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峰
被誉称为中国“稀土之父”的中科院院士、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徐光宪,生于1920年11月7日,于2015年4月28日辞世,享年95岁。徐光宪曾以创新理论解决了稀土分离的难题,使中国单一高纯稀土的生产与外贸占到全世界90%以上的份额。徐光宪的研究领域较宽,涵盖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在量子化学和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核燃料化学、稀土化学、串级萃取理论及其应用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
在徐老生前,记者曾问过他有什么长寿秘诀。徐老否认自己有什么长寿秘诀,他能与世人分享的,只有久经历练的乐观与豁达。仔细梳理徐老的生平,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找到一些长寿之秘的。
稳定的感情生活
稳定的感情生活是徐光宪长寿的一个基本要素。他重感情,和老伴高小霞感情很深。他和高小霞既是事业上互相支撑的好同志,更是生活中举案齐眉的好伴侣。当高小霞因骨折而坐上轮椅后,每天,在夕照下的未名湖边,都能看到徐光宪推着她悠然漫步的身影。他为她读书,为她加衣,为她熬夜读书而“严厉”地发下“黄牌警告”;在高小霞患癌症病情加重的日子里,徐老衣不解带地守在病榻前,任谁来“换班”都不肯离开。追悼会上,徐老最后一次深情擁住高小霞,泣不成声。
“我一生中最满意的,是和高小霞相濡以沫度过的52年;我最遗憾的,是没有照顾好小霞的健康,使她先我而去。”这是徐老的心声。
豁达乐观的性情
徐光宪生性豁达、乐观自信。“文革”期间“抓特务”,他曾被隔离审查,关在一个学生宿舍里,每天“交待问题”至凌晨3点,清晨6点又继续。徐光宪心态很好,每天“改造”完,有时连棉衣都顾不得脱,倒头就能睡着。他说,记得好像有一段语录:共产党在一段时间内会犯错误,但党的伟大在于最终会依靠自身的力量改正错误。所以,他相信,总有一天事情会搞清楚,错误会得到改正。
淡泊名利的作风
徐光宪淡泊名利,从不为金钱所累。他一生获得过很多奖励,把大部分奖金都贡献给了科研事业。1960年生活困难时,他把《物质结构》一书的稿费5 000多元全部捐给了北大技术物理系工会,让工会用来补助困难教职工。当时,5 000多元是很大一笔钱,听到徐光宪“不要声张”的请求,工会的同志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徐老还多次让出出国访问的名额,让出担任实验室主任的机会,把锻炼与发展的舞台奉送他人。他一直住着75平方米的房子,不搬进分给他的145平方米的新居,说要让给更需要房子的中青年学者。