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野外找矿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通过多年的找矿经验结合正确的科学方法来完成。文章首先介绍了笔者对于找矿准备工作的看法,野外找矿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了解区域地质背景和分析矿产分布两方面;然后介绍了野外找矿常用的四种方法,即化探找矿法、物探找矿法、地质法和遥感法。
关键词:野外找矿方法;地质背景;化探找矿法;物探找矿法;地质法;遥感法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P62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6-0210-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36.104
1 区域地质背景及矿产分布分析
找矿工作是地球化学勘察工作的一种,我国野外勘察的历史悠久,从古至今,野外勘察一直是我们发现自然、认识自然的最原始途径。野外勘察工作对于人类了解自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野外找矿工作能帮助人类发现并利用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野外找矿工作的展开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了解区域地质背景和分析矿产分布两个方面,下面主要针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说明。
区域地质背景调查是对选定的野外找矿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调查,通过地质学、物理学以及地球化学等理论方法以及数字填图的手段进行野外实地勘察,查明该区域的地层和岩体的年代、成分、分布以及产状等,根据以上所获得的信息建立区域地质数据库,为野外找矿工作的进行做好铺垫;地质的岩层和构造反映了该区域地壳运动的特点,这些信息对于野外找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区域地质调查的范围通常根据所要勘探的范围来划定,力求将所选区域面积内的地质情况调查清楚,通过绘制的地质填图来反映该区域的地质情况,不同比例尺的填图所需的工作精度不同,一般比例尺越小,调查工作的精度要求越低,进行野外实地勘察工作的时间就越少,但是为了保证实地勘察基本地质情况的准确性,一般地质填图的比例尺具有最低限度的要求,目前,我国已按照1∶20万的比例尺完成了对中国大陆地质情况的调查。区域地质背景调查是野外找矿工作开展的前提,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地质背景调查的充分准备工作,那么野外找矿的工作将会举步维艰。
我国的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具有很大的开采空间,矿产资源是指深埋于地下或流于地表的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质,其中所含的各种有用元素对于人类的工业发展十分重要,了解矿产资源分布对于野外开矿具有重要的意义,了解某个地区的矿产分布要从该地区的地质情况以及环境因素出发,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几百万年乃至上千万年的地壳运动和环境变化,这些矿产资源是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野外找矿工作是为了探知某一地区的矿产资源种类和储量,这项工作为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但却十分丰富,野外地区的地质情况通常较为复杂,因此极易形成复合型矿产,比如有机矿和无机矿的复合产物,了解野外矿产的分布及复合情况可以使野外找矿工作少走弯路。
2 主要找矿方法
2.1 化探找矿方法
化探找矿方法具有不受覆盖区域限制、经济、快速、直接等优点,一般用于勘探浅部,其主要原理是根据化探异常进行野外找矿。具体方法如下:
2.1.1 确定工作点。通常根据区域地形图来划分工作点,按照地质填图上标出的位置准确定位实地,然后进行定点采样工作,在保证工作点充足的前提下,根据实地的地形因素可以适当变动工作点的位置,但变动的范围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采样工作的准确性。
2.1.2 样品的采集。样品的采集需要具有代表性,通常从三个位置进行采样,分别是水中、土壤中和岩石层中;水中采样主要是在易于沉积处采集沉积物质,通常在水流由急变缓处以及河流的支流汇合处;土壤采集需根据定位点处的土壤性质选择采集方法,土壤采集方法因地而异,这里就不再一一进行说明;岩体采集需要在岩石层中采取样本,采集方法较为困难,一般在同一工作点需采取多种岩体样本,以保证采集样品具有代表性;以上采集的样品重量一般不低于150g,样品量过少会影响测试的精确性,样品的采集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去做,尽量减少因操作不当而带来的误差。
2.1.3 采样的编录。记录样本的人员需具备一定的化探知识,以免出现差错,化探采样的数据应完整地编录在记录本中,编录的各项内容必须是现场直接得出的数据,不得补记,对化探的数据应逐日进行分析,并写出概括性的小结,方便以后的使用和对比。
2.1.4 采样的质量检查。对采样的质量进行检查是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的前提,也是保证采样质量的重要手段,质量检查分为现场质量检查和重复质量检查两个方面,对现场采集的一手样品直接进行检查,检查出现问题的样品及时处理,由于现场条件设施比较简陋,所以需要将现场检查合格的样品带回实验中心进行重复检查。
2.1.5 化探异常的筛选。根据化探异常筛选的准则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筛选,一般根据样品的异常面积、异常强度、异常元素特征等條件分析该区域的采矿前景,结合该区域的地质条件、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增强筛选结果的合理性,最后根据化探的异常分析进行野外找矿。
2.2 物探找矿方法
物探又称地球物理勘探,物探找矿方法是一种通过寻找控矿结构和成矿环境而间接找矿的方法,一般用于深部找矿,但常常存在多解性,大多数不能直接找到矿的具体位置,物探找矿法可以从侧面定量出矿体的长度、深度等物理量,进而在开矿前估算出矿产的资源量。物探方法可以通过矿石的物理差异探测地质情况,物理勘探方法主要包括重力测量、磁力测量、密度测量、电性测量、放射性测量和弹性波测量等方法。下面简单地介绍几种物探找矿的方法。磁力测量法是由于一些矿体和岩石具有磁性,可以通过一些专业设备探测出这些矿体和岩石的大致位置和边界,探测深度大致为几公里;高密度电法可以探测到断面、裂缝和矿脉,但这种测量方法容易受到干扰,且测量深度较小;重力物探法主要用于探测岩浆岩以及高密度的矿体,能够区分高密度和低密度的矿体,根据矿体的密度不同,进而判断出矿体的种类;放射性测量主要针对性地探测一些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弹性波测量多用于勘探地震。物探工作的展开离不开前期的勘察和试验,物探工作是为了找矿做铺垫的,作为野外找矿的方法之一,它具有勘察面积大、数据信息量大以及空间位置清晰等优点,但是部分物探方法所用到的探测设备较多,处理信息较为复杂,野外施工难度较大,所以进行野外找矿需综合考虑区域面积、矿产类型、投入资金等多方面因素以选择最合适的物探找矿方法。
2.3 地质方法
地质方法是野外找礦的重要方法,一般在地表区域找矿,其主要包含地质填图法、砾石找矿法、重砾找矿法等。
2.3.1 地质填图法。地质填图法是最基本的找矿方法,对所选的找矿区域进行地质勘察,根据勘察到的具体位置情况画出一定比例尺的地质图,地质图上应标明该区域的地质情况以及地质结构,为进一步的工作提供信息依据,在地质勘查的各个时期,需要对地质填图进行补充和完善,以提高地质填图的精确性。
2.3.2 砾石找矿法。砾石指的是经水流长期冲击的风化岩石形状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一种粒径为2~60mm的没有棱角的天然石粒,砾石经风化后产生的矿砾或与矿化相关的岩石在一些自然条件的驱动下,其分布的范围比砾矿分布的范围更大,根据这种原理寻找矿床的方法称为砾石找矿法。这种找矿方法根据砾石的形成条件以及所处环境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冰川漂砾法和河流碎屑法。
2.3.3 重砂找矿法。重砾找矿法是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需要系统地采集样本,从水系、山坡或海边等区域采集沉积物质,并对这些物质进行综合分析,标出其中与矿物相关的重砾异常,根据这些异常的砾石追索出原生矿床。根据采集样品的不同,重砾法又可分为人工重砾法和自然重砾法;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寻找某些特定的有色金属及放射性元素,由于该方法实用简单、经济有效,因此一直被沿用至今。
2.4 遥感法
遥感法是通过对电磁波敏感的测试仪器远距离的探测目标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广泛地应用在地球表层研究的各个方面,促成了许多新的地理知识的形成;在野外找矿所用到的遥感设备是超低频地质遥感探测仪,该仪器的原理是根据不同介质对电磁波敏感程度的差异来反映出不同深度的地质情况,这种差异体现在该仪器所测得的遥感曲线的幅值变化上,勘测人员可以通过这种曲线变化的形态来推测出地质情况以及矿床的物性特征;通过探测到的电磁波以及仪器上所显示的曲线进行分析,可以解释探测到的岩体特征、重要的地质结构、裂隙等地下信息,因此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探测地质结构以及采空区等。
3 结语
矿产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依靠,近些年,我国不断开采各种矿物质,采矿的前提是找到矿产,作者针对找矿提出了个人的看法,找矿之前需要做好两项准备工作:第一,了解所选区域地质情况,针对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做好采矿的准备工作;第二,分析该区域的矿产分布,进行实地探查,了解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好准备工作接下来就要进行找矿的工作,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和对野外采矿的了解,简单地介绍了四种野外找矿的方法,即化探找矿法、物探找矿法、地质法和遥感法,并分析了这些找矿方法的适用场合以及探测范围。作者提出的一些观点是从事野外找矿工作多年实践得来的经验,想要做好野外找矿的工作不仅需要有充足的专业理论作为支撑,还需要野外实地勘察的经验,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完成野外找矿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向东.区域化探找矿方法在牛波金矿找矿实践中的 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
[2] 朱勇生.野外找矿用大功率激电发射设备的便携化设 计论证[J].硅谷,2013,(24).
[3] 何书跃,舒树兰,刘永乐,陈海福,刘智刚.青海 祁漫塔格地区有效找矿方法总结[J].矿床地质, 2013,(1).
[4] 朱江建,陈广浩,曾乔松,等.综合找矿方法在河台 金矿找矿预测中的应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2,(2).
[5] 安国英.危机矿山找矿的地球化学方法技术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作者简介:廖涛(1982-),男(么佬族),广西河池人,广西岑溪市龙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地质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矿山的地质技术及安全生产管理。
(责任编辑:秦逊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