其他月份降水量减小3.4%-12.2%。研究区内大部分区域土壤为超渗产流区,非汛期降水量的增大、主汛期降水量及大暴雨场次的减少均有利于土壤下渗,不利于产生地面径流;受降雨及人类活动影响,多年平均径流量减小48.7%,4-12月径流量减幅均在40.0%以上,其中9月为65.0%,1-3月径流量减幅较小,均在40.0%以下,使年内各月流量趋于“均匀”,这可能与相应月份降水量的增大有关。输沙量的变化与降水量、降水强度、产汇流大小、植被状况、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多年平均输沙量减小36.0%,5月、7-10月输沙量减少较多,其中9月为66.7%,这与径流量的变化一致;6月输沙量增大5.8%,可能与人类活动因素有关。

另外,武山站洪峰流量逐年减小的趋势明显。根据实测资料统计,1975-1992年大部分年份的年最大流量在500 m3/s以上,年最大流量超过1 000 m3/s的年份有7 a,历年最大洪峰流量发生在1978年,为2 480 m3/s。从1993年开始,武山站未发生洪峰流量大于1(100 m3/s的洪水,2011年最大流量仅为88.5 m3/s,大部分年份的年最大流量在500 m3/s以下。历年(1975-2015年)最大含沙量的变化趋势并不明显,大部分年份最大含沙量在500 kg/m3以上,历年最大含沙量为902 kg/m3(2002年),年最大含沙量序列中最小值发生在2014年,为376 kg/m3,说明区域内局部植被、下垫面条件差,在小范围暴雨(驱动力)作用下,小水携大沙的高含沙洪水并未减少。

4结语

(1)渭河武山站以上区域水、沙量均呈减少趋势,以1988年为界比较,降水量减小了4.9%,径流量减小了48.7%,输沙量减小了36.0%。与径流量、输沙量相比,降水量减小趋势不是十分明显。年内各月的变化趋势与年变化趋势并不一致。

(2)经突变分析得知,年降水量序列不存在明显的变化趋势;径流量、输沙量分别在1988年、2004年前后发生了一次减少突变。

猜你喜欢
武山输沙量含沙量
又吟武山湖
0.6 H 层含沙量与垂线平均含沙量代表性探讨
我的家乡在武山
辽河干流辽中站河道冲淤变化趋势研究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祖厉河输沙量变化的影响分析
频率曲线在荆江三口输沙量计算中的应用
关于辽河干流河道冲淤量沿程变化规律探讨
地下水(2015年5期)2015-12-02 02:44:26
罗源湾海洋倾倒区抛泥过程含沙量增量数值模拟
鬼惩
悬移质含沙量垂线分布
水道港口(2014年1期)2014-04-27 14: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