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林
摘 要: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明确指出,鼓励与惩罚同属一种教育方法,其实质在于刺激学生更好地学习,而它在课堂教育教学中能否发挥其积极作用,关键在于教师的控制度。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以及生活阅历都极其有限,对于事情的对与错、是与非完全没有概念,如果教师不能对其有一个正确的引导与指引,他们会将错的概念继续下去,从而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运用“惩罚”艺术对他们的行为习惯进行一个约束与控制,可以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对学生不负责任的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惩罚艺术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195-01
惩罚,既具有动词,又具有名词的词义,作动词表示责罚与惩戒,作名词表示处罚。所谓的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惩罚,即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所表现出的某一种令人不满的反应或者错误的示范,为了纠正这种错误,教师运用某种教学措施或教学手段,如撤走学生所喜欢的某事物、呈现其不喜欢的事物,其目的在于降低学生这种错误的发生概率。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为了惩罚学生而惩罚学生,要让学生指导惩罚是因为他们不良行为后果而造成的,同时教师还须明白惩罚不仅一种权利,更是一种义务,惩罚与其他教学方法一样,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更快的学习。对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惩罚”艺术的运用探究进行简要分析与探索。
1 理解善待学生,纠正不良行为作风
新课程明确强调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明确要求教师应当关爱学生,维护学生权益、保护学生安全,不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惩罚”艺术教学时,应当清楚地了解到惩罚不应当是体罚,尊重理解并善待学生。
现阶段的小学生易冲动,容易与其他人发生冲突,甚至会引发打斗。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难免会有学生因为某一个问题而发生口角,对于学生这种情况,教师应当立马呵止,并给予他们一定的解释时间,等待学生完全冷静后,再让其说明原因以及解决方法。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纠正不良的行为作风,让其能够站在一个公正、客观的立场上对待别人、看清事情,以此减少其犯错的机会。此外,由于小学生的自我约束以及控制能力有限,常常忽视作息制度,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有学生随意迟到、早退或者离开课堂,针对学生这种情况,教师可利用午餐时间、放学时间将那部分学生留下来,并给予他们解释的时间,如果他们确实是事出有因,教师可适当缩减他们留校的时间,而对于那些无故缺席,甚至撒谎的学生,则可要求其另写一篇题为“遵守纪律”的小作文,写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为了加强他们的纪律意识,教师还可让其任职一周的值日班长以示“惩罚”,如此以来,他们就会于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2 惩罚讲究适度,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对于学生的这种情况,教师要用发展的眼观看待学生,并且相信他们有能力也必然会克服问题不断发展。
适度的惩罚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培养其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其明白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并明确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让其知道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从而有助于其主动地认识到各种行为的边际界限。因此,在对学生实施“惩罚”教育时,教师应当讲究惩罚的适度,时刻保持头脑冷静,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有学生交头接耳开小差,针对这种课内说话的学生,教师可以开展一个主题为“说话接力本”的活动,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并由学生自主投票选举出“十佳评选”,如“说话最文明”、“工作最负责”、“自我要求最严格”等等。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对那些在课堂上喜欢交头接耳的学生起着一个警钟作用,还能够有效发挥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这种行为习惯,从而有助于他们在课堂上能够多举手发言、多说有用的话,而不是只会交头接耳开小差,既能達到“惩罚”教育的艺术,同时又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可谓一举两得。
3 精心设计惩罚,杜绝惩罚的随意性
惩罚同其他教学方法一样,其目的在于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其正确的行为习惯,提升其自我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这种“惩罚”艺术进行教育教学,通过多样化的“惩罚”形式,让学生在认识到其错误的同时,还能耐心地给予改正而不是简单地以为这是教师在故意刁难或者报复他们,并保证其下次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对于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课时调皮捣蛋的行为,教师可让这位同学起来讲述乌鸦喝水的情景,并让其通过示范将其演示出来以此作为对这名学生的“惩罚”,而不是简单地对其进行责备与训斥,这样既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抗情绪,也不会对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能够在教育他们的同时,还有助于让其能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纠正这种错误,引导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其德、智、体、美、劳等多种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惩罚”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总而言之,惩罚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教学手段。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惩罚”艺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充分意识到自己错误的同时,还让其能够虚心接受并给予改正,从而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其能够在充分自己学习主体性的同时,还能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达到“惩罚”教育教学的目的,起到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丽君.教育惩罚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2] 蒋鹏飞.对当前中小学生实施鼓励教育和惩罚教育的边界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 姚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中的合理惩罚问题研究[D].渤海大学,2014.
[4] 幺文.小学教育中教育惩罚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