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北方民居设计布局探源

2017-05-27 12:10孙树勇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36期

摘要:建筑师应该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建筑,起码要了解自己生活区域的传统建筑,这对于其进行建筑设计非常有帮助。文章通过对我国北方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布局的探讨,分析了作为传统文化的风水理论对于入门居住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北方民居;建筑布局;平面布局;风水理论;居住文化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6-0133-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36.066

我国幅员辽阔而且地形、气候相当复杂,在五千年文明进程中,人们为了适应各地区差异很大的自然条件和生活需要,逐渐创造并发展了各种形式的建筑。本文尝试探讨黄河中下游区域的汉族住宅中北方民居,而中国历代王朝的变更也以该流域为主线。作为人们生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的居住建筑,也由原始的穴居、半穴居逐渐演变到汉族特有的木结构建筑,成组并围合的木结构建筑也就演变成近现代所见到的三合院、四合院的北方民居。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现在能真正接触并研究的北方民居也只能是明清时代了。

其实,四合院住宅早在汉朝就已形成,到了明清时期可以说发展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其中四合院又分单层和多层两类,本文就以单层四合院为例试着探讨一下北方民居中常见平面布置与风水的关系。

单层四合院的平面布置,基本上可以以住宅大门的位置分为位于院落中轴线上和位于院落东南、东北、西北角上两大类。后者以北京为中心廣泛散布于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山西等地,本文探讨的就是此类典型的北方民居。

此类民居的基本格局是位于路北的住宅通常直接开东南门,而位于路南的住宅通常开东北门或西北门,有着多进院落的大户人家则多经一条较长的通道先进入建有倒座房的外院,再由居院落中轴线上的垂花门进入内院。当然,民居还是以一进院落的占绝对多数,内院的布局则基本一致,坐北朝南的北房为主房,其次为坐西朝东的西房,东房和南方的朝向较差,一般不作为居住空间,而用作厨房、仓房,西南角多用作厕所或禽畜圈栏。那么这样的传统风俗到底包含着怎样的风水原理呢?

风水学是建立在《易经》基础上,以先、后天八卦为体、用,基于河图、洛书,并融合五行、阴阳以及天干地支等,同时要认真考察当地客观的地理环境的传统环境学说。它的发源地也是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先民为城镇、村落、住宅、墓地进行系统评价和选址布局的理论依据,作为历史建设量最大民居也必然在其指导之下。

风水学两大原则就是峦头和理气,根据侧重面不同而流派众多,风水著作也是汗牛充栋、真伪混杂,单看罗盘的多达52层的各种分针就知道其复杂程度了。仅以民居的风水布局探讨,显然不用深入探究这些,但对于民居设计受风水理论影响的沿革,还是应该有一个粗略的了解。阳宅风水记载最早见于汉代王充的《论衡》,那时风水学主要为皇家及王公贵族服务,后历经三国、两晋、隋,尤其是唐宋两朝的大发展,到明代时,风水已广泛影响普通百姓住宅营造活动,实际上已经成为当时的建筑原则,风水师已承担起建筑师的角色,而这时也出现了指导住宅建造的著作《阳宅十书》《阳宅大全》等,工匠们负责修造,而与住宅布局有关的重要决定,如住宅的选址与朝向,安灶与宅门定位,则通常由风水师负责。风水的五大要素:龙、穴、砂、向、水,用于阳宅的形势审辨也同样以“寻龙、点穴、观砂、定向、放水”为主要内容,由于群聚在城市或较密集的村庄中的选址没有多少余地,故而只有向和水是可以由风水师人为控制的。

以大门位置区分住宅类别,是因其在住宅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居住文化是一个民族性格最直观的表现,汉民族性格中的内敛、保守、排外体现在居住建筑上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将院落置于房屋的围合之中。围合建筑与外界交流的唯一渠道就是住宅大门,也就是一栋住宅风水要素中的“水”口,其在整栋建筑风水理气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分析为何北方民居通常不把大门布置在院落中轴线上,北方气候寒冷,为更好地接受温暖的阳光,建筑物绝大多数都是以南北立向。先天八卦中南为乾卦、北为坤卦,乾坤两卦为至阳至阴;后天八卦中南为离卦、北为坎卦,象征着日、月、火、水;在地支上南北又分别为午和子,象征着极阳和极阴,这些都是自然界中最大的力量、最专的气场。中国传统礼教等级森严,尊崇君主,风水师(尤其是北派风水师)也不能例外,他们认为只有皇家才有资格承受这种大自然中象征着尊贵的气息,只有皇城才能开正南门,所以邻近帝都的北方民居则几乎没有布置在中轴线上的大门,只有多进院落的二重门才会布置在中轴线上,从今天保留完好的明清住宅都可证明这一点。另外,不在中轴线布置宅门的风水依据恐怕还有一点,就是在风水界影响深远的著作《青囊序》中谈到“富贵贫贱在水神,水是山家血脉精。山静水动昼夜定,水主财禄山人丁。乾坤艮巽号御街,四大尊神在内排。生克须凭五行布,要识天机玄妙处。乾坤艮巽水长流,吉神先入家豪富”。此段阐述的是自唐以后风水理论演化的核心精要之一,诸家流派解释不一,字面看来似乎平淡无奇,但却是风水理气的如何拿捏的要诀。

民居宅门以东南方为佳而以西南方为大忌的风水依据说法不一,笔者认为其最基本理论依据自然来自于易理,《说卦传》第五章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大家都知道这是以后天八卦的排列论述了八个方位的属性,其中用“齐”定义了东南方,意思是这个方位代表着万物刚刚摆脱了“震”方那种胚芽状态的柔弱,就像少年一样焕发着勃勃生机,一切都欣欣向荣,而这种寓意又是每个家庭都向往的目标。论及坤方则为“万物皆致养焉”,就像大暑过后的万物蓬勃之象已收,活脱脱一副走下坡路的样子,哪个家庭有愿意是这样的境遇?但人们不禁又有这样的疑问:坤方相较于表述为“战乎”之乾似乎也并不是很差,可我们看到位于路南的传统民居中开西北门却很常见,这又是怎么解释?

将360°按八卦进行等分对于古代风水师用于建筑物定位过于笼统,于是就结合天干地支将360°进行24等分,这种分割不仅细化了平面的地理方位,而且表述了立体的宇宙空间,平面上的24山实际上是以地磁场北极为极的球面坐标系,而地轴与黄极的黄赤夹角就大概是丑未两山的连线,我国古代先贤们之伟大在这里又一次得到证明,各风水流派都视该位置为“大金煞”而避之唯恐不及。但同在一条连线上的丑方却又似乎并没有那么糟,位于路南的传统民居开东北门的也比比皆是,那么同样是处于风水学所讲的四维(巽坤乾艮)范畴,未、坤两山的形象较之西北方的戌、乾以及东北方的丑、艮差了很多,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这里同样又归于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成果,古代天文学家将围绕着我们的广袤苍穹划分为二十八宿,而对应地支未、坤两山方位的是井宿和鬼宿。《钦定协纪辨方书》如此定义:“(井宿)八星横弄河中静……,(鬼宿)四星册方似木柜。中央白者积尸气,鬼上四星是爟位……”井宿属木,为犴,南方第一宿,其组合星群状如网,由此而得名“井”,井宿就像一张迎头之网,又如一片无底汪洋,故井宿多凶。鬼宿属金,为羊,南方第二宿,犹如鸟类在受到惊吓时头顶羽毛竖起而成冠状,人们把最害怕而又并不存在的东西称作“鬼”,鬼宿因此而得名,主惊吓,故多凶。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风水师在确定住宅大门位置时,视西南方如鬼魅一般。就连《四库全书·宅经》中也如此描述“未,天府,高楼大舍,牛羊、奴婢居之大孳息,仓厕利;人门(坤),龙肠,宜置牛马廊……”正是这些缘故,传统北方民居中都将院落西南方布置成厕所或畜禽圈栏。而西北方的戌、乾对应的是奎宿和娄宿分别代表着天之府库、聚集的寓意,是人们欢迎的吉星;东北方的丑、艮对应的斗宿和牛宿也不是凶星,丑在地支中又称为“大吉”,“成言乎”之艮又代表否极泰来、万物复苏。故而在位于路南的传统北方民居中开西北门、东北门的都很常见。

就像现在的建筑师们所避讳的视线干扰、噪声干扰一样,古代的风水师们也视宅外的种种干扰为“煞气”,影壁墙作为过滤煞气的手段就出现了。不论是高官贵戚、富商士绅的深宅大院,还是普通百姓的简单院落,几乎都有影壁。影壁有如下几种形制:一是大门内的“一”字形影壁,又分为独立影壁和座山影壁。独立影壁是一堵独立的墙壁。座山影壁是在厢房的山墙上直接砌出来的影壁形状的墙,影壁与山墙连为一体;二是大门外的影壁,又称为照壁,常建在胡同或街的对面正对宅门处。照壁同样有两种形状:一字影壁和雁翅影壁。这两种影壁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依附于对面宅院的墙壁;三是位于大门两侧的影壁,称“撇山影壁”或“反八字影壁”,平面呈“八”字形状。这种形制的影壁要求大门要向内缩回相应的距离,使门前形成一个空间,为进入大门之前的缓冲之地,既显得大气又具私密性。影壁在风水上的作用就是不但阻挡了门外繁杂的煞气,同时改变宅门作为“水”口进入内宅后的卦气走向,这也是民居风水布局中“理气”之精妙所在,这个空间处理得是否成功,不但是检验一个风水师成色的重要标尺,而且也能让外行人感受到这个空间的尺度是否舒服。易理是自然界的朴素规律,符合易理的民居设计和风水布局肯定不会是一个直观感觉别扭的空间组合排列,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合格的风水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建筑师。

因为很多错综复杂的关系引入,使得宋代以后的风水理论中出现很多如《阳宅十书》中的“大游年歌诀”、《阳宅大全》和《八宅明镜》中的禁忌条例以及其他一些命卦的生拉硬扯,其实北方民居院内主房的布置就是依据日照、家庭成员的组成而确定,如果再说卦象、方位吉凶就明显是牵强附会了。

作为一个建筑师,首先应该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建筑,起码要了解自己生活区域的传统建筑,而其中传统民居又是比例最大的种类,研究传统民居又不可避免地涉及“风水”的话题。本文论及的风水仅仅是一些个人的肤浅之见,限于水平和篇幅,不可能更多的展开。风水是中国历史的沉淀,其中既有朴素和高深的科学原理,也有其发展历程中不可避免掺杂的迷信成分,探寻科学和迷信共存的社会根源,客观地用历史眼光看待传统民居中的风水格局,使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作者简介:孙树勇(1970-),供职于泰安市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研究方向:建筑设计理论。

(责任编辑:小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