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细珠
摘 要:伟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激励人们学习、工作的动力,在数学教学中,研究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兴趣 导入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231-01
伟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教学中,经常发现一些学生特别聪明,智力与其他同学不相上下,但学习成绩总是跟不上,与其他同学相差甚远,究其原因,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他们的学习处于被动学习,虽然接受能力强,但懒惰、畏惧数学,直接导致了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研究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谈谈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几点体会。
1 良好的开端——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课堂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1 游戏导入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对游戏总是充满兴趣的,在进行数学教学前要认识到这一点,将传授知识掺杂在娱乐游戏之中,这可谓是集中学生注意的有效捷径。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我首先请两三位同学到台上模仿超市购物,有的当顾客,有的当售货员,每个“顾客”挑好东西后要付钱买单,买单时售货员找钱是这个游戏的重点,简单的减法学生已经会了,但遇到退位减法时,学生就蒙了,束手无策,这时,教师导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找钱,兴趣高漲,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学效果自然好。
1.2 情境导入
情境教学指的是在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生动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在更加形象、生动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如教学《长度单位》时,第一课时学生认识了“厘米”,教学第二单元时,我有意请学生带着学生手中的直尺到讲台前测量一下黑板擦、黑板的长度,学生靠手中20厘米的直尺完成对黑板擦的测量是可以完成的,当学生要测试黑板时,却发现这存在一定的难度,当学生抓耳挠腮时,教师导入新课“米”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对长度单位“米”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3 悬念导入
悬念通俗一点来讲就是指在故事发展中间只亮开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在数学教学中,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偶尔也在课堂导入时设置一定的悬念,吊学生胃口。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利用白板展示了两个西瓜分别切成5份和4份,让学生比较五分之四和四分之三的大小,在这之前学生只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并不知道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由于这两个数相差不大,通过白板无法用肉眼判断,为此,学生对这个问题无法立即做出正确的判断,学生们议论纷纷,兴趣高涨,我借此机会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满足孩子内心的求知欲。
2 学习的本领——方法
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不是简单的读读背背就可以,靠死记硬背在数学学科领域里是行不通的。在教学中,一线教师们应该都能发现班里总有几个同学学习很认真,从不做小动作,但就是成绩不理想,也不是上课思想开小差,就感觉他们与数学形同陌路,究其原因,是他们没有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结果事倍功半。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说传授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有很多,笔者主要介绍一下认真审题、动手操作、勇于创新三种。
2.1 认真审题
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发现,大部分学生审题不够细心,往往囫囵吞枣,因为题目一字之差,结果把不应该错的也做错了。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习惯了,不论是做作业还是考试,总是粗心大意,试卷发下来后才捶胸顿足,后悔莫及,对学习就产生恐惧感,更别提爱上数学了。如“某工厂计划每个月生产零件1000件,实际比计划每月少生产百分之五。”题目中的“比”是一个关键字眼,把“计划”当成了单位“1”,如果学生审题不细心,看成“计划比实际少”,那么解题办法就完全不同了。
2.2 动手操作
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小学生对动手操作特别感兴趣,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几何图形的教学,如果时间、道具允许,教师可以适当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教学《圆锥体的体积》,学生不解的是为什么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同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等底不同高,等高不同底时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为此,如何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试看看,学生就会发现只有同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才会等于圆柱体的三分之一,否则要么溢出来,要不装不满,才能信服老师推导出来的体积公式。
2.3 勇于创新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所谓创新就是想出新办法,不被课本所束缚,不要总是局限在老师传授的方法,可以自己寻找解答的方法,做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拓展思维,获得成功的喜悦。如“小东和小明的平均身高是150厘米,小东比小明高8厘米,小东和小明的身高各是多少?我们常规的思路是小东的身高=(150×2+8)÷2=154(厘米),小明的身高=(150×2-8)÷2=146(厘米),但有学生却不赞同,觉得这样的做法太麻烦了,我耐心地听完解释后,恍然大悟,原来还有比这种方法更简单的算法:小东的身高=150+8÷2=154(厘米),小明的身高=150-8÷2=146(厘米)。有创新才会有发展,教师要留足学生发展的空间,及时鼓励,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兴趣是一种激励人们学习、工作的动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旦被激发,他们就如果植根于大地的参天大概,会自觉汲取知识的源泉,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添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唐达古力·米拉木汗.如何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J].教育世界,2016(1).
[2] 苏敏.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中华少年,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