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朝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多媒体的发达,使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都受到巨大的影响,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的面貌。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多媒体进入小学教学中已成为一种常态。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具有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小学数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150-01
1.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
1.1 过度依赖多媒体运用。不少小学数学教师过于追求潮流,认为多媒体是现代课堂的象征,越是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就越显气派。在这些教师的教学中,过度依赖多媒体的运用。一方面,每节课都使用多媒体,特别是在示范课和公开课中,不考虑教学内容,而考虑是否好看,存在为使用而使用的误区。另一方面,多媒体应用占据了整堂课,出现教师与学生都死盯屏幕,没有交流的局面。一些教师不喜欢写板书,也不喜欢与学生多交流,只是交代学生要认真看多媒体。很显然,这种没有情感交流的课堂,很难取得好效果。
1.2 盲目使用课件。在一些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所使用的课件,并不是自己所编辑,而是直接从市场上买来的或者从网络下载的,其质量效果如何很难有保障。事实上,多媒体技术之所以在现代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关键还在于它能够用多样化的手段将教材中的难点与重点表现得更突出,进而使学生更易懂。而盲目使用课件,可能会出现内容与教材不相符,与所讲课程不同步等众多问题,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特别是避免全程生搬硬套他人课件的做法,尽可能地自己根据教学内容编写课件,以保证教学效果。
2.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學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2.1 实效性原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目的在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考虑课堂是否因为应用了多媒体技术而实现了预期目标。要避免华而不实的应用。多媒体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对学生感官的全方位刺激,是其能够取得更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但小学生年纪小,自制力差,易受到多媒体的影响。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在关键处使用多媒体,以避免学生完全沉醉在多媒体带来的多彩画面中,忽略课堂上教师所讲的内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要尽力提高其使用效率。一堂课不在于是否全程使用多媒体,而应该通过科学合理地编制课件,将多媒体作为学生理解难点与重点的助力。
2.2 多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原则毫无疑问,多媒体技术在表现手段、内容丰富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都有着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也应该看到,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多媒体技术虽然丰富多彩,却难有传统媒体那种包含情感的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多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原则,用更加丰富的手段与方法来推进课堂教学。如粉笔与黑板的运用,教师自己制作的各类图形,可以很好地弥补多媒体技术的短处,使其相互补充,从而实现教学目的。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本着让学生勤动手、勤动脑的考虑,科学合理地选择媒体的使用,达到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真正将所有教学内容都准确完整地传递给学生的目的。
3.小学数学教学中正确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对策
3.1 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学习要从兴趣开始,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运用要多考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利用多媒体多样化的表现手段来创设教学情境,无疑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比如"比较分数的大小"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对分数有更好的理解,笔者通过一系列动画,创设了一个动画教学情境:"唐僧四人共同分一个西瓜,孙悟空吃 1/4,八戒吃 1/2,八戒很不乐意地说:'猴哥,我肚皮大,饭量大,这样分我吃得少,你吃得多,不公平。'"这时画面出现一个大大的问号--是否真的如八戒所说,他吃的少?通过这样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思考,激发其学习兴趣。
3.2 运用多媒体突破重点与难点小学数学有许多概念性的东西,而这些知识点对于小学生而言,是非常难以理解的,正所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小学生举一反三,教学效果很难保障。要多媒体的表现多样性,可以通过全方位的感官刺激,使小学生对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帮助他们理解与记忆。如在除法教学的"平均分"一课中,通过一系列的动画展示,可以让小学生看到平均分的缓慢动态过程,帮助他们更好地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运用多媒体突破重点与难点,往往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结束语
作为现代教学的重要基础,具有丰富表现手段的多媒体,其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应该做到使用多媒体而不是依赖多媒体,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需要,科学使用多媒体,不断增强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莉娜.如何利用多媒体上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 [J].新课程:小学版,2011(3).
[2] 林典强.小学数学与多媒体 [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