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雪峰 李振玉
【摘要】通过网络与医学书籍,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对不同来源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对其加以考证,采用生物学研究等方法,对中药金银花药用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分析,证实了金银花在消炎散热、抑菌止血等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中药金银花;药用成分;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2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30..02
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又称忍冬花,属多年生半常绿藤本植物,可作为药材或食材使用[1]。金银花初呈白色,渐黄,以两种颜色为主,主要分布在东亚[2]。我国境内,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均适宜其生长[3]。中医认为,金银花性寒味甘,作药用,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4]。本文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金银花为对象,通过网络与医学书籍,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内容以金银花药用成分及药理作用为主。
1.2 方法
对不同来源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对其加以考证,采用生物学研究等方法,对中药金银花的药用成分与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在统计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全面了解了与中药金银花有关的知识与理论。
2 结 果
2.1 中药金银花的药用成分
中药金银花的药用成分。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药金银花的药用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挥发油、三萜皂类、有机酸类、微量元素共5中,不同成分的作用如下。
2.1.1 黄酮类成分
黄酮类成分是中药金银花中的主要药用成分之一,可采用超高压提取法等方法,从金银花中提取出该成分。金银花中所含的黄酮类成分,以木犀草素及金丝桃苷等为主,两者均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以后者为例,该成分具有镇痛的作用,将其用于止痛治疗中,效果较好,与常规阿司匹林等镇痛药物相比,优势十分显著,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还能够降低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2.1.2 挥发油成分
金银花中,可提取出挥发油成分。大量学者对金银花中的该成分进行了研究,分别从其枝干、鲜花等部分,提取出了大量挥发油。该物质可采用蒸馏法等方法提取,通过对提取后的挥发油物理与化学性质的研究发现,其中含有大量的芳樟醇,入药可达到抑菌消炎的目的,将其与常规抗生素的抑菌消炎作用对比,发现效果同样较好。
2.1.3 三萜皂类成分
金银花种富含三萜皂类成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对金银花中的药用成分进行了提取,发现了三萜皂类化合物,进一步分析发现,化合物中含有6个糖基。将金银花入药,其中三萜皂类化合物的功效能够有效发挥,达到养肝护胆的目的。
2.1.4 有机酸类成分
金银花中同样含有大量有机酸类成分,包括绿原酸、咖啡酸、棕榈酸等多种,在上述有机酸类成分中,绿原酸在金银花中的含量最高,临床价值也最为显著。研究表明,绿原酸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将其作为药用,可发挥抗菌消炎的功效,效果较好。金银花中有机酸类成分的提取,以超声萃取法等为主,采用该方法提取,效率高、效果好,所提取的绿原酸浓度高,临床价值可更好的发挥。
2.1.5 微量元素
金银花中的微量元素以钠、铁、铜等为主,上述元素均属于人体生长所需的必要元素,可见金银花药用价值显著。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中药金银花的药理作用以消炎散热、抑菌、止血、抗病毒、养肝护胆、抗氧化为主,具体如下:
(1)消炎散热作用。金银花中所含有的挥发油类以及黄酮类等化合物,是促使其散热消炎的药理作用发挥的关键。由于金银花中上述成分含量较大,因此消炎散热功效也相对显著。有学者[5]通过临床研究的方法,将金银花与地塞米松共同用于急性炎症的治疗,观察两者的疗效,最终发现,与采用常规地塞米松治疗急性炎症的患者相比,采用金银花治疗的患者,疗效同样较好,两者之间对比未发现显著差异,肯定了金银花消炎散热方面的价值。部分学者通过小鼠实验的方法,对金银花的消炎散热作用进行了分析,发现在灌注金银花提取液后,小鼠腹腔内巨噬细胞吞噬巨红细胞的概率显著增强,进一步证实了金银花的消炎散热效果。
(2)抑菌。金银花中富含有机酸类物质,其中的绿原酸,是促使金银花抑菌作用发挥的关键。临床研究表明,将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类物质用于杀菌,可有效消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代表的各类细菌,效果十分显著。除此之外,该成分还可用于结核杆菌的抑制过程中,其效果同样较为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3)止血。金银花中含有混悬液等成分,将其用于止血,效果较好。有学者采用临床实验的方法,对金银花混悬液与水煎液在止血方面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在提取了两种液体的基础上,将其用于止血过程中,发现,较水煎液相比,混悬液的止血效果更好,止血所需时间更短,证实了金银花的止血作用。临床可将混悬液作为主要止血成分加以使用。
(4)抗病毒。感冒等常見疾病常由病毒造成,抗病毒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金银花中所含有的绿原酸成分,在抗病毒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有学者[6]在临床研究中,选取病毒性感冒患者作为样本,将其分为三个组别,一组采用金银花治疗,二组采用病毒灵治疗,三组采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对比三组的治疗效果,发现,二组与三组的治疗效果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与之相比,一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且治疗时间有效缩短,得出结论,金银花用于抗病毒治疗,其效果较常规病毒灵等药物更加显著,可将其作为抗病毒的主要临床药物加以使用。
(5)养肝护胆。金银花中所含的三萜皂苷类成分,是促使其养肝护胆功能发挥的主要成分。有学者将金银花用于损伤性肝脏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将其与常规治疗方法对比,发现采用金银花治疗的患者,其肝脏的坏死速度明显延缓,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肝脏的坏死面积明显减少,证实了金银花在养肝护胆方面的药理作用,证实了其临床应用价值。
(6)抗氧化作用。金银花中所含的黄酮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作用显著。有学者采用小鼠实验的方法,对金银花的抗氧化作用进行了分析,将小鼠分为了两个组别,两组小鼠均采用X线照射,肝损伤后处死。一组小鼠不采用任何手段治疗,另一组小鼠给予金银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物治疗,最终发现,采用黄酮类化合物治疗的小鼠,其肝组织中的丙二酮成分明显减少,证实了金银花的抗氧化活性。
3 讨 论
本文研究发现,中药金银花中的药用成分以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三萜皂类等为主,在消炎散热、抑菌、止血、抗病毒、养肝护胆等方面,药理作用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可将金银花于临床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其药理作用,为各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景恒翠,翟庆梅,曹 倩.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及药理分析[J].河南中医,2014,09:1839-1840.
[2] 范洪春.中药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及临床药理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03:407-408.
[3] 王 勖.中药金银花药用成分及药理作用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5,18:30-31.
[4] 钟晓凤.金银花药用成分及现代临床药理分析[J].光明中医,2016,06:887-888.
[5] 崔海燕.中药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及临床药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89:189.
[6] 王新礼.中药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及临床药理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95:154.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