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加卓玛
摘要:我国新颁布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不断改革旧时的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的研究,以学生思想为中心、以老师的讲学为中心、以新教材的模式为中心,方可在世界教学的改革中立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119-01
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全新教学模式,一直是各大小城市校园争相探讨的话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又是怎样创新与实践的呢?笔者认为,主要因素在于校园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断改革完善,才能让中国的数学教育更加进步发展。
1.师生平等,加快数学新改革发展
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了师生之间不平等的观念,正如老师是孩子们的领导者,孩子们就必须是服从者。而全新的改革教程,它却阐明了数学课程,是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娱乐,是老师与孩子之间互动,和谐,交往的过程。所以,笔者认为,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与孩子们沟通、合作是绝对不能减少的环节。老师对学生应做到和平共等,如课前、课中的知识语言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与学生们共同研究探索问题,从探索中共同实践与思考,让学生们成为课堂中学习的主体,而教师者由领导者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组织者,只有这样,方能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并让我国的数学改革教育,加快速度前进。
2.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运用数学的能力是未来公民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我们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这些数学知识,而忽视对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
我们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
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大有裨益。
3.改变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一支粉笔和一张讲台,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很少有数学活动进行,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活动中一方面能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能;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学习。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有效的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导入新课,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無处不在,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同时又强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课堂上学生通过活动获取知识,突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学习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生活化课堂教学,能以课本为主源,又不受课本知识的禁锢,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既能落实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4.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改更强调发现式学习,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创造性。在新课程的氛围下,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导向学习作用,尽量不要直接陈述结论。从学习方式看,学生的数学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一种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无论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还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都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学习方式。一般来讲,如果要学习的概念、法则、结论等学生能够去发现的,就应该尽可能地采用发现学习或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如果学习内容没有必要让学生亲自去发现,也不容易被发现,则可以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在改革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教学中存在着教师讲得过多的弊病,课堂上是不是讲,并不一定是教学观念先进与落后的试金石,不一定是启发式和注入式的分水岭。真正的问题在于讲什么、怎样讲。一般来说,陈述性的、事实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运用接受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师该引的要引,该问的要问,该点的要点,该讲的要讲,不仅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总之,在改革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切不可因为传统教学中存在着教师讲得过多的弊病就一味地迁怒于"讲"。课堂上是不是讲,并不一定是教学观念先进与落后的试金石,不一定是启发式和注入式的分水岭。真正的问题在于讲什么、怎样讲。一般来说,陈述性的、事实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运用接受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